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
摘 要:经典原著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课程教学是探索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内容高度精炼概括容易导致基本原理理解概念化,教材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容易导致基本原理理解肤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有限而经典原著丰富、经典原著如何呈现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资源思考现实问题是经典原著融入教学的关键问题。基于此,从整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以经典原著为依托、实现对原理的立体解读,理论向现实敞开、在思想中把握时代等方面着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探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是难以达到这一目标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道:“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1]习近平总书记此言指出了长期以来不少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个显著误区,认识到这一问题,对高校“原理”课教学而言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教师要想让学生不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般学习,而是真正地掌握“原理”课课程内容的深广意蕴,那么,推进经典原著融入课程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基于此,本文主要着眼于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问题、基本措施展开探索,为提高“原理”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借鉴。
一、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原理”课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修订版,这一版本的教材基于以往的版本进行调教、编排,在内容上和语言表述上都有一些新的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严谨态度,也表明教材编写质量正在不断提高。但是,这一版的教材和以往版本的教材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是高校教材编写的一些共性问题,那就是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实现内容上的完整、逻辑上的严密和语言表述上的准确这些目标,就必须要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进行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这是教材编写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或者说是教材编写所遵循的规律。当然,讨論教材编写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并不是要陷入有学者所指出的那种“教科书批判情节”中,而是要对教材体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为我们展开各种教学探索提供可靠的依据。毫无疑问,在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历程中,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和阶段,教材体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引领人们迅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一条便捷路径。但是,仅仅依靠原理教科书去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原著支撑的“原理”课教学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要推进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的原因所在。
首先,教材内容高度精炼概括,容易将基本原理概念化,使学生产生枯燥的印象。教材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也因此会省略对很多思想观点的演变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其中曲折的论证环节的分析,如果缺乏原著语境的支撑,这些思想观点就会显得概念化、教条化。譬如,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教材内容就是直接围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核心的范畴展开对唯物史观的内容的讲解。当然,教材也引用了经典语句或段落作为支撑,但这种引用更多是一种结论式的话语支撑,而不是一种论证和分析。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是告诉学生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生就只是知道这些概念以及字面意义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真正领悟到唯物史观是如何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本质、运动规律,以及它的论证为什么具有科学性这些问题。也就不能够立体地理解两种历史观的本质区别所在,甚至会产生很多疑问,包括会产生为什么唯心史观会犯那么明显的错误,显得如此“愚蠢”这样的疑问。这就是结论式的讲授,缺乏原著丰满的论证语境支撑所导致的。
其次,教材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容易将基本原理一定程度地简单化,甚至导致肤浅化、庸俗化的理解。比如,在讲到第一章第二节时,由于唯物辩证法理论内容本身具有高度抽象性,如果教师通篇使用学术话语进行讲解,学生是很难接受的。正因如此,教师通常会尽量使用通俗的语句,并佐以一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然而,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稍不小心就很容易使得辩证法肤浅化、庸俗化了,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把辩证法讲成了“变戏法”。具体来说,比如,当讲到“矛盾”时,教材对其内涵的表述就只有一句话“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教师要讲清楚什么是矛盾,即什么是“对立统一”,会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在这个过程中就经常会出现把两个看起来具有对立性质的独立事物称为矛盾的现象,而忽略了对矛盾的内在性的强调,由此就会把矛盾泛化、庸俗化。事实上,矛盾的内在性意味着两个独立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并不一定就是矛盾,正因如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候就要注意甄别,否则就会犯随意“捏造”矛盾的错误,导致学生在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上产生偏差。
再次,“原理”课和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存在重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高中是理科的学生通常比高中是文科的学生对课程内容展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原理”课对在高中阶段没有修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而言是一门新鲜的课程,在大学阶段,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很愿意去学习这一思想理论体系。与之相反,“原理”课对在高中阶段修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旧”课程,虽然“原理”课和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复并不是简单照抄式的重复,但由于它们内容上所涵括的基本原理是大同小异的,学生们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无需再费精力去学习,表现出兴趣缺缺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旧仅仅抓住教材体系不放,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必定会更加严重地削减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基于此,一种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高校“原理”课在深度和广度上与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而将经典原著融入教学过程,带领学生体会思想本身的魅力,是一条关键的路径。
二、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真正做到恰当地将经典原著融合进教学过程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困难,既存在着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存在着融入的逻辑这些内在机理的问题。
第一,教学时长有限而经典原著丰富的问题。一方面,2018年修订版的“原理”课教材内容由绪论加七章构成,涵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章节知识点繁多,而对应的讲授学时通常是48—54学时。这不仅对任课教师的学科知识构成提出较高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讲授安排形成考验。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既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不能随意跳过或者取消某些章节的讲解,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丰富讲解的内容和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经典论著浩繁,比如,仅中文第一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就有50卷,中文第二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规模更大,计划出版70卷,目前已出版30余卷,还有中文第二版的《列宁全集》也有60卷,等等。那么,教师在有限学时的讲授过程中,既要照顾到整个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又要突出重点,同时,还要在其中融入经典原著,无疑更是增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时间上和安排上的困难度。
第二,经典原著如何呈现的问题。我们探索的问题是将经典原著“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融入,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存在着“融入”的内在机理问题。如果仅仅把“融入”理解为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現那种通过“增减”或“拼接”的方法呈现经典原著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在机械地“引用”经典原著,而实际上还是没有能够从内在逻辑上把经典原著融入教学内容。还是以第三章为例,在讲到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时,教师通常会援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那段经典表述作为对唯物史观基本思想的讲解,以及向学生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在我们看来,这种引用就是一种离开思想观点产生的文本语境的呈现方式,是一种简单、抽象的摘引和阐释。如此一来,学生还是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在什么意义上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具体含义这些问题。
第三,从“当年”到“当代”的转化问题。将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停留经典文本中,不是为了搞“本本主义”,而是通过回到经典原著中去解读原理、讲清楚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产生的具体语境,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思想观点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意义。也正因如此,经典原著融入教学过程的一个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困难的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实现思想观点从“当年”到“当代”的转化。具体而言,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在于思索如何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原初的历史序列之中,领悟经典作家宽阔的理论视野、严密的论证方式和独特的思考角度,更加重要的是思考时代的发展对他们的思想观点做出了什么样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之中澄清那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曲解和误读,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进而能够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剖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经典原著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的基本措施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认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各个角度、层面探索了如何使经典原著更有效地融入“原理”课课程教学之中,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概括总结,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能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其一,整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在坚持教材的理论体系、基本思路和逻辑框架的大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式的整合。一般来说,大体上可以按照教材的绪论和七章这样的安排将教学内容整理为八个专题,而整理专题的过程又会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确定教学重点。既然是以专题开展教学,就不需要以“流水账”的方式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应该明确这一专题内哪些内容是必须详细展开和重点阐释的,哪些内容可以略讲,甚至是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慕课自学掌握的。突出教学重点即是强调并不是所有细枝末节都要通过融入经典原著进行讲解,而是应该有的放矢,缓解课时有限和内容繁多之间的矛盾。二是要准确把握经典原著素材。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各个专题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在这一专题讲授结束时,学生应该领悟到什么道理和掌握到什么方法。下一步就是在浩繁的经典著作中划定所要选取素材的范围,从中选取最能够阐明专题中所要传达给学生的基本观点、方法的原著素材,从而避免在繁多的原著中迷失方向,做到有针对性地选取原著素材。
其二,以经典原著为依托,实现对原理的立体解读。在“原著”融入“原理”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到至少有以下两种有效的呈现方式:一是以原著为支撑,通过语境的还原,在思想的坐标中呈现原理所力图阐明的问题所在。这里的语境,既包括相关理论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背景,还包括这一理论问题的内核是什么,甚至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过程中这一理论问题的内核有什么嬗变,等等这些方面。如此,才能实现对原理的立体解读。二是从经典原著中寻找恰当的案例,以点带面讲清楚相关知识点。比如前面所讲到的“矛盾”这一问题,在经典原著中就有现成的案例,马克思在分析私有财产时说到:“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一种没有从它的能动的关系上、它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还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2]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先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援引马克思的这一段论述,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事物的对立和矛盾之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达到对“矛盾”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
其三,理论向现实敞开,在思想中把握时代。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论的内在机理上讲清楚回到经典原著和把握现实问题之间不仅不是相悖的,相反,研读经典、立体地把握基本原理是我们准确把握复杂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在讲到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中“经济全球化”这一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这种历史现象和趋势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不是在当前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现象。事实上,虽然经济全球化是在冷战之后才流行起来并得到广泛探讨的概念,但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并揭示了这一历史趋势,其实质就是资本的扩张本性所导致的“世界历史”的趋势。虽然经济全球化在马克思的时代还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包含着的世界历史理论仍然是今天我们深刻认识和分析这一历史趋势的有效理论框架。如此,通过围绕现实问题来融入经典原著,引导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在剖析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基本原理从“当年”到“当代”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2.
责任编辑 韩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