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2021-09-10 17:44白灵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白灵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增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知识。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做相关的研究,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前言:

在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已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包罗万象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大量的民间趣味故事、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形象,还有丰富的名言警句、诗歌古文等,这些知识可以与高中语文的教学相互融合,对于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在高中语文的课文内容中,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和文言文占比在三成左右,这些诗词歌赋文言文是过新时期的教材编写专家的精挑细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典范。然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诗歌与文言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文言文和诗歌的学习容易感到枯燥无聊,难以领会到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因此,教师应该仔研究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丰富教学的形式,加强学生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观看与教学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等,让高中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八单元《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旨让学生感悟《虞美人》的思想情感,并学习和鉴赏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高超的表达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的教学知识,让学生进行诗词朗读之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第一季中,由孟庭苇演唱的《岳阳楼记》一曲,让学生体会到古老的诗歌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拥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在观看节目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学过的其他诗词改编成音乐、散文等,并将优秀的学生改编作品进行展示,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诗词歌赋的积极性,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运用情景化、生活化的传统优秀文化渗透方式

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的实际情况中,由于传统文化包含的许多故事与任务的历史悠久,与学生的生活相隔了遥远的年代,使得高中学生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时,对一些文言文的叙述表达容易感到枯燥难懂,甚至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求掌握什么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却领会不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使得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如人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将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融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中,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高中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可以从熟悉的实际情境中,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高中语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这一课的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旨让学生认识并掌握文中写景言情的重点文言词语含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另外,让学生在认识兰亭宴会的前提下,了解作者情感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文中体现的人生哲理。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根据文中的插图和历史背景,设计一个儒雅的雅士们间进行聚会的情景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扮演,同时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对于课堂表演做出评价和建议。通过这种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将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生动地再现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再枯燥单调,,优化高中语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三、在高中的学习中融入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课后阅读训练是学生在巩固语文知识,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安排一些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为学生推荐一些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年级和性格特点,为学生们挑选一些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新闻报道、时事点评之类的文章,打印装订成册,放置在在班级的公用读书角中,供学生们随时阅读,帮助学生养成随时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文章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推荐书目,例如经典的文言文选集《世说新语》、《古文观止》和余秋雨先生的探讨中国文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等等,要求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阅读这些数目,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其中的精美语句,记录阅读感受,撰写读后感等等。

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采用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适当地安排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高中语文的教学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飞雄.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上),2021,(2):47-48.

[2]史鸿铭.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上),2021,(2):23-24.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豫海回民中学  751300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