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喻 朱强 白欢 陈玲
摘 要: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适应区域产业链和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有学科制度体系下,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在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共享机制和教师考核与晋升机制上面临着较大阻碍,限制了其发展。要激发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内外驱动力,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和改革教师的身份归属与考评晋升制度,以创新高职院校旧有的组织建制方式,突破机制建设困境,为跨学院专业群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跨学院专业群;机制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591);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课题“融合EFQM模式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质量保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QGHZW2019061)
作者简介:刘喻,男,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专业建设、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朱强,男,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专业建设;白欢,女,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混合式教学;陈玲,女,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4-0019-08
专业群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迭代下专业边界拓宽、变革治理形式的必然结果。在历经“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和“国家优质校”的建设之后,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走向了深层次的内涵提升,而专业群建设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代表着专业治理和内涵发展的未来方向。“双高计划”公布以来,研究者们讨论较多的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组群逻辑”[1-2]以及“专业群建设的原则、内涵、策略”[3-4]等,在如何根據专业的组群逻辑创新组织形态、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组织,以及形成特色、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探讨很少。高职院校跨学院(这里“学院”指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单位)组建专业群从本质上看属于适应产业链发展的跨学科组群方式,“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中197所高职院校253个高水平专业群包含的1 098个专业中众多跨学院组成的专业群就是这种创新教学组织形态的表达[5]。例如:某高职院校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本是属于该校汽车学院,但在立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中,却成为了市场营销专业群中的一个专业;某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属于该校机电学院,却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的专业之一成功立项双高专业群。目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要获得高质量的发展,这些跨学院组建的专业群如何突破大学(学院)一直以来的学科建制的制度壁垒,如何化解资源共享机制的阻滞,如何判定建设成果的归属以及跨学院专业群教师的绩效考评与职称晋升等,这一系列机制方面的阻碍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现行制度体系下,跨学院建群会带来教学组织和管理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诸多困难,而很多高职院校宁愿进行“伤筋动骨”式的专业调整和重组专业群的改革使之归于单一的院系之内,实施“以群建院”[6],也不太愿意跨学院组建专业群,因为利益损耗太大,也不便于管理和建设。但是,跨学院专业群建设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以上问题,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从机制上加以突破。
一、高职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机制的意蕴
机制,百度的解释是“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在社会学中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7]。跨学院专业群是指2个或者2个以上的学科或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与传统的学科型专业群不同,在专业群建设的动力机制、共享机制和组织机制等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高职跨学院专业群何以存在
专业群的组建没有固定的模式,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来看,主要集中于“基于学科知识型”“基于产业链型”和“基于职业岗位型”等几种方式;在实践中,有紧密型的专业群,也有松散型的专业群,它们都是由不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以及服务面向等多元因素决定的。高职跨学院专业群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央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实践表明,单独的专业能够面向不同的人才培养领域,单独的职业岗位也需要不同的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融合,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组织有必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建设,否则很难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国中央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中也多次进行了明确说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推动学校优化内部治理,充分体现一线教学科研机构自主权,积极发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和科研组织。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8]。《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也指出,“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扩大二级院系管理自主权,发展跨专业教学组织”[9]。实际上,除了基于学科知识组建的专业群外,其余的组群方式都是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是学科建制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雅斯贝尔斯认为,“知识门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正好体现了大学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大学的院系划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这种综合性”[10]。一直以来,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和手段是采取学科建制及分支学科的具体划分,学科制度化虽然具有历史性的功绩,且大学发展到现在依然遵循着学科制度化的逻辑,但学科制度化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为阻滞学科制度交叉融合变革的缘由。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大多是参照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体系建立的,发展到目前虽然逐渐转变为以市场及产业链需求为主,但学科建制的根基未能彻底改变,众多高职院校依然根据学科建制的逻辑组建二级学院(系)和专业群,人为地筑起了专业之间交叉融合与发展的屏障。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发展,跨学科和跨专业创新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大,单个专业或已有专业群难以适应新型产业集群以及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发展需求,组建跨学院专业群成为了必然选择。
三是“锦标赛制”使相关的优质专业实现跨学院组合,达到“强者更强”。这里的“锦标”指的是项目,即项目锦标赛制。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获得各级各类项目是上级部门调动下级部门积极性的重要“武器”[11],中央及教育行政部门以项目为“锦标”,优胜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项目锦标赛”成为促进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机制,在这种项目锦标赛体制下,教育行政部门为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倾向于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竞争,以实现整体目标。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国家优质校和“双高计划”等项目的立项建设单位就是这种锦标赛制下的获胜者。各高职院校为获得这些“锦标”,将最为优质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调配,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来获得“锦标赛”的胜利。“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中众多跨学院专业组成的专业群就是这种竞赛体制下的“锦标”。
(二)机制的顺畅运行为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跨学院专业群的建设机制主要指保障其顺畅运行、不断发展的支撑性条件,如政策制度、机构组织、资源配置等。只有建设的机制顺畅了,跨学院专业这一组织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1.有利于保障专业群发展的持续增长力。跨学院专业群组建的目的比较明确,瞄准产业链高端或高端产业链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良好的建设机制能够使群内的专业迅速融合,产生新的增长力。例如,一些专业可以精准把握到技术创新的方向,而另外的专业能为这些创新导向提供良好的技术积累,使跨专业群具有更大的技术突破可能,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换言之,顺畅的运行机制保证了跨学院专业群教学组织的创新,不仅使其具有持续的发展冲劲,还呈现出巨大的延伸动力,能够紧紧围绕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不断实现专业群的创新发展。
2.有利于构建具有生命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实现了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创新,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对象是课程,因此这一创新组织的建立必然会给课程体系的构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跨学院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并非单个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需要依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术创新进行系统化设计及提供制度保障。良好的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机制使其课程体系的构建打破了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在技术创新导向的统一课程体系目标构建的引领下,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和高层互选”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序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保证课程体系的旺盛生命力,使群内各个专业在各自领域都有突破的可能。例如,有些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相关专利熟悉、关键突破点选择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而有些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在项目实施和技术难点攻坚上实现突破。
3.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师资能力的提升既包括专业能力的提升,还包括视野和思路的提升。跨学院专业群的组建为师资的共享提供了条件,为其能力的提升、视野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专业技术创新的新机遇。在传统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的发展思路相对狭窄,而在机制创新的保障条件下,教师将会以动态的、创新的视角关注产业发展,并在跨学院专业群的发展中找到其能力缺失点。跨学院专业群的建设机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更高的要求,能为教师能力的提升打开新的局面。
二、高职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机制阻碍
“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中很多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是跨二级学院进行申报的,这已成为适应产业大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优化高职院校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机制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基于文献比较、政策研究以及已有的实践案例,我们发现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阻碍。
(一)动力机制不足
专业群建设的动力机制主要受到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部门政策的驱动,二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内驱力,因而其动力机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改革政策的实施而造成的“制度性区隔”,会使高职院校发展的外生动力缺乏。具体而言,在政策层面,国家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能够有效驱动高职院校的改革,并由改革驱动学校创新,以创新促进学校发展。但是,改革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带来了两极分化,造成高职院校之间的“制度性区隔”。例如,在十多年的高职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历程中的100所国家示范校、100所国家骨干校、200所国家优质校和现在的197所“双高计划”建设项目高职校,这些通过立项建设的高职院校与其他非建设项目高职院校之间形成了一道“制度性鸿沟”,项目建设赋予高职院校的政策性身份使大量资金、人才等资源不断地流入项目院校,导致剩下的1 000多所非建设项目的高职院校无法获得更好的资源支撑其发展。随着这种“马太效应”的叠加,“制度性区隔”会越来越严重,身份的固化使“落选”高职院校缺少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无法获得外生性改革的动力而“跟跑”困难,其内涵的发展当然也遭受严重影响。
2.高职院校这一组织习惯于遵循旧有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改革上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加之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涉及面广、难度大,触动了部分群体的根本利益,也可能造成跨院建群的内生动力不足。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关于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多是“原则性理论提出和总结性实践展示,忽视了专业群建设理论构建与现实院校实践探索之间的有效衔接”[2],没有形成理论转化为对实践路径的指导,因而学校习惯于遵循以往的路径,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和管理方式依然以学科为基础组建,以院系为基本管理单元。另外,跨学院专业群建设会触及到教师群体的根本利益,一般来说,学校决策层不太愿意也不敢进行大范围调整改革,因为这不仅考验着学校领导层的能力和魄力,也考验着学校的资源及保障条件的支撑。例如,在确实需要联合其他学院的专业进行组建时,决策者们为便于管理和调配资源,更愿意将其进行调整,使专业群内所有专业的行政归属于同一个学院内,实施“以群建院”或“以院建群”。试想,并非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能做到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也使得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因缺乏内生动力而停滞不前或直接“夭折”。
(二)组织机制不健全
组织机制是指高职院校为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提供的组织载体,主要表现为设置有关的组织协调机构和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当前,高职院校以专业为依托培养人才,以组建专业群为组织载体提供教育,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管理专业群。据了解,对于跨学院专业群的管理,有些学校将其归属于其中一个二级学院管理,有的学校实行几个二级学院共同管理。当然,跨学院专业群的组织管理问题因为有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势介入暂时能够得以解决,但在实践中若不建章立制,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形聚神散”的问题。
具体而言,二级学院作为高职院校的内部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的组织建制模式,这满足了学科建制的需求,为学科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提供了制度性保护。然而,二级学院的这种制度性保护形成了一定的封闭环境,制度性地营造了一种氛围和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组织。各二级学院之间由于学科的界限往来较少,再加上学科制度与共同体研究兴趣的限制,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即便学院相邻也有可能一直不相往来。这种制度性的壁垒往往会危害学科专业的融合和创新发展。有研究者指出,“当前大学内部学科已经过度制度化,学科模式面临跨学科模式的挑战,从知识生产模式Ⅰ向模式Ⅱ的转型正在发生。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完善学院的治理,协调学院之间的关系,通过重构学院制度或组织促进科际整合,实现跨学科性发展”[12]。因此,如果无法打破高职院校现有的组织建制与制度安排,“双高计划”中建设方案中看上去很好的规划可能也是一种“理想中的完美”。
(三)共享机制薄弱
共享机制主要是指课程、实训实验设备等资源在不同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共享,为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所需的资源提供保障。高职院校的资源共享机制主要还是在院系内部,跨学院进行资源共享的理念未能完全转变,共享度低,利益、制度等诸因素的影响使得跨学院资源的共享始终难以实现。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各二级学院的课程存在“自行消化”和“因人设课”的现象,即院系更多地是考虑依靠本院系的师资力量提供课程。由于跨学院专业群的各个专业行政隶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受限于单一院系组织的影响,单一院系内部提供的课程总量和学科分布很有限,这也造成了其他院系因无法提供或获得足够的课程而中止或调整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开设,跨学院专业群的组建缺乏课程这一重要载体,致使其建设停滞不前甚至中止。例如,在广东某所高水平高职院校,笔者在分析其专业群课程设置时发现,在该学校二级学院中,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专业群都开设了“机械制图”等相关课程,任课教师都是各二级学院内部的教师,选用的教材和授课内容并无太大变化,而这门课程的共享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换言之,如果这几个二级学院都将这门课程提供给不同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本学院的教师就可能课时不够或者不能上此课,因而此时会存在一种“小我意识”。当然,这种情况在其他高职院校也较为普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或专业群之间的课程共享理念十分薄弱。另外,高职院校内各专业群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以及课程共享越来越难以实现。
从课程类型来看,高职院校课程之间的界限非常明显。这种界限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与必修课、专业课、通识课、跨学院课程等都是分开进行授课,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的课程总量比较庞大而学生可供选择的优质课程或共享互选性的课程总量少。
从师资及实训实验设备等资源来看,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即由于缺乏共享机制导致资源分割或重复建设严重。跨学院建立专业群意味着资源需要跨学院共享,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实验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都限定在以专业为基础的学院内部,学院与学院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屏障,交流和沟通并不那么顺畅。因此,若没有学校层面的共享制度作为保障,突破学院之间的壁垒共享资源有较大的难度。
(四)教师身份归属与考核晋升机制的阻滞
近年来,为了提高院校的办学活力,激发其内生动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下放人事权和财权,教师的聘任成为院系的特权。教师的人事制度和绩效考评以及职称晋升等制度均归属于某一学科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从事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服务。具体而言,这种机制阻滞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二级学院之间的自我保护。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固定在某一学科或专业范围内,其人事制度、绩效考评制度都属于单一学院内部。在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配置条件下,每个学院都希望能够从学校或其他学院获得资源而不太愿意付出自身的资源,在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等资源配置上则更愿意倾向于本学院的全职的教师。
二是教师自身压力大难以完成跨院系的工作。在当前条件下,由于教师的行政归属只能是一个二级学院,因而教师除了要完成本学院的工作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跨学院专业群的建设工作,且如果是“双高计划”的建设项目,教师的工作量会更加大;特别是青年教师,不仅面临着教学、科研和职称晋升的压力,还有来自生活的压力,这使得大多数教师不大愿意从事这样的跨院系工作。
三是教师的绩效考核与岗位晋升受到影响。在职业发展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最在意的是绩效考核和岗位晋升。由于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成果是属于专业群,而专业群横跨一个或多个二级学院,那么其所获得的建设成果究竟归属于哪一个学院来进行教师绩效的考核和评价成为问题的焦点,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此外,有的二级学院在职称评定时,都倾向于考虑自己本学院的教师,跨学院开展专业群建设的教师往往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高职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机制消解
随着“双高计划”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跨学院专业群突破传统学科组织界限,作为创新型的组织建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但其诸多机制方面的障碍若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在运行和成长上面临困难,甚至连组建都难以实现。面對这种机制障碍,作为两大建设主体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促进内外驱动力的提升
一直以来,政府部门习惯于通过政策来驱动院校改革,以改革驱动创新,由创新实现发展,因此,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及专业群发展的驱动力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出台政策,将职业教育跨学科跨专业建设落实落细。虽然政府部门在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中对职业教育跨学科跨专业建设有所提及,但是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20年8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将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这一消息也释放出了重要信息,即政府部门对交叉学科的重视和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相关政策和制度出台,在交叉学科门类下的学科和专业将会进一步得到明确和细化,其有关组织管理以及评价等相关细则也会出台,这为跨学院专业群这一跨学科跨专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是高职院校要加强研究,分类设计,支持专业群教学组织形态的变革发展。高职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由于其缺乏对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能少走弯路,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既要从普通本科高校跨学科的有关研究中参考借鉴,也可以建立“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间、立项和非立项建设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以借鉴经验,学习做法,从典型学校的探索经验中进行理论的凝练总结,从而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指导;同时,在政策上还要积极鼓励校内跨学院专业群的组建,在组织、管理、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师积极性,为其发展排除体制机制方面的各种障碍。另外,还要强化分类发展的顶层设计,因为跨学院专业群与其他专业群的建设存在差异,其组织和管理更复杂,需要在建设标准与要求上要做好顶层规划,不搞“一刀切”。
(二)健全专门组织协调机构
组织协调机构是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依托。从专业群层面来看,首先,要遴选一名合适的专业群带头人,带头人应该根据该群的特征,采用“负责人”制。带头人可以是群内核心专业或发展较好专业的负责人,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核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组建跨院系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由专业群带头人、行业企业专家或骨干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高级工程师、技师以及能工巧匠等组成,能够对群内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任务以及资源建设给予全过程指导[13]。再次,建立制度化的交流沟通机制。传统的单一院系要依据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主动寻求与相关院系的合作,建立定期制度化的交流与沟通机制,使专业跨院系的融合与发展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沟通与解决。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建立校级层面专业群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由学校分管校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以及专业群负责人(或带头人)和涉及到的其他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协调小组,突破资源院系所有的制度规约,打破院系各自为政的割裂局面,进行全校性的专业群建设事务的统筹和管理,对目标、体系、资源等进行协商与分工合作,为跨学院的专业群建设提供行政支持。
(三)建立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资源的共享是专业群组建的基础,能够实现跨学院专业群的组建,说明学院之间资源的共享是可能而且必要的。解决资源的共享机制首先要解决课程共享机制。一直以来,高职院校课程在二级学院内部进行分配,实行自给自足,课程不够还想办法增加课程。但是,由院系配置课程始终难以满足学生对课程数量和跨学科课程的需求,因此要打破课程院系所有的意识,强化向其他二级学院开放课程的理念。学校层面以及二级学院层面要考虑如何从增加现有课程利用率角度来促进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其次要打破课程类型的界限,提高课程的共享率。课程类型的划分实质上是人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例如,有些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就是选修课。因此,在课程总量不变化的情况下,打破必修课、选修课、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等不同课程类型之间的界限,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余地,满足学生多样的课程学习需求,不仅有利于跨学院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而且有助于创新传统的学科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其跨学科课程的内涵。但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放开将会给二级学院教学资源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可以先行試点,然后根据成效再进行逐步开放。最后还要实现实验实训等设备的开放共享。学校可以成立实训中心等部门,统一协调管理各学院的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统一管理实训实验人员,各二级学院实行提前安排,预约使用。此外,可以在学校层面建章立制,规定所有实训实验室完全对学生开放,打破二级学院所有制,采用登记使用制度,实行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
(四)改革教师身份归属与考评晋升制度
要弱化教师的学院归属身份给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带来的障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跨学院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教师需要转变院系归属的思想。专业群建设是学院内涵发展的关键,跨院建群顺应了新时代对跨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强调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营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氛围,注重发挥其跨学科人才培养重要载体的平台作用,激励教师积极投身跨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其次,要打破院系之间的壁垒,实行教师的联合聘任。要将教师的聘任回归学校,教师根据学校发展以及自身兴趣选择受聘于相关二级学院;校级层面要做好相关聘任的制度安排,对教师课时量和建设任务等统筹考虑。再次,要改革教师绩效考评与职称晋升制度。在教师的绩效考评上,校级层面应建章立制,将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并明确说明其成果的认定和归属。在职称晋升方面,要做好相关配套的制度设计,打破单一学科体系的评价标准,组织不同领域的职称评审专家进行评审;另外,还要破除院系内部的“小天地”意识,对参加建设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时适当给予指标上的倾斜,激发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技术更迭的加快以及岗位边界的模糊,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他们能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职业发展力。然而,在现行的学科建制体系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堪忧。跨学院专业群的组建与发展从组织上突破了旧有学科建制的规约,能够为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双高计划”的持续推进,一系列机制问题成为了跨学院专业群发展的阻碍,只有解决这些机制问题,才能保证跨学院专业群的顺畅运行,为实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献:
[1]邓子云,张放平.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J].现代教育管理,2020(4):89-95.
[2]刘晓.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群逻辑与行动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0(6):104-108.
[3]宗诚,王纾.关联性:双高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遵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52-57.
[4]万卫,段巧灵.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内涵、要素与优化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0(13):6-11.
[5]高职发展智库.重金打造!1098个国家“双高”建设专业大盘点(第一期)[EB/OL].[2021-01-22].https://www. 360kuai.com/pc/982a86b9f97710462?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6]丁金昌,陈宇.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思考与运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26-129.
[7]百度百科.机制的定义[EB/OL].[2021-01-25].https://www.baidu.com/s?wd=%E6%9C%BA%E5%88%B6&ie= utf-8&tn=78040160_5_pg&ch=5.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2017-12-19.
[9]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9〕5号,2019-03-29.
[10]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2.
[11]王建华.政策驱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1):56-64.
[12]王建华.学院的性质及治理[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3-17.
[13]宋志敏.“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其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0(13):12-16.
[责任编辑 曹 稳]
The Mechanism Obstacles and Resolu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ross-college Specialty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Plan"
LIU Yu, ZHU Qiang, BAI Huan, CHEN Li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ross-college specialty group is the essential embodi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chain and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pecialt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specialty group in "double high plan". Under the existing disciplinary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cross-college specialty group is facing great obstacles i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 sharing mechanism and teacher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mechanism, which limits its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ing forc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ross-college specialty group, establish a special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resource sharing mechanism and reform the teacher's identity and evaluation promotion system, so as to innovate the old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of mechanism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college specialty group.
Key words: double high pl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ross-college specialty group;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