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赵丹
摘要:学生在“画直角”时的不规范操作是令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本文从“分材教材”“学生前测”两方面入手,把准错误产生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给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画直角 首因效应 动手实践
一、教材分析
直角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中的内容,如图1所示。教材编排如下:
很显然,教材是在“认识角”并会“判别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画直角”。教材中,例4是这样呈现的,如图2所示。
例4用连续的直观图呈现了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看似简单易学,可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
二、学生前测
笔者询问了曾教授过这册教材的教师,大多数教师普遍认同例4中“画直角”是一个教学难点,因此,在学完例3后,笔者决定先做个前测,如图3所示。
二年级共有397名学生参加了前测,结果发现出现下列三类错误情况较多,其中,前两类学生都有“借助直角画直角”的意识,但画图不规范。
1.边不直
学生想到了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直角画直角,如折出来的直角、数学书上的直角等,但学生在画直角的过程中,铅笔尖时不时会偏离物体边缘,滑进物体底面或下面,画出来的“直角边”并不能保证是笔直的。
2.角不“尖”
有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例3的学习中,知道了“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想到了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直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是沿着三角尺上的直角一笔画成,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在画角的顶点处时打弯。究其原因,是三角尺的角有磨损,有的是三角尺设计者考虑学生的使用安全问题,边角本身就会设计成有弧度,这样描画出来的直角不“尖”。
3.凭感觉
此类学生知道直角的构成,并在大脑中有了直角表象,凭感觉估计来画直角。如有的学生是用直尺横平豎直地两笔画成,有的学生只用三角尺的某条边,两笔画成。
三、教学策略
分析了前测,笔者又翻阅了教师教学的参考书,书中对判别直角作出了详细的指导与说明,但对“如何画直角”,只是笼统地提到了“也应进行相应的指导”,没有具体说明,互联网上也找不到关于画直角的指导方法。于是,笔者利用前测资源,对症下药,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得出了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1.利用前测,纠错定法
上课前,笔者把学生在画直角时出现的“三种典型错误类型”制作成了视频。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再让他们讨论这样画法的不足之处在哪,存在什么问题。因为视频资料取材于学生的练习,所以他们在观看时,特别容易产生共鸣,视频中讲到的内容也是学生真实的困惑。那究竟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直角呢?就在学生急需解决这个问题时,笔者顺水推舟,播放了书本上正确画直角的方法,看完后回顾每个步骤,并形成顺口溜写在黑板上:“先画顶点和一边,对点、对边、再画边,检验之后标‘┐。”
待学生读懂画直角的过程后,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画。第一次是师生合作,学生读一句顺口溜,教师画一步;第二次是让学生与同桌合作,提出合作要求:“一人读口诀,一人画直角。”然后同桌交换再来一次“在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困难了吗?请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进行反馈交流,让他们在画直角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总结,积累作图经验。
2.寻找本质,以生带生
从上述事实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利用生活中的直角画直角,还是借助尺子画直角,它的本质都是“用直角画直角”。因此,在学生前测中诊断画角不“尖”的原因后,笔者思考是不是可以尝试让学生发现尺子中更多隐藏的“直角”,解决尺子边角磨损或不够“尖”的问题。巧合的是笔者在前测中,的确捕捉到了个别学生的想法——把画直角时的第一条边和尺子上某条刻度线重合,然后再画第二条直角边。
当学生欣赏完这两种画法后,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觉得这样的画法,可以轻松画出标准的直角。这时,笔者就会设疑:“为什么这样也能画直角?”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儿童好奇心的根源,就在于成年人不断地把物品、事物、现象展示在儿童面前。我们在儿童面前展示的物品、事物和现象越多,他会产生的疑问也会越来越多,就越发感到惊奇和高兴。”而这样的好奇心,正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他们学习动力的源泉。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一番抛砖引玉后,用动态课件展示了尺子上“隐藏”的直角,如图4、图5所示。
学生看明白了,自然要动手实践。在学生尝试用新方法画直角时,教师可以鼓励已经学会的学生手把手教画图还有困难的同学。在这个学生带学生的经历中,既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一次练习的巩固,又是对学困生最接地气的一次帮扶。尽管结果不一定是每个学生都会用这样的方法画直角,但这种画法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肯定是有促进的。
3.把握细节,积累经验
画完直角的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后,作为直角的重要标记“┐”必不可少。可这看似简单的符号,学生却很难把它画好,如图6、图7所示。
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先告诉学生,做好直角记号后,它与两条直角边所构成的形状,应该是一个小正方形,于是,聪明的学生想到了用三角尺再画一个直角。
但是这样的做法,学生在直角是水平方向时比较容易操作的,一旦直角方向发生了改变,就又“变形”了,小正方形再次不复存在。笔者又想到,既然直角方向变了,能不能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如旋转作业纸,调整直角方向到水平方向,在自己最顺手、最舒服的姿势下画直角。
另外,学生在动手实践后,还发现了在画第二条边时,三角尺的一边要与已经画完的一边与顶点之间留足恰当的空隙,否则画第二条边时容易脱离顶点。还有的学生说,画直角时一定要把三角尺按紧,铅笔尖挨紧尺子,画的边才可能直,左右手的配合很重要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画直角的图形操作题,教师讲授完作图技巧和注意事项之后,还需要学生一边实践一边领悟。
课后,笔者又对执教班级进行了课后测验,发现大部分学生画直角的水平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个别学生在画第二条直角边时,因为空间想象能力弱,拿三角尺转来转去,总找不到正确的摆法,还有部分学生双手的协调能力差,画图时不是尺子移动了,就是铅笔画偏了。显然,以学生当前的能力不能胜任相对精细的操作,还要身心各方面协调发展。教材中安排了画直角,更多地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对直角特征的理解、熟悉判断直角的方法,为接下来的角的分类做好准备,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对今后作平面图的高埋下了重要伏笔,所以让学生不断尝试画出标准的直角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7).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29).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