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
趣味化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之时,活跃课堂气氛。而初中体育教师在趣味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趣味化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篮球教学中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篮球运动在我国体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发展比较缓慢,并没有形成细致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模式。初中体育教师由于在开展篮球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可能存在与体育教学要求不相符的情况,导致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下降,影响了学生篮球训练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影响到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效果,如果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不高,那么便无法真正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篮球发展之路,也难以提升每一个学生篮球的技能和水平。
2教学模式落后
在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选择性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相关的篮球教学活动,以理论性知识为核心来进行篮球的相关讲解,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机械式的训练状态。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很少会组织学生参与到篮球实践训练之中,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完全影响到学生后期篮球训练的实际效果。而且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篮球训练指导不够细致、不够系统,让学生难以真正把握篮球运动的技能,导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篮球训练比较弱化的状态。
3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之下,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课程设计的较少,而且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间不断压缩之下,只能进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被动练习。正是因为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完全影响到了教学实践内容的设计,阻碍了篮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效果。
二、初中体育篮球的趣味化教学模式
1拓宽篮球教学资源
初中体育篮球开展趣味化教学模式,则需要摆脱以往教学资源的单一化,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之中,对于所学习到的篮球知识和篮球技能进行全方位的练习。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引导初中体育教师积极开发与挖掘新型的教学资源,并且与篮球教学主题内容充分结合在一起,拓展和延伸了学生对于篮球的不同认知,保证学生能够在自由练习和系统训练之下,提升实际的篮球水平和篮球质量。
例如,引入花式篮球或接头篮球等特殊的运动形式,创建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网络资源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新型运动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2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趣味教学效果
趣味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在趣味化教学模式的渗透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篮球训练的情感體验,这样既大幅度增强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又使得学生在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引导之中,对于篮球运动产生全新的体验和认知。而且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渗透,使得初中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学科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明确。篮球教学在整个初中体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使得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篮球训练之时,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例如,进行投篮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利用教师讲解的投篮技巧进行小组对抗赛,每组5人,通过投篮接力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最终投篮最多的小组获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投篮方式,并在课后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投篮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体育篮球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化的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趣味化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课堂才是学生开展篮球训练的主要阵地,这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学生而言,方式过于束缚了学生的兴趣和天性,无法提升每一个学生篮球水平和篮球技能。因此,在趣味化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教学创新的方式,将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与区域化教学模式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活动形式之中掌握篮球的相关技能和相关知识。而且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分享自身对于篮球运动和篮球技巧的经验,以此让学生能够在查漏补缺之下逐渐产生全新的篮球理解和篮球认知,并付诸于实践之中,提升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漏洞,但是,借助趣味化教学模式的渗透,能够凸显教学的创新性,并保证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能够在系统化与全面化的发展道路之中,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培文.刍议高职体育篮球课教学中如何开展球感训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246-247.
[2]尚昭光.体育专业如何提高篮球运动教学水平——评《现代篮球运动教程:理论·方法·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