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
摘要: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健全、企业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文章以知识结构分类为理论依据,以德国“双元制”为实践基础,将二者结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產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知识结构;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6-0036-05
伴随着“职教20条”的实施,各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路和机制不断创新,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1]。2019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的颁布,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高职院校与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管理服务、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高职院校产教研相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理念和模式,是我国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2]。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应深入研究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德国“双元制”为参考,以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把知识分类理论应用于人才培养中,重构校企合作模式。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双高计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并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注重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着重强调完善工学结合和德技双修的育人机制。同时要求高职院校把握全球产业迭代和国内产业升级的趋势,积极与市场供需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相匹配,使专业真正为产业实践培养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任务。
(一)深化办学机制创新,提升学校办学活力
对于高职院校办学活力的提升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都已明确提出了多元化办学的问题,倡导行业和企业都要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去。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提升学校办学活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双高计划”实施意见提出了健全培养机制,鼓励行业和企业与学校开展共同建设和共同培养,并明确提出了相关政策的要求。“双高计划”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政行企校共建,加快校企合作,引进新技术、新资源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双高计划”明确提出了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的改革,着力培养一批社会真正需求、技术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资源,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加快高水平人才引进,共同开发校企共建教材,实现“双元”育人,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目前的重要任务。
(三)推进校企精准对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无法真正进行深入的校企合作。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产业升级迭代速度快,在此过程中对中小微企业有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推动校企精准对接,共同进行项目合作。同时,在建立新的创新平台和共同开发技术成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这样就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了动力,真正可以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四)坚持整体发展理念,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双高计划”提出了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壁垒,能真正进行学科交叉,有利于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3]。专业群建设不同于专业建设,它要求各专业紧密围绕专业动态进行调整和优化,而面对学校无法实时关注市场的困境,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是最有效率的途径。面对“双高计划”的要求,专业群建设要从整体出发,打破各专业的资源垄断,围绕产业进行专业群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等各方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才有助于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群,才能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五)完善双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是可以更好地服务市场的教育,要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4]。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在办学实际中,对于“双师型”如何界定、如何引进具有高水平的师资等问题解决得并不理想。现在,“双高计划”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双师型”的要求。这为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推动高技术人员进入学校提供了支持,也要求高职院校深入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在合作中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得更加完善。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以知识分类理论为依据的校企合作模式
如何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是“双高计划”实施意见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过去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健全、企业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这些从实践角度有很多方面的解释,但对于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缺乏理论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职业教育领域,获取技术技能本领应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可以说,知识结构理论为分析和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对职业教育如何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以下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实践知识密不可分
亚里士多德曾经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了三大类,即纯粹理性的知识、实践理性的知识和技艺的知识。关于纯粹理性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像逻辑、数学等需要精细化学习的学科;关于实践理性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大致是实际生活中的方法;而技艺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把握的知识[5]。而对于职业教育中要培养的技术技能专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实践知识和学科知识。在本学科领域中要培养高技术技能,就是培养人在该领域内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新知识就需要人们从大量的实践知识和学科知识中获取。
在职业教育中前期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更多的是重视学科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实践知识的获取,导致很难真正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开始认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但又因忽视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导致只能培养出一般的初级工,很难培养出高技术技能人才。其实,实践知识的获得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必须有学科知识的支撑才能真正的获得,二者密不可分。
因此,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能力,而引入企业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获取实践知识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才能把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相互转换
陈述性知识更多地被称为生活中的知识,经常用来回答what、why、how的问题,也被称为记忆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被称为生活中的技能,更多地是用来解决怎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真正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一般属于本领域中可以把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更好地结合和转换的人,从初学者到专家就是经历一个从陈述性知识往程序性知识提升的过程,初学者更多地只是掌握了陈述性知识,而并未掌握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实践中灵活应变的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对待技术技能应注重其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能力。
(三)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相互融合
日本的一位专家野中郁次郎(NONAKA IKUJIRO)从事知识管理专业,曾经研究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相互转换的问题,认为内化(Internalization)就是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这种知识转换的过程是提升个人或企业团体能力的重要方式。波兰尼又将知识分为了内隐和外显两个部分,其中外显知识就是可以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述的知识,而内隐知识也被称之为默会知识,是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5]。
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时,多采用学徒制的方式,就解决了无法用语言去传授知识的困境。在学徒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体会慢慢培养其技能知识。因此,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引进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可以解决很多知识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和教授的问题;其次,可以解决培养的学生不会自己思考的问题。在与师傅或专家学者的接触过程中,学生可以由普通的學校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和效仿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知识结构思维融入职业教育始终
首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务必把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密不可分的思维方式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其次,重视程序性知识,要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培养学生多情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根据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相互融合的经验,可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的观摩、交流和实践。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根据知识结构的分类阐述开展,把高职院校学习、实习基地学习、职场观摩学习、工作实践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锻炼其获得内隐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借助行业企业的资源与学校共同建设,可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研发项目、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实现高职学生知识体系的重构。
三、德国“双元制”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提供实践借鉴
在知识结构分类的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为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德国“双元制”的实践,吸收和借鉴其成功经验,可以走一条适合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
(一)有助于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德国“双元制”是比较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充分体现了企业和学校共同育人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但一些产品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被一些消费者指责质量问题。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要使我国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这就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以严谨和高品质著称的德国产品就是源于德国职业技术人才的高素质。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有216所应用技术大学,占德国高等学校总数的51%,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德国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德国有2/3的学校毕业生都接受过“双元制”培训。一方面,在学校专门进行知识、专业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样使得德国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把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6]。
(二)有助于职业教育突破传统观念
与德国的“双元制”发展模式和理念相比,我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首先,过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并不认可,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其次,我国过去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创新思维,对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这也是由于学校并未了解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相互转换的重要性。最后,近几年部分院校转型为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但转型后仍因缺乏人才和新的学科思维,很难短期内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更应把知识结构思维融入职业教育思想中,进一步把“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模式做好。
(三)促使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职业教育的“学中做、做中学”分为多个层次:第一层次,在传统课程中加入实践操作环节,但还是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并未有自主学习的体验,目标不明确。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目标性,学生愿意去企业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第三层次,增强创新性,用带有研究性的方法研究整个职业技术的流程和理论,能发现原有问题,设计出新的解决方案[7]。这在知识结构分类中也可以用理论依据证明这一点。首先是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密不可分,其次是重视程序性知识,最后能根据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深化校企合作,借助行业企业的资源共同培养学生,成为了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节省了企业培训新员工的时间成本,还可以把程序性知识进一步教授给学生,促使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四、“双高计划” 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再思考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形式单一、合作较浅、缺乏互助意识等问题。第一,企业积极性低,在合作过程中,企业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快速获得收益的目的不现实。第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对于合作流程还不明晰,缺乏合作的稳定性。第三,缺乏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经费支持[8]。我认为,知识结构分类理论为校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德国“双元制”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实践经验,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以上问题,真正地践行合作育人机制,深化校企合作,进行双主体教学,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因此,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向彼此开放,从培养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多个维度进行。具体说来,可从具体的市场调研、企业需求等方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迭代。还需要对人才培养和交流沟通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政府鼓励、企业支持、政行企校全面进行合作,促进高职教育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结合知识结构理论和德国“双元制”经验,在“双高计划” 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应有新举措。
(一)校企合作应完善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把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重新梳理,不同的专业对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有不同的要求,要以市场调研数据为新的导向,对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配比,以不同比例和时间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德国“双元制”发展模式为参考,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把讲授知识和应用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问题式、项目式演练。
要注重高职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应变能力的培养,认真对学生专业所需要的程序性知识和内隐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更好地传授各类知识为目的进行转变和探究,真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适应不同岗位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应注重各类知识的转换和情景应用
以德国“双元制”为例。一方面,在学校专门进行知识、专业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技能养成方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首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应以促使各類知识有机融合为目标,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并对学习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实习等多个方面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将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程序性知识、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等相互转换,促进个人成长。其次,校企合作应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有效资源的作用,将行业和企业的资源通过教学优化成各类知识,再通过学生学习和实践,使专业课更符合社会需求。最后,确保学生参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实践活动,能接触更先进的理念。例如,德国“双元制”教学有另一部分是直接到企业进行技术技能培育,学生接触的都是企业的技术技能专家,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其中,获得更多的内隐知识。
(三)校企合作应以培育优秀的职业人为目标
真正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乃至大国工匠,还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尚德精神,贯彻落实好教育部提出的育人要求,不能在学习技术技能的过程中缺失了人格培养。高职院校不能单纯地把培养高技术技能放在首要位置。第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高职院校应注重把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更好地结合和转换,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技术技能专家。第三,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各专业相互融合、学科交叉解决问题的案例层出。对于高职学生,不仅要传授其学科知识,更应培养其职业人格,建立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第四,在学校内建企业,在企业内建学校,构建意义更为广泛的校企合作模式。
(四)校企合作要做好长期和多元建设的准备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深化校企合作不是单纯的表面工程,它是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共同努力和长期实践的结果。双方的合作不是简单的输送毕业生,而是需要在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充分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内隐知识充分认知,共同开发课程,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企业大学。真正把学校课程和企业实习、学校社团和企业团队、学校实训和企业项目开发等结合起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长期发展,形成真正的“双主体”育人的多元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校企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任务。运用知识结构分类理论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为校企合作发展方式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以知识结构理论和德国“双元制”模式为实践基础,依据“双高计划”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后的校企合作模式仍需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最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做实。
参考文献:
[1]袁平凡,谌雷元.新中国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经验与演变逻辑——对25份职业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文本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33):18-24.
[2]张军,刘敏.基于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8):18-20.
[3]韩西清.“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任务与举措——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119-123.
[4]李玮炜,贺定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的基础、需求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0):5-9.
[5]和震,柯梦琳.职业教育视角下的专长与校企合作重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4):40-47.
[6]王升,潘新民,刘兆麟.德国“双元制”对高职院校推行开放式教学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5-69.
[7]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1):1-9.
[8]单文周,李忠.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双导师制:内涵、瓶颈及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9(8):143-148.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