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2016-08-26 12:36蓝云
中国记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治理舆情大数据

蓝云

"

内容提要 在舆情市场,南方报业并不是先行者。通过产品、机制、理念和服务创新,南方舆情数据项目用两年的成功运作,充分展示了服务大局、服务用户和服务市场的能力。通过“数据治理”这一独特角度,既延伸了舆情范畴,又有效实施了“国家大数据战略”,助推“治理现代化”建设。2016年4月26日,第三届“粤治一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举行,《中国记者》是合作、支持媒体之一。

关键词 舆情 大数据 治理

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莫高义看来,作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媒体集团,南方报业将舆情数据服务项目作为履行职责使命、创新服务价值、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既着力壮大主流舆论媒体阵地,加强技术支撑和移动传播,又围绕服务能力的提升,发展舆情数据事业。

2年。项目于2014年4月正式投向市场,迄今刚好满2年。

39人。严控员工数量,更多地采用集团内部的协同力量,目前专职人数为39人。

150个。建立了“省一地市一县区~乡镇”的四级用户网络,广泛覆盖党政机构及大中型企业,用户总数达到150个。

1805篇。建成丰富、多维的产品体系,2015年生产舆情报告1805篇。

7000多万。2014年、2015年项目签约总额超过7000万元。

以上5个数字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聚集社会各界力量,重拳出击,打造南方舆情数据项目,所取得的初步成效的~个缩影。

数据篇:创新“粤治”品牌,深挖数据价值

2016年4月26日,第三届“粤治一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会上发布了2015-2016年度广东优秀案例。本届在往年的“政府治理创新”“舆情引导”两类案例基础上,增设了“大数据与公共服务”类,共有26个优秀案例入选,展示了广东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作为活动评审执行委员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曹轲说,本届优秀案例创新力度大、涉及区域广、广东特色浓,体现了“排头兵”的价值,是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结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南方舆情专家委员会主任俞可平在交流会上作了主题报告,呼吁进一步推动政府创新。俞可平认为,“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要在全社会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创新型政府。政府创新不是一般的改革,而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

专家学者、优秀案例主创单位代表同台讨论,气氛热烈。出现重大舆情如何有效应对?深圳市委宣传部网宣处副处长罗忠政以光明新区“12·20”重大滑坡事故为例,介绍了舆情引导“供给侧”改革的深圳实践。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冀介绍,东莞面对“世界工厂倒闭潮”等传言,近两年分别以“不一样的东莞”和“创新东莞”为年度宣传主题,有序引导舆情,向外界推介“东莞故事”“东莞亮点”。大数据如何助力公共服务提升?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主任黄铁兵介绍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利用大数据服务平台支撑保障代表履职,打造“永不闭幕的人大会议”。

交流会上,南方舆情展示了诸多创新点:宣布与北大合作建成“广东治理案例库”,与广东省大数据管理局合作成立“南方大数据创新联盟”,发布《论舆情的三个维度、四个层次》《广东城市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15企业公益传播力报告》等三篇研究报告。

本次活动取得较好的综合效果:弘扬了各地改革尖兵的精神,赢得了广泛社会关注;开创了媒体参与政府治理新途径,为报业转型做出积极探索;响应了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为广东现代化建设增添利器;发布了舆情研究最新成果,提升了党报集团影响力。“数据治理”是本次活动的最鲜明特征,被认为准确抓住了时代特征、科技动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拓展互联网经济空间,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数据与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其作用更加突出,不但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还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管理机制,正成为各界的广泛共识。

对大数据基本特点的界定,IDC(国际数据公司)的“4V”观点是业内最具代表性的:海量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快速性(Velocity)、价值性(Value)。数据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数据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会造成单位容量里数据所含的价值越来越低,但是这些密度看上去很低的数据能够挖掘出的价值却很有意义。2008年Google领先流行病学家两个星期,就准确预测出了流感的出现,借助的数据资源就是网友在网上搜索时留下的“咳嗽、发烧”等词条,一个人留下的这些搜索记录是基本无价值的,但同一时空背景下多人的记录就是很珍贵,就有规律。

正是基于对这些特性的把握,南方舆情内部组建了数据中心、外部发起成立了“南方大数据创新联盟”,专注数据与治理的关系,把握方向,找对位置。我们认为,大数据是一个海洋,如果没有目标、方向,就会反过来被海洋淹没。2016年,将在广东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推进媒体大数据、治理大数据、政经大数据建设。

在寻求“数据治理”规律的进程中,也充分实施用户思维,在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中定位、定型数据产品。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正面临着非公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劳资纠纷多等情况。广东省总工会在南方报业等多家机构的密切配合下,正在筹建“广东工情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研究手段,汇集整理涉及工人、工厂、工会的互联网公开数据、有关机构数据,快速、准确研判,为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双方有过成功的合作先例。2014年4月5日,广东省东莞市裕元鞋厂发生了数万工人参与的停工事件,此前的3月29日,南方舆情通过《南方日报》公开预警,提醒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工人的社保、公积金缴纳诉求。这种建设性的舆情预警、舆论监督,促进了事件的良性、快速解决。这起案例,得益于对2014年一二月间读者报料电话的大数据分析,这些分散的、语焉不详、时间不一的读者单个来电,新闻价值未必大,很难在报纸上单独刊登新闻,但舆情价值非常高,是数据世界的“宝贝”。南方舆情数据项目,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新闻资源。通过多个合作案例,南方舆情坚定了信心,知晓了自身在“数据治理”领域具备资源、渠道、品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清楚在技术平台、专业人才方面需要充分借力。

三、对下一步南海问题报道议程设置的建议

在下一步南海问题报道的议程设置中,不妨统筹规划、软硬兼施、主动发声。统筹规划就是要遵从对外传播的五大基本理念: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事实说话、融通中外、平等交流;在表明我对南海问题立场、观点的同时,从文化入手,大力挖掘中华民族对南海的集体记忆,借助世界共同认可的现代化经验和文化范式,大力塑造中国是南海和平、自由、公正秩序的维护者和南海地区发展的推动者这一共同想象,为我国解决南海问题争端提供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

(一)紧扣“和平、发展、自由、公正”的时代主题,主动发声。

大力报道我国在南海所提供的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海洋科研、气象观察、生态环境保护、航行安全、打击海上跨国犯罪、渔业生产等方面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以塑造“中国热爱和平反对冲突”的积极形象,传递在南海争端中“中国追求并维护和平”的态度,表达中国“通过开发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坚持维护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及南海和平稳定”的良好愿景及原则立场。

(二)在国家宏大叙事的同时,加大平民化的小叙事,增强受众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喜悦。

地理上的疏隔决定受众无法亲历南海争端,这使得平民化的小叙事能够走向中心舞台,通过个人的情感认知来塑造群体关于南海问题的集体情感认知。因为普通人在南海的生活故事、普通人在南海的真实状态更能唤起受众的参与意识,更能构筑建构起国家和个体共同参与的情感共同体,形成一种公众参与的平等的交谈模式。因此,报道应多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南海建设者、守卫者本身和其生活状态,通过大众媒介和亲身经验以增强议程设置的有效性。2016年,新华社在报道南沙永暑礁机场试飞中,更多把镜头对准普通人,通过普通人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不仅拉近了南海与普通受众的心理距离,更使一些外媒对中国破坏南海航行自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指责不攻而破。

(三)多媒体、多形式展示,维持南海中国态度、立场议程设置的热度。

议程设置的有效性与该议程在媒介出现的频率正相关,它需要一定强度和频率的新闻来形成热点,引起受众持续关注,同时应注重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引导、刺激受众进一步获得更多信息,进而增强受众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立场、观点、做法的认知程度。2016年,新华社在播发南沙海礁春节见闻系列报道后不久,又多方联系和努力,在第一时间播发了南海卫士自发创作的《南沙之歌》,两天内的点击率就达到近80万次,受众跟帖踊跃,纷纷表达对热爱南沙、建功南沙、守卫南沙的建设者和守卫者的敬意。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强度和频率,引导和刺激了受众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通过网络检索、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系统了解了南海问题的由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政策,以及我国为南海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实践和努力,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治理舆情大数据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