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
【关键词】单元页,编者意图,单元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页设计精美,内容简洁且内涵丰富。如果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学习阶段,那么单元页就是这个学习阶段启程的地方。如何发挥单元页的重要作用,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从形式与内容入手,揣摩编者意图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单元页由三部分组成:一幅吴冠中的水墨画、一段诗意的文字和两条语文要素。
吴冠中水墨画的主角是在水中嬉戏的天鹅,画面上垂柳柔软又随意,宁静、悠闲之感跃然纸上。水墨画右下角是承载着人文主题的诗意文字,无论是字体还是内容,都与水墨画相辅相成,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美感,还有人与动物之间浓浓的闲趣。
再读语文要素。指向阅读的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口语化的描述不仅易懂,且令人有亲近之感,符合学生的表达习惯。内容上,我们要关注几个关键词。首先,“体会”。如何体会呢?编者希望教师引导学生立足语言文字去揣摩。其次,“作家”。须要注意的是,“作家”不是“作者”,选文通常是经典作品。再其次,“如何表达”。表达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个单元中学生要学习哪些表达方法呢?此处须要进一步明确。最后,“对动物的情感”。这个单元重在体会情感,对象是动物。通过上述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可以渗透落实人文主题、深化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中指向表达的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反复研读就会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明确了写作对象,且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为什么不是“小动物”呢?其扩大了学生喜欢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小”,也没有设定为“常见”,这是对写作对象的确定。再看“试着”,这个词不能删除,更不能忽视,这是本单元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要求。也许学完这个单元,仍然有学生没有做到,没有关系,在之后的学习中还会再练习。“试着”一词,能读出编者对学生发展规律的尊重。“写出特点”是本次习作的目标,“寫出”为达标,至于特点是否鲜明则须要在下一阶段继续练习。
解读单元页,不仅要关注编排的形式,更要品味表述的文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编者给教师的教学信号和教学线索,是教师进入文本并对其进行解读、实施教学的切入点。
二、单元页与交流平台对照,明确单元目标的核心
单元页中“如何表达”一词值得思考。在本单元到底要学习哪些表达方法呢?笔者建议把单元页与交流平台进行对照。
统编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交流平台板块。虽然交流平台的位置在单元末尾部分,但是教师不能等讲到语文园地才开始阅读交流平台,可以把交流平台前置,与单元页进行对照学习。
还是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交流平台的结构与其他单元的有所不同,它由例句和小伙伴的讨论两部分组成。
例句分别来自《猫》《白鹅》以及《白鹅》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三位小伙伴针对这三个例句进行了讨论。第一位小伙伴从例句出发:“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课文的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这位小伙伴的交流立足于作品本身。第二位小伙伴联系了自己的生活,想起妈妈也经常这样说自己“傻”,但其实妈妈很爱她,这位小伙伴由作品唤醒了自己的生活经验。第三位小伙伴总结:“我们说话和习作的时候,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这种表达方法就是“明贬实褒”。编者通过小伙伴的话传递的是: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可以试着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可以尝试运用这一点,力求语言的丰富。小伙伴的总结中也有“试着”一词,这是编者在提醒教师,如果有部分学生暂时做不到也不要强求。
将单元页与交流平台进行对照就会发现,编者借助交流平台对单元页进行了提炼与梳理,告诉我们本单元学习表达的核心,即体会作家“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并在自己的说话与习作中尝试运用。
三、单元页与课后习题对照,发现语文要素的落脚点
课后习题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编者意图。基于以上阐述,如何将“明贬实褒”落实到每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去呢,除了“明贬实褒”,还有哪些表达方法,如何组织学生“体会”,等等。笔者认为,我们要以单元页为出发点,向课后习题延伸,对课后习题进行横向对比解读,发现语文要素的落脚点。
例如,《猫》的课后有4道题,其中第1、2题,通过“默读”“举例说说”“有感情地读出来”来落实“如何体会”,重在发现作家“明贬实褒”的表达特点。第3题小练笔,题干为“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这段话中的“表达特点”是作者通过写猫看似矛盾的特点,来体现猫的古怪和可爱。第4题阅读链接,题目要求是“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不同作家对猫的感情也许是相似的,但表达方法不同。如夏丐尊的《猫》,通过直接描写猫美丽的外表,以及家人对猫的喜爱来表达作者对猫的情感;周而复的《猫》,重在通过细致描写猫的样子以及与其相处时的动作来表现作者对猫的喜爱。这道题的设置,一方面提供了不同的、优质的阅读素材,进一步训练了学生“体味”“感悟”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比阅读,使《猫》中的“明贬实褒”的表达特点更加鲜明。
《猫》作为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落实单元页中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发现“明贬实褒”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体会作家描写猫看似矛盾的特点,并尝试仿写。
再来解读《母鸡》,这篇课文后面有3道练习题。
第1题,通过“默读”“画句子”“说说”的学习路径体会作家对母鸡的态度的前后变化。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是讨厌,字字是烦躁,是“贬”;后半部分通过具体事例体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褒”。整篇文章是“先贬后褒”,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敬佩之情。可见,这道题不仅是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切入点,更是学生自主体会作家“明贬实褒”的重要抓手。
第2题,题干的前半部分“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联系题干的后半部分,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词语概括的严谨呢,还是描写的过程中用词严谨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题干中“母鸡真的就是这样”,反复品味:作家从多方面举例来体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当学生一边读描写的具体事例,一边对号入座,就会发现“母鸡真的就是这样”,作者提炼准确,用词严谨。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品读、体会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作家除了采用“明贬实褒”的方法,还运用了具体事例来表现对母鸡的敬佩之情。
第3题是将《猫》与《母鸡》进行对比,体会二者表达上的异同。这道练习题旨在引导学生不仅要“体会感情”,还要关注“作家如何表达”,这是对单元页中语文要素的一次梳理。
《白鹅》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课后习题中所体现的编者意图也是十分清晰的。
第1题“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把把握文章的语言风格放在开头,看似有些难度,实则符合学生阅读的自然规律。文章中语言的趣味性十分明显,学生一读就能强烈感受到。这道题,重在自主品味、交流发现,感受语言的趣味。
第2题是落实“从不同方面把特点写清楚”,在阅读中学表达,为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提供了范例,奠定了基础。
第3题中两个例句有不同的指向:第一句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一方面是进一步体会作家对动物的感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习得“把特点写清楚”的方法。第二句把鹅比作“鹅老爷”,落实了对“明贬实褒”的自主体会。
第4题依然是阅读链接,但角度有所不同,不仅是将课内与课外的文章进行对比,还是国内作品与国外作品的对比,在训练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拓宽了阅读素材的范围。
通过以上将单元页中语文要素向每一课进行延伸的方法,教师就能发现单元内部的序列与阶层提升,能发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有“前延后连”,明确每一课的教学侧重点,这是教师读懂教材、用好教材的有效策略。
单元页在整个单元中起着统率的作用,既是起点,也是重点。教师应以终为始,对单元页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为有效教学提供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