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2021-06-02 08:52李培润
光明中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陶弘景伤寒论五脏

王 玺 李培润

据传《辅行诀》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法国传教士伯希和到敦煌盗掠经卷,而《辅行诀》幸免于难,被守洞道士王园箓转移他处,1918年被河北省威县张偓南先生以高价购得,后传其子张耸云,耸云又传其子张大昌。惜原本已毁,今传世本皆为张大昌及其弟子的手抄卷[1]。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认为:《辅行诀》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联系密切[2]。《辅行诀》中亦指出,《伤寒论》据《汤液经法》成书(此论与皇甫谧合,皇甫谧云:“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辅行诀》指出“汉晋已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存、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事此《汤液经法》”“昔南阳张机,依次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法明晰,后学咸尊之”。可见《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渊源颇深[3]。该书五脏补泻用药,大小补泻方剂构成及汤液经法图义理深奥,外界亦有质疑该书真伪的言论。本文拟从《辅行诀》五脏辨病补泻用药,《汤液经法》图奥理试析,作者考证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渊源展开论述。

1 《辅行诀》的辨病辨证体系

《辅行诀》辨病体系是五脏辨证体系,它根据《灵枢·本神》的理念,从神志辨五脏虚实。例如“肝虚则恐,实则怒;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脾虚则腹满,飧泻,实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肺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肾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4]。这是浅辨病位病性,紧接着该书采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的有关五脏的虚实表现来展开详细论述:“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肋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然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则癫仆”“脾病者,必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胻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厥阴内血者。”“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4]。《辅行诀》中上述文字虽与《素问·脏气法时论》有个别出入之处,但大体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心胞病虚实表现的论述是《素问·脏气法时论》所没有的。

2 《辅行诀》的选方用药体系

《辅行诀》的选方用药体系是在五行相生相克及五脏对五味的苦欲基础上,并创造性地推出各有的体、用、化概念,组合成方。《辅行诀》中补泻用药理念来自于《脏气法时论》,但又不同于《脏气法时论》,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心的补泻为“用咸补之,甘泻之”。而《辅行诀》中则是“以咸补之,苦泻之”[5]。《辅行诀》中体、用、化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体”有质体之意,即体位之类质也,逆其性为泻。“用”有作用之意,即本位之气势也,顺其性为补。“化”指体用互换过程中,体用合二为一,形成新的质体[6]。值得注意的是《辅行诀》中的五味,并不是口尝得到的味,而是该药物的作用。例如“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就是说肝的性是发散,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本脏所喜即为补,本脏所恶即为泻,故以辛补之,因“辛行气血主发散”乃肝脏所喜,酸泻之,因“酸能固涩又收敛”乃肝脏所恶,辛酸合用,产生化味甘,化味非原有之味,乃辛酸合用后产生的新的味,正是因为“甘补中和急能缓”,是故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值得注意的是《辅行诀》中所补之脏之药味正是该脏所克之脏所恶之药味,即泻该脏药。例如:辛味,为肝脏所喜,故以辛补之,同为脾脏所恶,故以辛泻之。同时肝脏的化味正是脾脏所欲之味,即补。是故肝病的辛酸化甘,同样又是一疏肝健脾之法。余皆仿此:心病的咸苦化酸,又是一养心益肺之法;脾病的甘辛化酸又是一健脾益肾法;肺病的酸咸化辛法又是一益肺疏肝法,肾病的苦甘化咸法又是一补肾养心法[7]。

2.1 《辅行诀》中各脏小/大泻汤/散、小/大补汤散法组成依据《辅行诀》中各脏附有小泻/大泻汤、小补/大补汤/散法。小补/泻汤/散的组成其实还是根据五脏的体用学说得来[8]。例如:小泻肝汤:芍药、枳实、生姜各三两,其中芍药、枳实味酸,生姜味辛;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薯蓣一两,其中桂枝、干姜味辛,五味子味酸,薯蓣味甘。这正是辛补之,酸泻之,以甘缓之。大补/泻汤/散的组成原则见于《辅行诀》整订稿:“此篇所列大泻汤/散法,悉是小泻方加母脏泻方之佐、监臣,及子脏泻方之监臣各一两;大补汤/散法,乃小方加子脏之小补散方之君臣,上四味具三两,下三味具一两。所加均益其生,即制其所克,助以母气者。如《难经》之义,‘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也[1]”。例如:大泻肺汤为:葶苈子、大黄、枳实、生姜、甘草、黄芩。根据上文要理解大泻汤/散,必先了解各方之君臣佐使。其中葶苈子、大黄、枳实为肺病本脏之泻方,取母脏小泻脾汤里的生姜、甘草,再取子脏小泻肾汤里的黄芩合成大泻肺汤。而大补肺汤则是本脏之补方:麦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再加上子脏小补方里的君臣,即:地黄、竹叶、甘草。

2.2 《辅行诀》大/小补/泻汤/散的区别《辅行诀》大/小补/泻汤/散是有区别的。小泻汤/散的功用是本脏实证之轻症,而大泻汤/散的功用是重症。小补汤/散的功用是补本脏之虚,而大补汤/散所治病证为“母病及子”所表现的病证[1]。例如:小泻肝汤/散是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干呕者方。大泻肝汤散是治头痛,目赤,时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者方。大泻肝汤/散较小泻肝汤/散从症状描述上明显加重,是故根据“实则泻其子”“母能令子虚”的原则来组方用药。小补肝汤/散是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晕眩者方。而大补肝汤/散是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从条文中看汗出心悸,脉结均是心病虚证之表现,大补肝汤实乃肝病及心,故根据“子能令母实”的理念组方用药。

3 《汤液经法》图中“除病”解

见图1,在五角处标示除某病,肝心交汇之角标有“除痞”;心脾交角之“除滞”;脾肺交角之“除燥”;肺肾交角之“除□”(此处“藏经洞本”缺,此处当是“除挛”,论述见下文);肾肝交角之除烦。更换五味即是:“辛苦除痞”“咸辛除滞”“甘咸除燥”“酸甘除挛”“苦酸除烦”[9-11]。本文根据方剂的功效及应用来试解“除病”之法。

图1 《汤液经法》图

3.1 辛苦除痞法最能代表“辛苦除痞法”的方剂莫过于半夏泻心汤[1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病证并治下》:“……但满而不痛,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与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由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其中半夏、干姜味辛,黄连、黄芩苦,以辛味之发散,来使气机通达,以苦味的降、燥的功能祛除湿气,同时恢复胃肠的降浊功能,从而解除痞症。

3.2 咸辛除滞法代表“咸辛除滞法”的方剂为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为寒也。与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有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细辛二两。其中大黄味咸(《辅行诀》中大黄味咸,为小泻心胞汤之监臣),附子、细辛味辛,三者合用以治疗阳虚寒结之大便不通引起的腹满。以咸味的大黄来降泻,以辛味的附子、细辛发散阳气,以解除其寒结。诸药合用以解除因滞引起的腹满。

3.3 甘咸除燥法最能代表“甘咸除燥法”的方剂便是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由大黄四两、甘草二两、芒硝半升组成,方中大黄、芒硝味咸以润下软坚,甘草味甘以调和胃气、缓和药性。三药合用以治疗胃中燥热引起的心烦谵语。

3.4 酸甘除挛法此处为“藏经洞本缺失”,原本又被毁,根据《伤寒论》方证、药证反推,此处极有可能为“除挛”。最能代表“酸甘合用”的方剂便是芍药甘草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方中芍药、甘草各四两,其中芍药味酸以疏肝敛阴,甘草味甘以缓急止痛,二药合用以治疗因阴液不足之挛急。故笔者认为此处应为“除挛”。

3.5 酸苦除烦法《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里的黄连阿胶汤体现了酸苦除烦法。“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阿胶汤中白芍味酸敛阴抑阳,黄连、黄芩味苦清心中实热以除烦,诸药合用以治疗阴虚火旺之不寐。

4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作者并非陶弘景

得出此结论主要基于两点[13]。其一:《辅行诀》里有“陶云”“陶隐居云”如若是陶弘景真实手笔,必然是第一人称书写,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何故用“陶云”“陶隐居云”。比如《伤寒论》里我们看不到“张云”“张仲景云”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论述的。极少处才有“师曰”。其二:《辅行诀》中药性与陶氏《本草经集注》有差异。例如:大黄在《辅行诀》里为咸味,为小泻心胞汤之监臣,而在陶弘景的著作《本草经集注》里为“味苦,寒,大寒,无毒……”。还有牡丹皮在《辅行诀》亦为咸味,而在《本草经集注》里为味辛、苦,寒、微寒,无毒……还有麦冬、地黄均是如此。而且《本草经集注》里陶弘景既讲味,又有性,而《辅行诀》只讲药味不讲药性,对药性亦不同。是故《辅行诀》非陶弘景所作,可能是陶弘景以后的人写的,托陶弘景之名。

5 小结

综上所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既继承了《黄帝内经》里的“五脏虚实辨证体系”,又创造性地提出体、用、化概念,并结合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来指导组方用药。提供了治五脏虚实病之五法,即肝病的疏肝健脾之法、心病的养心益肺法、脾病的健脾益肾法、肺病的益肺疏肝法及肾病的补肾养心法。《汤液经法》图更是用图像说明了五脏用药的相互配伍作用,并在交角处提出“除病”五法,即辛苦除痞法、咸辛除滞法、甘咸除燥法、酸甘除挛法及酸苦除烦法。本书虽不是陶弘景所作,但是也不能就此而忽视本书在临床中指导用药的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陶弘景伤寒论五脏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陶渊明还是陶通明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失眠与五脏
陶弘景菜园求学
山中宰相陶弘景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山中宰相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