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欢
摘要:民间故事具有情节生动、语言幽默、富有幻想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可以制订课题计划、删选适合幼儿学习的民间故事,开展各类民间故事教学活动,将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
关键词:民间故事 幼儿园大班 语言教学 实践研究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搜集材料,创设适合幼儿喜爱的语言区环境。尤其在民间故事教学中,根据故事的不同,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语言对话环境,利用故事中的情节布置游戏环境,并根据故事中的人物制作手偶、皮影、布袋娃娃等,让幼儿与环境和材料对话,发展幼兒的语言能力。
一、结合故事创设环境
在删选故事和制订计划后,教师可以重新布置语言区,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老鼠娶新娘》前,笔者可以用硬纸板和红色绸带创设故事背景。在活动时,笔者播放了一些精彩片段。这样一来,幼儿就会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个故事。
在民间故事教学中,通常教师会结合教室里的不同区域和相关角色游戏进行讲解。如在教学《神笔马良》时,教师可以在语言区投放相关书籍,在美工区投放毛笔和宣纸,在表演区投放头饰和服装,在角色游戏“民间舞台”中投放《神笔马良》中的音乐和服饰等。这样,能够让幼儿尽快熟悉故事中的角色,激发幼儿不断探究故事的欲望。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1.找准故事中“男女一号”
幼儿理解故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故事中的形象人物。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会分析人物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2.重点事件,引发思考
在民间故事中,有一些情节是故事的高潮,跌宕起伏,很吸引幼儿。如在教学《鹬蚌相争》时,教师可以重点抓住鹬蚌相争的场面,用手指的各种形态来表演鹬和蚌相争的故事,加深幼儿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3.借助道具,丰富故事
幼儿的思维具有很强的形象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道具等,使故事形象化,活化故事内容。
4.化繁为简,赋予时代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一些民间故事进行加工,提取其精华,赋予其时代意义,让幼儿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围绕故事开展各类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民间故事教学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民间故事,讨论开展活动的类型和方式,用调查表、记录表、邀请函等方法记录,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思考、衍生,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提高。
1.我知道的民间故事
开学时,笔者在执教的班级里进行这个活动,一直延续到学期结束。本学期,笔者发放了《民间故事大调查》的问卷,了解家长对民间游戏的认知情况,也让家长知道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笔者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幼儿感兴趣的民间故事,在搜集的过程中,幼儿能对民间故事产生深切的感受。在本学期,笔者执教的班级每月会进行一次“民间故事我来讲”活动,笔者会邀请幼儿讲述自己知道的,并且喜爱的民间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教师从另一面了解课题开展的情况。
2.民间故事小主播
“给弟弟妹妹讲故事”活动是幼儿提出的新想法。由于小班新生刚入园,有一个过渡期,中班和大班幼儿提出了可以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的想法。一开始,故事由几个幼儿轮流讲,后来看小班的弟弟妹妹反应很好,中班和大班幼儿又加入了角色游戏。同时,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笔者发动家长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每个故事的道具和服装,再指导幼儿配合使用这些道具。
总之,民间故事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传统文化精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民间故事的优势,从不同层面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优秀的民间故事得以流传。
参考文献:
[1]张文洁.解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以绘本《敌人》的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为例[J].幼儿教育,2013(2).
[2]毕月花,马玉霞,汪念念.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杨莉君,康丹.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蓬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