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中婴幼儿生理发展的课程设计

2021-08-13 02:31柯梦蝶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早期教育婴幼儿课程设计

柯梦蝶

摘要:早期教育课程是专门为0至3岁婴幼儿设计的教育课程,婴幼儿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婴幼儿因为年龄小等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早期教育中婴幼儿生理发展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早期教育   婴幼儿   生理发展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早期教育主要是建立以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化活动,把生物个体逐步变成社会个体,帮助婴幼儿健康成长。研究发现,0至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有趣的、新奇的、有挑战的课程内容能帮助他们大脑更好地发育,促进婴幼儿智力、身体等生理方面的发展,为他们今后成为健全的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计包括主要发展领域、适合的月龄、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观察要点、指导要点。婴幼儿期属于敏感期,其特殊性决定了在设计婴幼儿生理发展的课程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适宜性。由于婴幼儿的年龄、能力、发展水平等特点,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计时制订不同的活动目标,并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

第二,兴趣性。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活动指导,幼儿的兴趣是一项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教师围绕幼儿的兴趣点进行课程设计,可以让他们主动探究。

第三,安全性。安全性是首要前提,教师只有保证婴幼儿周围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安全,活动才能得以展开。

第四,指导性。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要带领婴幼儿进行游戏、学习、锻炼,还要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五,互动性。在婴幼儿的生活中,他们需要不断地与其他婴幼儿、家长、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以便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所以在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婴幼儿与他人的交流。

第六,正面性,即教师要对婴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当婴幼儿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时,教师要以正面、积极的语言进行鼓励指导,关注婴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第七,开放性。在课程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安排和方式的选择,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第八,多样性。在课程设计时,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课程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婴幼儿的需要,从而强化课程的整体功能。

三、课程设计的指导策略

1.活动环境的灵活运用

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大范围的场地布局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内活动一般需要准备桌子、椅子等一些室内物品,教师会根据婴幼儿的活动内容调整室内布置,以增加婴幼儿的新鲜感,调动婴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室外活动要求场地宽敞明亮,教师要提前观察活动场地,并清理好障碍物。

2.生活物品的合理运用

课程设计方案的对象是0至3岁的婴幼儿,他们对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具有熟悉感,更加容易接受,如勺子、碗、玩具等。

3.活动环节的自然衔接

活动环节的过渡应自然流畅,以提问或动作为主要形式,且衔接时间要短。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婴幼儿,以正面的话语引导婴幼儿。在设计每个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环节的动静交替,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让婴幼儿感受到活动的开始和结束。

4.活动方法的多样体现

在课程设计时,教师要灵活運用多种活动方法。如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自由探索法,鼓励幼儿探究,激发婴幼儿的参与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交流法、引导法、示范法,通过语言、动作的示范引导,告诉婴幼儿活动的要求、玩法,帮助婴幼儿记忆注意事项。

5.感统器械的有效利用

感觉统合就是把外界的各种信息综合到大脑中,进而转变为婴幼儿行为的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感统器械。因此,课程方案设计要科学合理,并使用不同的器械,促进婴幼儿的各技能得到更好地锻炼和发展。

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婴幼儿生理发展的课程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希望通过探究早期教育,能使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华爱华.“早期关心与发展”的内涵与0~3岁婴幼儿教养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2]程淮,籍孝诚.要重视中国0~3岁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翰林幼儿园)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婴幼儿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玩具图书馆对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