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园建设:机遇、挑战与应对

2021-06-04 16:45范华戴晔曦
职教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治理中职学校

范华 戴晔曦

摘 要: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园的建设是产教融合政策的推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生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中职产教融合园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支撑产教融合园建设的外部制度环境欠佳、产教融合园的内涵和特色不够明晰、产教融合园的内部治理面临困境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采取了如下举措:以顶层设计明晰产教融合园的建设内涵;以矩阵治理突破产教融合园的多元治理困境;以企业遴选奠定产教融合园的运行基础;以评价重构激励企业对产教融合园的工作投入。

关键词: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园;治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发达县域创新创业孵化园区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JA190227);2020年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课题“中职校产业学院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8202015)

作者简介:范华,男,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戴晔曦,女,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4-0039-07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顺应产教融合改革的发展趋势,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宜兴高职校)在江苏省内率先建成了集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建设实体“产教融合园”,实现了产教融合由松散结合向实体嵌入的转变[1]。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的创新,产教融合园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体制机制层面的障碍,亟待找到应对之策。

一、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园建设面临的机遇

(一)产教融合政策的推力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2017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随后,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纷纷加强对产教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江苏省也先后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强调要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拓展产业需求和教育供应的对接渠道,拓宽合作企业参与有效教学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将理论学习与技能相融合的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对接产业办好骨干专业,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级各类政策促进了经济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给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园建设和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近年来,宜兴地方经济的騰飞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电线电缆、节能环保等行业是传统优势产业,集成电路、生态文旅、新能源等行业是新兴产业,紫砂行业是特色产业,这些产业共同构成当地的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宜兴要在改革创新、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利用现有的良好基础建立符合未来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多元化的市场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构建需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地方经济的发展给宜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产教融合发展创造了良机,形成了顺利实施产教融合的驱动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生力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生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概念的提出与推广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落到实处,落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只有面向社会、面向产业需求培养人才,才能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双提高、学业和就业双丰收,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双提升,才能真正满足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宜兴高职校将改革的目光聚焦在“产教融合”上,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核心,向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申报并成功建成“产教融合园”,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从引企入校到引企入教不断进行深入探索,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载体进行以点带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职学校的产教融合园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因此可被视为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次突破和尝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机制创新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支撑产教融合园建设的外部制度环境欠佳

尽管产教融合园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或办学模式改革所创制的一种新事物,但在本质上产教融合园仍是一类社会组织,是由产业主体和教育主体以不同形式组建的要素融合载体。作为由公办学校和市场化的行业企业联合成立的社会组织,产教融合园的设立和运行必须按照既有的社会制度进行,在权责分配、多元治理等方面体现现代组织治理的要求[2]。然而,由于制度变革存在的“路径依赖”,产教融合园这种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产教融合实体在一些层面无法嵌入已有的社会制度体系之中,从而导致园区建设的外部支持制度环境不佳。

具体来看,园区建设遇到的外部制度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权责分配制度缺乏有效的法理依据。产教融合园属于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教育主体往往是以国有资产的形式投入,而企业则是以市场性资源的方式投入,这就涉及到园区作为实体机构在国营和民营间的产权归属和责任分配问题。目前国家对教育领域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未出台明确的管理规定,对其中的风险规避和纪律要求也无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这使得园区建设面临权责分配上的法理困境。二是多元主体治理缺乏可供借鉴的模式。目前尽管各地的职业院校在政府、企业、行业等多主体治理上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然而产教融合园涉及各类企业、区域行业、职业学校以及区域内普通学校等多个主体,对治理结构和机制的要求更高。三是地方关于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不明晰,配套支持力度不够。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举措竞相出台,然而地方配套政策及制度建设并未及时跟进,导致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教融合项目和实体难以获得制度突破。

(二)产教融合园的内涵和特色不够明晰

近年来,集教育、生产、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在各地频现,“产教园”“产教融合园”等提法多种多样,然而对产教融合园的本质和内涵认识始终无法突破已有的理解框架。尽管“园区”是一个组织概念,发挥着资源汇聚的功能,但是園区又不仅仅是资源汇聚的实体,而是要将来自不同主体的异质性资源的优势加以整合,实现“1+1>2”的运行目标。因此,园区不仅要在硬件上实现统一规划和整体布局,更要在功能上做到相互补充和异质共生。如果将产教融合园简单理解为学校和企业设置的“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二级组织,就会出现“园区产业化”“功能市场化”“格局学校化”“政府边缘化”的倾向,使园区的育人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元素在园区内无法得到有效激发,政府也无法有效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三)产教融合园的内部治理面临困境

由于产教融合园内部存在多个异质性主体,因此其治理模式必须跳脱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应结合园区运行的效能要求和工作模式特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模式。然而,由于产权关系复杂,各主体内部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激励方式等存在很大差别,导致任何一套治理模式都无法全面关切所有主体的各方面需求[3]。这一矛盾突出体现在园区的内部考核和激励制度设计中。考核和激励机制事关园区内不同主体的工作效率与成果评价,是维持产教融合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度,但由于不同主体对绩效和成果的认定角度不同,因此难以找到平衡不同主体诉求的绩效管理方案。此外,由于产教融合园具有多项功能,在发挥不同功能时还要兼顾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就对产教融合园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产生了新的要求,尤其要协调好企业生产服务周期、学校育人周期、社会服务周期等不同功能周期间的资源使用与维护。

三、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园的建设路经

(一)以顶层设计明晰产教融合园的建设内涵

职业学校建设特色产教融合园,需要立足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特征的分析,明晰产教融合园独特的功能定位,并融入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学校特色育人思想。产业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定位产教融合园的产业特色和生产面向,从而确定入驻企业和相关行业组织;功能定位分析可以帮助确定产教融合园的资源利用范围及社会价值,提升园区作为实体组织的运行效率;对国家政策的分析能为园区更好地争取发展资源,让园区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相对接;融入学校特色育人思想是学校丰富产教融合园建设内涵,使其深度嵌入学校发展的客观需求。

宜兴高职校的产教融合园主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面向紫砂工艺、宜帮菜制作、机电技术及电子信息等产业和企业的用人与技术革新需求。园区不仅要发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研发功能,还要响应国家和地方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倡议,在普职融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职业体验等方面开发新的功能,进一步弘扬本地特色文化,提升职业教育的区域吸引力。基于以上分析,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园的建设内涵应从园区本质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它是由职业学校独立创建并运营或联合政府、企业创建并运营,有针对性地集聚符合职业教育育人需求的企业入驻,以一定的建筑空间为有形载体,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集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组织平台[4]。

(二)以矩阵治理突破产教融合园的多元治理困境

产教融合园内部的多主体并存及其带来的多元治理困境需要通过改变传统治理结构的方式予以突破。这种突破的方式是构建矩阵式治理框架。矩阵式治理的核心特征是将自上而下的科层制与基于项目的平行治理相融合,发挥科层制和项目制各自的治理优势,可被视为项目制嵌入科层制的治理模式[5]。

要突破产教融合园的治理困境,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学校作为产教融合园治理主体的科层制模式与企业、政府、行业等主体围绕具体事项进行治理的潜在冲突。矩阵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治理冲突。一方面,产教融合园内部建立“治理委员会—部门—人员”的科层制治理模式,解决园区内的治理权力和责任分配问题,确保园区各层之间有基本的管理架构;另一方面,围绕产教融合园的不同类型功能,如生产、科技创新、创业、职业体验等,与特定的主体建立基于功能的项目管理模式。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每个项目内部由来自政府、学校、企业等的不同人员运营,且组成方式灵活机动,人员的变动不会影响功能的发挥,且项目的运营可以及时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规避科层制导致的信息传递成本高和耗时长的问题。这一矩阵式治理模式已经在宜兴高职校的产教融合园运行中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组织结构。

(三)以企业遴选奠定产教融合园的运行基础

入园企业的质量事关园区运营的质量[6],尤其是企业的经营模式、研发实力、员工队伍等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技术知识的积累、开发、使用和传递,从而影响园区育人功能、技术研发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的发挥。为此,宜兴高职校制定了入园企业遴选制度和执行规范,确保入园企业符合园区的功能需求。

园区企业遴选主要遵循三大原则:一是适应性原则,即所有企业必须是最适合学校专业育人需求的企业;二是规模性原则,即企业在产值和雇佣员工等方面具有一定规模,这有助于园区企业的稳定性;三是合法性原则,即所有入园企业没有经营管理方面的违法行为,尤其是在用工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基于上述原则,宜兴高职校针对生产加工类企业、研发类或服务类企业、专业(个人)工作室三类合作主体分类制定了遴选规则(见表1)。首先,由学校对全社会公开发布“产教融合园征集合作企业公告”,依据企业规模、产值、税收、技术研发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等维度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入园企业;其次,由学校专业学院、产教融合管理办公室等部门根据遴选标准完成初审环节,筛除规模过小、育人能力不足的企业;最后,由学校牵头,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相关人员组成的入园企业评审委员会,对意向企业从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两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审过程由市纪委监督,遴选出符合育人需求的合作企业。

企业遴选制度的建立很好地规避了过去校企合作中企业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升了宜兴高职校产教融合园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也让园区逐渐成为企业“愿意投入、大力投入、持续投入”的合作对象。

(四)以评价重构激励企业对产教融合园的工作投入

入园企业的激励问题是困扰包括产教融合园在内的各类产教融合实体运营的关键问题。若要充分激发企业在园区内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并不断提升入园工作质量的积极性,产教融合园需要在原有较为程式化的激励制度中做出一定创新,找准企业入园的需求点和痛点,平衡企业投入和产出间的关系。

为了激励入园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产教融合项目,宜兴高职校与政府多个部门协调,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入园企业的水电费完全按照教育用电用水标准收取,为企业节约了运营成本。二是鼓励有能力的师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研发,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三是对入园企业没有收取所谓的租金,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产教融合保证金”这一新的概念,对入园企业收取的产教融合保证金标准按照国资委认可的国有资产租用费用标准进行收取。学校每年对入园合作企业按照产业贡献度和产教融合度两个维度(共30个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产业贡献度主要从企业的产值、税收、员工数等经营方面进行考量(见表2);而产教融合度则由学校设置育人考核标准,从在师生参与生产实践度、专业建设、校本教材开发、教科研合作以及校企共建等育人方面对企业进行考量(见表3)。考核总分×(产业贡献度考核积分+产教融合度考核积分),满分为100分,年终考核达85分以上的企业,保证金全额返还;60—85分的企业,保证金部分返还;低于60分而高于40分的合作企业给予警告,连续两年未满60分,予以清退;而当年考核低于40分的企业,学校有权根据协议,责令其直接退出。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园合作企业管理办法》,以考评结果动态调整合作企业,不断提升学校产教融合育人的效果。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建设,宜兴高职校产教融合园初步形成了包括“生产实训区”“科技创新区”“综合服务区”以及“创业一条街”四区,“师生技能实践”“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企业项目开发”“师生创新创业”“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以及“社会培训服务”六平台的格局,紧紧围绕宜兴地方产业规划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宜兴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撐。这是学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特色的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及时总结的成果。产教融合园作为职业学校新型育人平台,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各种保障支持。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有可能把产教融合园打造成特色鲜明、符合当下产业需求的职业学校育人新模式,并使之成为全社会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工程中的新标杆。

参考文献:

[1]郝天聪,石伟平.从松散联结到实体嵌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研究,2019,40(7):102-110.

[2]李政.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障碍及其消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8(9):87-92.

[3]田志磊,李俊,朱俊.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之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14-20.

[4]张建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的内涵、动力及功能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104-108.

[5]熊进.科层制嵌入项目制:大学学术治理的制度审思[J]. 现代大学教育,2016(3):15-22.

[6]张建云.以产教融合园为载体的中职学校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探索——以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5):62-66.

[责任编辑   贺文瑾]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Taking Yi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FAN Hua, DAI Yexi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thrust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olicy, the driving force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dogenous force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the poor extern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the unclear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and the dilemma of internal governance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Yixing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has taken the following measures: clarifying the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with top-level design, breaking through the multiple governance dilemma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with matrix governance, laying the operation found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with enterprise selection, and encouraging the work investment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with evalu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park; governance

猜你喜欢
治理中职学校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