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霄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感知、理解、内化和整合文本素材的主体认知过程,是小学生主动接受文本内容、思想教育、德育教化和灵魂陶冶的生命乐园。因此,教师应立足新教育理念切实创设一条人性化、趣味化和实效化的高效阅读之路,加速习惯形成。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语文;阅读习惯;小学生;培养路径
随着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教师应以科学育人观、三全育人理念、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积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书籍陪伴小学生快乐成长。
一、借助趣味素材激发阅读兴趣
人文理念要求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阅读兴趣为动力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趣味材料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以此为诱导因素,引导小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思考和深度探究,推动小学生快乐阅读。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蝙蝠与雷达》为例:小小的蝙蝠没有眼睛,却能够在漆黑的夏夜里来去自如,还能够轻松捕捉住小小的飞虫,的确非常神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蝙蝠的特殊性去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动机,以趣味素材引导小学生开展快乐阅读活动。另外,科学家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能力”发明了雷达,而雷达也没有眼睛却能够定位飞机、军舰、轮船等大型金属物体的具体位置,因而也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的趣味性让小学生兴致勃勃地去
阅读。
二、借助故事复述培养阅读动机
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切实践行主体教学,以主体参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动机。因此,教师要为小学生创设故事复述活动,以此为表现机会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和阅读意识,为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提供强大动力。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将相和》为例:《将相和》中有《完璧归赵》《渑池会盟》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故事复述活动,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表述三个故事的大体内容,将自己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表述出来,以此表现自己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编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故事复述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动机和表现意识,借助表现机会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有助于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三、借助读演结合固化阅读习惯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实现小学生的读演结合、以演促读,实现小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多次认知和反复处理,有效引导小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开展读演结合活动,以读演结合积极推动小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悦纳,持续推动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培养,借助读演结合逐渐固化阅读习惯。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故事性、思想性、教育性非常强的课文,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去进行课堂情景剧扮演活动。教师要选择小学生去扮演小花猫、老母鸡、小蜘蛛、老屋以及旁白角色等,让小学生在快快乐乐的情景剧扮演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和表现的快乐。另外,小学生为了更好地去进行课堂扮演,自然就会积极阅读、反复思考、自觉探究。这样,情景剧扮演就会成为小学生积极阅读的良好动力,辅助培养小学生的阅读
习惯。
四、借助定期阅读强化阅读习惯
系统性教育理念认为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趣味故事、表现机会和养成动力,更需要定期阅读来引导小学生持续阅读、定期强化和循序渐进,以此慢慢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定期阅读是教师引导小学生阅读文本信息、积累阅读素材和持续强化阅读意识的有效手段,非常有助于小學生阅读习惯的科学养成。
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小学生的阅读活动,利用教学过程为其提供阅读机会、阅读空间、表现机会,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和阅读积极性。这样,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形成,并在小学生的持续阅读、尽情悦纳、积极内化中兼收并蓄,加速小学生的快乐成长。
五、结语
教师是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实现者,更是小学生快乐阅读、信息悦纳和合作探究的研究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以新教育理念为科学指导,借助趣味故事、故事讲述、读书报告和定期阅读等活动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交流能力,切实促进小学生的兼收并蓄和厚积薄发,实现小学生的快乐阅读、主体认知、合作探究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志.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途径[J].小学时代,2021(4):6-7.
[2]张增书.试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J].学周刊(下旬),2016(9):183-184.
[3]李虹霞.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