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2016-03-22 14:03李凤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李凤凤

【摘要】本论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从评价理论的各个子系统出发,以例句分析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语篇进行了分析,初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总结出了部分特点,作者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对话的记录整理的语篇分析找出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评价现象 课堂语篇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A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77-02

1.简介

1.1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起源于Martin和White在90年代主持的名为“写得得体”( Write It Right)的项目。这一项目研究中对于语言部分的研究发展成了后来的评价理论。

评价系统分为态度(attitude )、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三个子系统。其中态度系统又可分为情感(affect )、判定(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三个次系统;介入系统分为单声 ( monogloss )和多声(heterogloss)两个次系统;级差系统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两个次系统。

国外许多学者对评价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的学者应用评价理论分析了媒体语篇、学术语篇、儿童话语等多种语篇。评价理论的先行者White应用评价理论对媒体语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通过评级语言的分析总结了新闻语篇的基调以及评论员可以采取的三种站位,这是评价理论的最初应用。Painter应用评价理论分析了儿童语言以及儿童图书。还有一些学者应用评价理论分析办公场所用语,进而深入揭示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自王振华(2001)和李战子(2002)将评价理论介绍到国内以来,在短短的8-9年之间,国内许多学者应用评价理论对多种语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中分析最多的是广告语篇、新闻语篇、学术语篇等。近年来,有关评价理论的研究源源不绝,也由此证明评价理论可以用于多种语篇的分析。

1.2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理论和分析角度。正如前文所提到的Fairclough指出的“语篇是一种社会行为”,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分析语篇与社会的有力工具。

作者选题的主要目的有两个:1.各个大学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设为必修课。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气氛却不是很尽如人意,作者希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对话的记录整理的语篇分析找出其积极作用;2.许多批评性话语分析都是用于政治演讲,商业演讲,以及媒体报道,较少涉及到课堂语篇,涉及到的课堂语篇也主要是英语教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大学生的必修课研究几乎没有。所以,作者选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语篇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的主要分析工具是评价理论。评价理论关注的是说话者表达出的情感、对事物的评价、以及对所说的话承担的责任等。本文应用评价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分别对所选语篇进行分析,在说明各种评价资源在语篇中的特点时采用列出数据和举例相结合的方法。

1.2.2数据采集和数据来源

作者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http://jpkc.seu.edu.cn/lib/seu/default.do)中进行搜索,最终采取了2004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武汉大学石云霞教授的教学录像。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8年先后被评为武汉大学、湖北省和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先后获得武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湖北省和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石云霞,教授(二级岗位),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2007年教师节期间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石云霞教授的课程属于公共课性质,可以相对体现出大学生的真实反映。作者选取了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学录像中的讲解并将其进行记录整理为word文档,作为语篇进行分析。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2.1态度资源分析

态度资源包括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本文主要选取情感资源进行分析。

情感资源

情感资源是表达语篇中体现的情绪、感情、关系亲疏的资源。情感资源可以分为正面的(positive)和负面的(negative)。

例如:

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一种观念。(正面情感)

十五世纪末的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速度发展。那么这个任务只有靠资本主义大生产来实现,那么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负面情感)

经过统计,涉及到情感资源的句子有11个,表1体现了所选语篇情感资源的具体表现。

表1 情感资源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资源分析主要是正面的,没有负面情感;与之前所估计不同的是:并不是涉及到资本主义,所有的情感都是负面的。情感资源与所选的内容有关,在所选的内容中,提及到资本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积极方面用的正面情感资源较多。当然了,当涉及到资本主义时,负面情感是较多的。可见情感资源是要与所选择的语篇进行具体分析。

2.2介入资源分析

介入资源的目的是说明信息的来源和说话者对所说信息的确定程度和愿意承担多大的责任。在英语语篇中,介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体现:投射、情态、让步。本文主要选取投射进行分析。

投射(Projection)指的是通过一个小句引出另一个小句的语言现象。系统功能语法将投射分为引语(quote)和报告(report)。

例如: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讲过:“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 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历史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它的后果为基础的。”(引语)

那么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概括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的主要特征,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报告)

引语所投射的内容是独立的,而报告中被投射的内容依赖于投射句,引语投射在语法中主要体现为直接引语,报告投射在语法中主要体现为间接引语。

经过统计,所选课堂语篇的总句数为32,表2体现了所选语篇投射的具体表现。

表2 投射资源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在课堂语篇中,主要使用间接引语来传递知识,同时辅以直接引语。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课程性质来看,是非常合理的:首先,这种哲学原理必须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这时候就需要引语投射,直接引语的使用增强了教师所说的话的科学性;而同时,这又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一味的引语容易使听众失去兴趣,报告投射就使用的较多。报告投射主要引用的是历史事实。

2.3级差资源分析

级差资源分析包括语势和聚焦,本文主要讨论语势。

王振华(2001)指出,级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语势调节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力度( volume ),如是强势(raise)还是弱势(lower )。在语篇中语势通常通过本身表示程度的词汇、比较级、以及程度副词表示。常出现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可归为评价理论级差系统的语势并属于强势语势。

例如: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虽然有各种因素,但是它的根却深深地扎在物质,必须首先到产生它的时代的经济中,也就是生产方式当中去寻找原因。(强势)

那么马克思主义产生在什么时代呢?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弱势)

经过统计,涉及语势的句数有,表3体现了所选语篇语势的具体表现。

表3 语势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在课堂语篇中,对马克思主义描述时使用的强势和弱势语势相对平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主要都是正面情感资源;而对资本主义的描述中强势语势较少,并且主要都是负面情感资源,当陈述它的历史发展进程时,主要使用的是弱势语势,显得较为中立,公正。

当然,作者所做的语篇分析都是以所选的课堂语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只体现出本个课堂语篇的一些特点。

3.结论

本文从各种评价资源的出现频率和数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语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3.1主要发现

a.在情感资源分析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以正面情感为主,无负面情感;而对于资本主义,也不是一味的只是负面情感,在所选语篇中,提及到资本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积极方面用的正面情感资源较多,当然,当涉及到资本主义时,负面情感是较多的。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语篇中,主要使用间接引语来传递知识,同时辅以直接引语。报告投射主要引用的是历史事实。

c.在课堂语篇中,对马克思主义描述时使用的强势和弱势语势相对平均,并且主要都是正面情感资源;而对资本主义的描述中强势语势较少,并且主要都是负面情感资源,当陈述它的历史发展进程时,主要使用的是弱势语势,显得较为中立,公正。

3.2对本研究的建议

a.应该选用更多的语篇做例子。

b.理论使用应该更加成熟。

c.可以与其他课程的课堂语篇进行对比研究。

总之,本文使用评价理论的各个子系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语篇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态度资源分析中的情感资源;介入资源分析中的投射;以及级差资源分析中的语势。利用例子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作者希望本文可以为将来相应领域的研究作出参考。

参考文献:

[1]Fairclougg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2]Martin,J.R.& Rose, David.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 Beijing: Continuum,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2007.

[3]Martin, J.R.&White, P.R.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2008.

[4]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39.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6]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8]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方法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