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

2021-08-03 23:53杨雪杨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

杨雪 杨进

摘要: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中的“公共人”所显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取向、道德与秩序观念的总和,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发展的价值旨趣,是合格公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精神的培育当中,学校教育担当着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却面临着公共理性消弭、公共空间萎缩闭合、公共关怀失落等现实异态,对此,可尝试深化公民教育实施机制、型塑校园公共文化氛围,丰富校园公共生活、提升公共参与的适切性,构建和谐交往经验、发挥媒介价值引领,以撷得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澄明之镜。

关键词: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教育  公民教育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将中国推到了世界的前台,也将“公共”二字凸显于中国民众面前。公民如何参与公共事件、公共舆情如何引领民众、公共理性如何辨识真假纷纭的信息、我们如何在群体中表达自己的关怀与情感等问题,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在审视国民表现的同时,引发对我国公共精神教育的思考。所谓公共精神,是指公民以公共理性为基,将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进行比对权衡,打破个人私利圈囿,以公共理性进行价值判断、抉择,用积极的关怀态度参与公共秩序建构、公共事务管理。公共精神具体包括公共理性、公共参与和公共关怀三个方面。

学校教育是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培养的应该是有能力与责任的“公共人”。新时代下中国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在国际公共事务中有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也有着相应越来越多的责任与担当。公共精神教育已然成为当代和未来国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内,关乎民族凝聚力、社会向心力的形成发展;对外,关乎国际视野与公共担当的引领提升。然而当前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却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现实藩篱,探索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实施路径,试图为更好地提升学校公共精神教育质量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现实藩篱

1.公共理性涵养受限

公共理性是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行动思维方式与习惯,体现在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中。它意味着,在实践中行动主体应依据公共认可的价值与标准进行推理、判断、决策[1]。是一种关注价值判断,反思性、批判性看待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是公共精神的深层行为动力。公共理性的培育一方面要依靠公民教育课程的启蒙,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共性意蕴文化氛围的影响。而当前受到公民教育实施方式与文化氛围式微的双向裹挟,公共理性生发受阻。

第一,公民教育内隐于大德育课程实施中,公共理性生之岌岌。当前公民教育主要以思想品德课、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辅之以学科课程教育及部分校本课程。公民教育并未作为凸显的主题有系统的设计和梯度的实施,在公共理性培育上实效不足。公民教育有其特殊性,以培育公民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为重要任务。单纯的知识讲解、条目背诵、规范制约等传统方式不利于理性认知的培育,反而可能在起点上抑制理性生发。第二,公共文化氛围支持“缺场”,公共理性发之奄奄。文化氛围有助于培养公民具备事务参与和事务治理的思维习惯与性格特征,对塑造公共理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文化氛围的式微,导致公共理性缺乏滋养的外部触媒。一方面,校园公共精神氛围弱化,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唯结果趋向导致学生之间存在高竞争性,对公共理性的陶染关注不够。另一方面,外部社会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共理性的滋生,若社会文化氛围推崇“私人理性”,公共理性必然生发受限。社会的“行”与公共课程的“言”“合一”或者“不合”直接关乎公共理性的树立与稳固。

2.公共参与行动维艰

公共参与主要是指公共人自觉自主地参与公共生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保卫公共利益。公共参与力的提升,要献力于公共生活空间,同时也要从公共生活中得到供养。因此,学校公共空间的扩充是学生公共参与的重要前提。当前,公共参与行之惟艰主要原因是公共空间呈萎缩的态势。一是学校管理权限空间闭合,公共生活范域狭窄。当前国家倡导开放办教育,鼓励学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教育生态不和谐,从整体联动与系统平衡上看,学校教育处于弱势,这种弱势致使学校管理制度空间狭促。例如学校教育承载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担负着看护、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职责,从校园生活的管理服务到班级规章的大小事项,均统摄在学校行政的范围之内。过分强调安全的要求使学校没有了问责的边界,成了无限责任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管理权限空间闭合。学校有高围墙与铁大门,严格管控进出,为了避免事故只能舍弃组织学生外出的活动等等。在这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中,学生关注身边、联结社会现实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较为缺乏。从班级、团体、学校公共生活的层面来说,自主性、自主权有限,公共生活范域窄化,學生的公共参与没有制度空间保障,缺乏公共实践空间的支撑,因此公共参与举步难行。二是公共空间遮蔽,公共生活真实参与力不足。一方面,在当前的学校管理思维下,部分学校缺乏给予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成长的机会,在班级、年级或学校的公共事务管理中,学生参与决策、讨论、修正等机会有限,方式途径单一,公共参与的机会不足是公共参与力得不到提升的重要隐因。另一方面,在学校事务公共参与过程中,群体中少数人公共权力的“代理”成为一种隐性遮蔽,多数人在“盲从”“跟风”中个体性的话语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大多数人的公共参与成为“在场的缺席”。在遮蔽的空间下,公共参与态度隐匿,公共参与行为缺失,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与责任感消释。

3.公共关怀彰显困囿

公共关怀是在公共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关怀伦理和情感,主要表现为人所主动发出的对公共事务、公共空间及所接触的人和事物的关切态度[2]。然而当前受到学校自身高竞争性氛围、社会集体观念式微、舆论导向价值偏离等多重桎梏,公共关怀生发阻滞,倍受冲击。第一,工具主义的行动逻辑下人际交往冷漠,虚化公共关怀。人际交往是公共关怀滋养的沃土。而工具主义理性下人际“交往异化”,关怀情感孱弱。工具主义理性强调目的结果、金钱效率的行动逻辑,当前一些学校在工具理性的行动逻辑指引下,营造“高竞争”的氛围压力,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数、个人化的进步,漠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情感抒发,使得关怀情感潜隐。这样的氛围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走向孤独和对立人际情感淡漠。第二,集体观念疏落,公共关怀迷失。集体观念的淡薄使得个人责任感弱化,公共关怀缺场。诸如缺乏主动参与承担公共事务的意识态度,对关系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大事漠不关心,对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懒于关心,参与投票、选举、监督时只是形式地应付[3]。钱理群先生曾经在北大110周年校庆时就提到对教育培养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隐忧,当个体膨胀到一定阶段,集体观念疏落,社会的公共性就会被解构,以“看客心态”“围观情结”出场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社会担当失落,遑论公共关怀。第三,负面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公共关怀出场视界消弭。近几年,社会负面新闻网络舆论引人关注,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追问、水滴筹道歉事件等等都对学校教育的精神教育、价值观引领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网络舆情的规约失控,负面事件在消极舆论中愈演愈烈,价值观念在其中左右摇摆,致使引领大众偏颇的问题出现,使得公共关怀的起点与结局陷入悖论困境。导致社会性焦虑,公共关怀出场视界消弭。

二、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困境的消解

1.深化公民教育实施机制,形塑校园公共文化氛围

公共理性对关于道德和价值的选择进行审慎的批判和反思,以形成理性的道德选择为目的。为公共生活提供了一个关于判读是非、决定正误的标准和选择的调节机制[4]。2019年微博上一则视频引起热议,视频中一位老人摔倒在雪地里,路边经过一对母女,女孩不顾家长反对,甩开母亲的手毅然决然地搀扶起老人。视频中的女孩没有屈服于大人的权威,而是有自己的思考与坚定的立场,充满正义感。这正是公共理性的真实体现。学校教育要培养的也正是有理性思考、有价值判断、有责任担当的公共人。总体来说,公共理性的涵养需要创新公民教育实施与环境熏陶两方共同谋和。

(1)深化公共教育实施机制,强化“理性”认知。首先,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中应确立公民教育的地位。在现有的课程中,学校要以自身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师资为基础,围绕公共理性、公共精神的内涵要求,形成梯度式、渐进式的课程实施体系。另外,在现有课程实施中选择公共教育主题,以课程主题化实施的方式进行有机整合、联动设计。例如基于公共生活逻辑的学科课程整合,基于公共人成长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基于公共诉求的综合实践活动与研学活动的整合等等。通过统整公共课程实施结构,重视课程在公共理性培养中的基本功用,构建起纵向有层次、横向有连接的“网络式”公民教育实施布景,为公共理性的生发提供认知层面的保障。其次,转化课程教学方式,提升实际课程效果。在公民教育课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照公民教育课程的学科特殊性,采取“做中学”逻辑理路将课程主题研修与主体互动实践融合以推进课程教学,例如在公民教育课上,可以结合公民教育课程的相关主题与要求,进行跨年级、跨班級合作教学,引导学生之间深度参与、决策讨论、总结提升,以养成理性、批判的思维习惯。在不同于以往的课程空间和实践互动中,通过多种社会认识的沟通和信息的交融,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独立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能力[5]。课程与实践融合实施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引导,在过程中催发公共理性。

(2)营造公共文化氛围,陶染公共理性。一方面,学校中应营造积极的公共生活文化、良好和谐的人际氛围、美雅尚德的公共秩序,即一种“充满着理性、正义,充满着交流、协商,是一种不歧视的正派生活,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在的生活气息”[6]。在文化氛围的建设中,要积极依托学风、班风、校风的建设,如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以此培育青少年成为理性慎思的个体;建构民主、宽容的班风,使学生成为捍卫公正、文化宽容的主体;建立平等、和谐、友善的校风,使学生成为具有美好品格、理想担当的理性人[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优良校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有利于学生修德立身的良好氛围[8]。另一方面,营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保证公正、平等的社会风气。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相互合力,为“公共理性”的培养提供完整、协调一致的外部环境氛围。

2.丰盈学校公共生活,提高公共参与适切性

公共参与以社会公共生活空间为重要依托。空间的扩展与敞开是提升公共参与力的重要前提。

(1)扩展公共参与空间。公共空间的扩展主要是指学生可介入的公共事务管理空间的范围扩大。一方面是学校内部公共空间的扩大。学校管理的方式需要实现由“家长式管理—规范化管理—民主参与式管理”的转变[9]。在班级到年级到学校的事务管理中学校应敢于放权,给予学生充分的可参与空间,例如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自我班级的管理、服务中;对于年级、学校事务的管理、监督,可以实行学生会制度、学生听证制度、校长办公室助理制度等等。学校尊重、认可、鼓励学生借以各项制度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学生在真正参与到班级、学校的事务决策、管理、监督中,可以深层次促进公共参与能力的形成。学校内部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扩展是为未来“公共人”进行公共参与提供实践锻炼的“训练场”。另一方面是学校外部公共参与空间的扩充,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学校应充分与社区及当地的社会团体合作给予学生更多可参与的实践空间,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到社会的广阔空间中寻求锻炼的机会,切实提高公共参与的真实执行力。

(2)敞开公共参与空间。旨在提高公共参与的适切性,即提高具体公共事务的可参与性与可接触性。密尔与阿伦特等人认为,参与公共事务是提高公共参与能力的重要方式,参与可提高参与者的公共理性,内化公共精神[10]。首先,把参与权落到实处,让大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与参与价值,掌握话语权,转变少数学生干部代理公共参与的态势。参与权力的回归不仅有助于提高参与意识、参与自觉,更有助于培养真实的参与力,使公共空间从“外部束约”走向“内在纾解”。其次,活化公共参与的行动方式,把对公共事务的“机械参与”转为“有机参与”,允许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如:搭建“公共的议事机构”“开放的协商平台”“公共的申诉机制”等,引导学生以协商民主、公共对话的方式来参与学校重大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11]。最后,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开透明。阿伦特认为,公开性是公共性的基础。“凡是呈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都应为每个人所看见和听见,具有最广泛的公开性”[12]。公共空间敞开要求公共场合出现的一切事物是可视可听的,公共场合出现的一切事物是充分暴露于公共空间下的,这样才能使遮蔽的阴影消失,使公共空间中的大众真正成为“公共人”。

3.和谐交往经验中孕育关怀,善假媒介进行价值引领

公共关怀是公共精神的引擎,主要表现为自发关切公共生活秩序和保卫公共空间的纯洁,对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表现出积极的赞赏、认同和支持,关注公共生活的良善并使自己个人的福祉与公共福祉有机统一起来[13]。在这里可以看出,公共关怀更主要是一种关切责任而不是主观好恶,它指引着公共实践行动,牵引着公共精神的抒发与表达。公共关怀的衍生需要多向协同。

(1)重建交往理性,增加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情感温度。校园生活中倡导和谐友爱的师生、生生交往情意,在真实有爱的交往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关怀由此催其内生公共关怀品质。诺丁斯关怀理论认为“关怀是一种介于关系当中的生命状态”,关怀关系是由关怀者和被关怀者之间相互关心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情感维系,是爱的关系建立以及维系的一种有意义的连接。关怀和被关怀都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关怀情感的培养需要人亲自参与到具体情境中,通过相互关心与爱的体验逐渐建构起来的,就如同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一样,教育者“无需告诫学生怎样去关怀,只需与学生建立一种关怀的关系、情感,从而来演示如何关怀”[14]。在关怀关系的建构中,通过切身体验,个体逐渐形成了关怀素质与意识。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良好的关怀体验是公共关怀滋养的重要条件。

(2)充分发挥媒介传播作用,涵养公共关怀。首先,加强校园媒介建设,为公共精神培育提供话语场。对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积极关切公共事务的事迹及个人要大力表彰,树典型,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中寻求公共精神的榜样范例,以此勉励个体抒发公共关怀。其次,归正网络舆论导向,加强对事件舆情传播的调控。大众传媒以快速、大范围的宣传报道为主要特征,在社会氛围的营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假使媒体营造一个人人自私的‘拟态环境,后果可能使公众以为自私是常态;如果媒体营造一个人人救助、人人关心的环境,那么公众以为关爱、救助为常态。”[15]因此,对于鼓舞人心、正向积极的事件新闻应积极宣传弘扬,用身边人、身边事的实际例子鼓舞提振,引发关怀。对于正向的事件,要形成良性舆论循环,以发挥其促进作用,尤其为学校公共精神教育提供正向鼓舞的生活实例,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与教育。对于违反社会道德、背离公序良俗的言行和现象,要开展主题教育进行批评、驳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以型塑正向、良好的公共精神教育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Gerard V Bradley.Private Consoiences and Public Reasons[R]. Hastings-on-Hudson:Mar/Apr,1996,26(02):47.

[2] 王露.当代大学生公共关怀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11.

[3] 刘学平,梁贵红.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成都教育学院报,2005(05):27-29.

[4] David Gauthier.Public Reason,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Foundation[M]//from Fred DAgostino,Gerald F.Gaus,ed(s),Public  Reason.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Limit-ed,1998:60.

[5] 高峡.从公民教育的视角看品德与社会课[J].全球教育展望,2007(08):44-49.

[6] 冯建军.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3.

[7] 汪亚娣.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世界公民教育探析[D].宁波:宁波大学,2014:23.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7/content_5445556.htm.2019-10-27

[9] 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10] 马斌.公共精神之解读[J].传承,2010(24):108-109.

[11] 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16.

[12] 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2-38.

[13] 刘鑫淼.公共精神: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6):36-40.

[14] NoddingsNel.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5:16-17.

[15] 鄧婕,杨淑萍.论青少年公共精神养成的现代意蕴[J].现代教育科学,2015(04):45-47.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欧洲中小学开展“欧洲公民”教育的三种途径
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尝试
公民教育对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公民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