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创新培养研究

2021-08-06 03:26杨勇刘霞云黄福赵崇杰李俊杰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师资证书

杨勇 刘霞云 黄福 赵崇杰 李俊杰

摘要:中职师资是确保1+X证书制度改革工作有效运行的关键力量。当前我国中职师资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效,规范了职前培养途径,建立了职后培养制度。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需要从构建创新培养体系、创建创新激励机制、深入创新实践培养、拓宽创新学习路径、增强创新研究能力等方面推进中职教师创新培养。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师资;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6-0004-06

2019年1月,国务院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国家层面上统筹设计,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年4月,四部委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标志着1+X证书制度正式启动试点运行。

“1”即学历证书,“X”即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即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将教学与就业相衔接。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的全新改革,中职学校是1+X证书制度的主要试点单位,中职师资是确保1+X证书制度改革工作有效运行的关键力量。本文立足1+X证书制度背景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现状,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师资培养要求,尝试提出师资创新培养对策。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不断推行职业教育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在此过程中得到大力发展。

(一)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前培养途径

1.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硕士

截止到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规模庞大(如图1所示),本科及以下学历占比较高(如图2所示)。为了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与专业化水平,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前培训,打造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国家改革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制度,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纳入教育硕士招生范围,全国共有49所高校获批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硕士培养试点工作,并从2016年正式开始招生。职业教育领域专业方向涵盖中职学校除“教育类”和“其他”的剩余所有专业类别,并且以中职专业类别名称命名[1]。

2.理论、实践、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硕士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明确,即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强调研究能力。课程开设、导师配置、考核等都围绕此培养目标进行。如开设的课程类别与形式多样,课程类别既有教育类的基础课程,又包含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程形式有课堂教学、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企业实习与调研等。硕士生导师由校内、企业、中等职业学校三方组成,考核的方式为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科目考试、见习报告等形式,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答辩[2]。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强调实践实习环节,优化培养过程,围绕增强理论、实践、研究能力开展,规范职前培养途径,培养了大量适应中职教育教学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后培养制度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出台多项师资培养政策与意见,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后培养制度。

1.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后企业实践培养制度

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200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主体框架进行了说明,主要包含实践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组织管理等。2016年,由七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对教师企业实践细则进行详细规定,该规定涵盖时间、内容、形式、组织管理、考核、保障等各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后企业实践培养制度从无到有,实践培养内容从粗到细,实践培养制度涉及的范围从少到全,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后企业实践培养的重视。

2.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后全员培训制度

2011年,为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开展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知识更新与提高教学能力开展。2019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需要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探索职业技能培训能力的师资分级培训模式,落实全员培训制度。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职后全员培训的内容从知识到技能、从教学能力到教育教学改革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显新时代特色。

二、1+X證书制度对中职教师提出新要求

(一)1+X证书制度对中职教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X证书制度下,中职教师工作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要求中职教师能将教学与技能等级培训结合,教学服务于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以教学为基础。这就要求中职教师首先能结合各自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点,根据技能等级考试标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一系列彻底改革,然后按照改革成果来实施新的日常教学,并开展不同等级的相应技能培训。与改革前中职教师工作相比完全不同,如表2所示。

(二)1+X证书制度对中职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1+X证书制度改革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主要为根据新的职业技能标准完成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按照改革后的新知识、新教法、新设备、新要求教学,并开展新技能培训等,新的工作任务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图3所示。

1.迫切需要中职教师具有快速更新知识的能力

1+X证书制度试点是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培养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与传统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相比较,这些领域涉及“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型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知识、新科技、新技术等新元素,涉及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1+X证书制度在以上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在所有领域内全面实施。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能够紧贴社会发展,及时掌握现代知识和现代技术,并且能够进行操作在内的实际应用,多渠道快速主动获取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2.迫切需要中职教师具有更新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

1+X证书制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技能等级培训融为一体,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完成技能鉴定考试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仅需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能实践动手操作,能结合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教师只有熟练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掌握该领域技能的具体应用,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与培训。

3.迫切需要中職教师具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它要求技能等级鉴定考试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统一,教学内容与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相统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相分离,因此,1+X证书制度下教师需要结合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中职人才培养要求,将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具有按新标准开发教材,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搭建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的能力。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创新培养对策建议

(一)构建1+X证书制度特色的中职师资创新培养体系

立足1+X证书制度背景,系统规划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案,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精准实施,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素养,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创新培养的新方式。

1.在思想上创新,紧跟1+X证书制度要求

1+X证书制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中国制造2015》发布后,我国一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但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列为两种不同、但同等重要的教育。为了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夯实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1+X证书制度在此背景下产生了。

1+X证书制度要求中职师资培养转变思想。1+X证书制度的根本出发点是将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职师资培养需要改变只按照任务被动完成培训学习的传统观念,改变不关心时代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与社会行业发展脱节的局面。中职师资培养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新变化,洞悉行业前沿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企业用人新要求,及时转变思想,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调整职业教育教学培养对策。

2.在内涵上创新,满足1+X证书制度新要求

(1)培训项目满足1+X证书制度新要求。中职师资培养项目应针对技能人才急缺的领域,系统规划教师培养方案,使培训项目能精准对接改革要求,对教师开展教学、技能、研究能力一体化培训。

(2)培训内容满足1+X证书制度新要求。1+X证书制度要求技能等级培训过程与专业教学过程相对接。在中职师资培训过程中应融合培训内容与教学内容,细分对应行业领域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专项技能操作及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突显知识、技能与应用研究三者的结合,在师资培训内容上切合需求、精准培养。

(3)培训形式围绕1+X证书制度新要求。根据1+X证书制度对中职教师的能力要求,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一方面,1+X证书制度将技能操作能力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中职师资培养形式也应突出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如对于同一项目的培训分为基础、提升、高级等不同层次,对于同一层次的培训可采用虚拟操作、虚实结合操作、分工合作操作等多种形式全方面提高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对知识及研究能力的培养形式可采用企业参观与调研、座谈、报告、国培班、省培班等专项培训班等多种类型的培训。

(4)培训考核满足1+X证书制度新要求。1+X证书制度要求课程考核需对接技能等级考核。中职师资培养考核应改变原有以培训时间、结业考试成绩等粗放考核形式,形成过程性考核与最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如对知识的过程性考核包括培训中的发现问题、提问次数、回答情况、培训期间的表现情况等;对技能的过程性考核包括对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执行情况、设备保养维护情况等;对研究能力的过程性考核包括参与企业实习的实习报告、参与行业调研的调研报告等。

(二)创建具有示范作用的推进1+X证书制度的创新激励机制

1.进一步加强教师主动创新激励机制

中职师资是中等职业学校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的关键力量。在培养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效果,加强中职教师创新激励机制则显得尤其重要。

(1)加强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建设。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老中青传帮带。采用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的方式组建,即由中等职业学校的名师专家与企业的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创新团队的领头力量;由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创新团队的中坚力量;由中等职业学校的年轻教师组成创新团队的基础力量。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创新团队采用不同的奖励形式。根据创新团队成果的分类可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团队,校级创新团队主要为校内表彰,省级创新团队可与企业组成技术服务中心,国家级创新团队可作为全国标杆,可提供国外学习机会。

(2)加强中职教育教学领军人才的激励机制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大师、教学名师等高层次领军人物加大奖励。在物质层面,提高收入与福利待遇;在精神层面予以表彰,并可创办名师工作室;在职业成长方面,可提供相关技术、人才、资源、财政等全方面支持。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军人物的激励,对其他教师人员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2.加强中职全员教师推进1+X证书制度的创新激励机制

为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主学习的意愿,中等职业学校应制定教师考核细则,将1+X证书制度对应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理论教学能力纳入考核细则范围内。对于培训过程中学习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全校表扬,发给相应奖励金,并在评优、晋升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升全员教师的学习动力。

(三)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和方法

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以紧贴企业需求、培养企业急缺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中职学校教师也要深入企业学习。企业以“2.5+0.5”或“2+1”的模式参与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是最普遍的校企合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中职教师培养提供条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中职师资实践创新培养,主要体现在实战型实习岗位、实战型视频资源、实战型技能培养等。

1.鼓勵企业提供实战型实习岗位

企业实习是教师快速了解生产的重要途径。但许多教师反映企业实习效果不佳,这与企业提供的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有关。首先,企业对实习的中职教师要与员工一样要求。不能因为是实习教师就特别处理,对于迟到、早退、无故旷工行为一律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对于不当操作引起质量问题也需按照员工一致的要求进行处罚。对中职实习教师按照企业员工的一致要求,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企业、行业的行为规范。其次,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应该为生产一线岗位。企业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就将实习教师安排在无关紧要的岗位上,也不能因为一线作业环境恶劣,如高温、气味难闻、潮湿、粉尘等情况而只是安排干净整洁的岗位。最后,企业还需提供轮岗的机会。教师通过轮岗才能清楚掌握各个岗位之间的关联,才能整体掌握生产工艺和技术,熟悉生产流程。

2.鼓励企业提供实战型实践视频

一方面,对于危险的操作、较难理解、涉及复杂的知识和容易出错的技能操作,企业可以将具体实践生产制作成教师培训视频,便于教师学习。另一方面,对于资源、能源或费用损耗较大的技能操作,教师可通过视频先了解操作要点,熟悉安全操作的规范流程,完全理解并掌握操作后再按照要求动手实践练习,可大大减少操作失误次数,有效减少损耗。

3.鼓励企业提供实战型技能培训

首先,企业可提供技能操作培训。企业提供结合实际生产的技能操作,在帮助中职教师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中职教师了解技能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其次,企业可提供职业素养培训。按照图纸技术要求生产,不能随意更改尺寸、材料、加工工艺,不能泄露产品信息等,这些都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再次,企业可提供操作规范培训。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下培训,中职教师能形成更深的印象。最后,企业可提供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培训。企业十分重视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对于每种设备的每日保养、每周保养、每月保养、每个季度保养、每年保养都有明确规定。只有深入企业才能学到这些容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知识。

(四)拓宽职前职后更新知识的创新学习路径和培养渠道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校园内管理学生与教学,不了解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要完成知识体系的更新显然困难,因此,需要从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专项培训学习等多方面扩展渠道,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完成知识更新。

1.组织校内研讨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对1+X证书制度相应学科的教师定期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学校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组成一个学习团体,有利于形成相互学习、交流的氛围,学习效果远高于单个教师自己探索。

2.组织校间交流

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中职学校的教师参与校间交流。一方面,将1+X证书制度改革取得较好成效的学校作为示范学校,向其他改革困难的学校展示改革实施经验。另一方面,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在1+X证书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一起交流、讨论解决的方案。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能有效解决教师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推动教师更新知识。

3.组织专项培训

由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教育专家组成教学团队,根据1+X证书制度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出的迫切需求开展培训。通过教育专家调研找出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领域,然后企业技术人员结合知识领域开展专项技能训练,最后行业专业对知识与技能应用的场所、行业现状及前景进行讲解。

(五)增强教学研究项目对创新研究能力培养的作用

1+X证书制度下,中职教师需要具备的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育教学改革能力。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没有接触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研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发挥教研项目的作用,提升中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专业都有教研室,主要任务是完成该专业相关的教育教研改革工作。在1+X证书制度下,以教研室为中心,统一规划改革项目,组织该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明确各自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工作任务,并协调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种由教研室统筹管理,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方式,有利于整体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2.发挥企业项目的作用,提升中职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

企业项目具有技术前沿性,代表着当下技术的最新发展。参加企业生产应用中的项目是中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当地政府应发挥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企业可根据自身技术特点,将项目分为保密项目和开放性项目,对于不涉及核心技术的开放性项目都可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与。政府可广泛收集企业开放性项目并在中职教育系统中予以公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申请参加选定的企业项目。开放性项目按技术层次可分为关键技术、一般技术、通用技术三个梯次,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特点,可参与项目的一般技术与通用技术模块。中职教师从项目开始、设计、制作、应用、结题全程参与,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由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一起交流、探讨。通过深入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帮助中职教师快速提高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荣.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调研[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7):13-19.

[2]薛栋.关于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8(19):18-23.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师资证书
少就是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假证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