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

  • 刃针五脏俞结合拔罐疗法治疗失眠验案
    教授提出的“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理论[3],鄢路洲教授运用刃针五脏俞结合拔罐疗法治疗失眠,收效满意。本文整理鄢老运用此法治疗失眠医案1则,介绍如下。1 医案介绍患者,男,66岁,2021年9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失眠半年余,加重伴头昏乏力1周。近半年患者夜间难以入睡,多梦易惊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每日睡眠3~4h,伴有头顶及两颞部隐隐作痛,心烦心悸,时有头目眩晕,肢体倦怠乏力,哈欠频作,纳差,精神欠佳,小便量少,大便质稀不成形,舌质淡,苔薄,脉细涩。患者既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8期2023-12-31

  • 从汗论治脱发
    的重视,他们多从五脏及精气血津液角度论述脱发之因,针对性的治疗取得可观的成果。导师程宏斌主任医师通过对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及临床辨证分析,发现脱发与汗出异常常可同时出现,分析发现汗与发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此类脱发患者从汗论治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关键词:汗;脱发;气血;五脏;玄府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5-0122-05脱发,是指头发的脆性增加和脱落异常的一类疾病,其中雄激素性秃发、斑秃、休止期脱发为常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5期2023-06-17

  • 从《黄帝内经》五脏一体观探究中风病因病机*
    ,认识到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黄帝内经》中论述了五脏一体观内涵,并基于此认知疾病,指导理法方药体系的建立。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中风的相关记载,如“偏枯”“大厥”“薄厥”等。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研究,能够对中风病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1]。深入五脏一体观内涵,研究中风病及其病因病机,以期为中风病临床诊疗带来新的发展。1 五脏一体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行者……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人体法相天地,五脏一体是自然界五行一体在人体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5期2023-03-22

  • 五脏痹理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系统受累中的应用探讨*
    《内经》中有关“五脏痹”的论述独具特色,对RA多系统受累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脏痹首见于《内经》,在《痹论》、《玉机真脏论》、《五脏生成》等篇均有论及,五脏痹即肺痹、心痹、肝痹、肾痹、脾痹,是按人体的五脏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风湿病[12],是对风湿病的一种传统分类方法[13]。随着对风湿免疫疾病研究的深入,五脏痹理论逐渐被用于指导风湿病的临床治疗。本文从五脏痹理论出发,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多系统受累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治法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参与R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9期2023-01-04

  • 张华东教授从五脏论治纤维肌痛综合征经验
    痛综合征;周痹;五脏;辨证论治;经验;张华东 张华东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优秀名中医,第三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从事风湿病临床研究30余年,对风湿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种以全身弥漫性疼痛、特定部位压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常伴有睡眠障碍、疲乏无力、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异常等多种症状的慢性疼痛性风湿病[1]。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2],女性与男性比例约为7∶1[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1期2022-03-09

  • 浅析《内经》中“升降出入”
    精气;升降出入;五脏中国传统哲学以精气学说解释万物起源及发展变化,认为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精气是指宇宙中的无形可见、运动不息而又含有巨大能量的极细微物质。中国传统医学和传统哲学同宗同源,也秉持着同样的理念,认为精气升降出入化生了天地万物。又有《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貴常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2021-10-18

  • 调肝止汗汤治疗汗证的经验举隅
    关键词】 汗证;五脏;经验【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3-0100-03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no clear diagnostic basi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weating syndrome in western medicine.TCM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7期2021-08-27

  • 爱生气伤肝是真的吗
    、水分别对应人体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失度就可能引发疾病。喜, 在五脏属心; 怒, 在五脏属肝; 忧、悲,在五脏属肺;思,在五脏属脾;恐、惊,在五脏属肾。因而中医有“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的说法。其中,“大怒伤肝”是指经常发怒的人容易出现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继而造成一系列疾病症状。尤其是原本有肝脏疾病的人长期情绪不佳,更易加重病情,长此以往就是恶性循环。同时

    家庭医药 2021年5期2021-05-11

  • 论脾胃为五脏之本*
    之源”,而气血是五脏功能活动维持的基本物质,同时脾胃为气机升降的中心,故有“脾胃为五脏之本”之说,这一理论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 本之含义《说文解字》载:“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指出了“本”即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强调了其居于下位。《左传·昭公元年》谓:“木水之有本原。”《国语·晋语》云:“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不难发现,“本”与草木有关,而且“本”对于草木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论语·学而》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河南中医 2021年2期2021-04-17

  •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ve-Zang(五脏)of Secrets of Nursing a Baby(《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 records that a newborn is like a bud of grass or a tree. When it is spring, its Qi is sufficient, also namely Qi of Shaoyang (少阳), so the bud can grow without stopping. The ne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0期2020-12-28

  • 基于取象比类的五行-五脏术语英译研究
    医学理论中五行-五脏之间模式的构建正是基于取象比类的方法论。文章通过对取象比类进行系统阐释,结合现代概念隐喻翻译研究,对五行-五脏中术语的英译进行分析思考,旨在为中医术语隐喻翻译提供新思路。关键词:取象比类;五行;五脏;术语英译中图分类号:R226;N04;H31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9Abstract: Analogism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meth

    中国科技术语 2020年4期2020-09-12

  • 基于“五脏”论治卵巢癌研究现状
    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之间联系密切。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卵巢癌时不可拘泥于单一脏腑,应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结合五脏辨证用药。基于此,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从五脏角度对卵巢癌相关论治进行综述。1 从脾论治1.1 脾气虚证,治从补脾益气,扶正祛邪中医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产生的前提。脾主运化气血,脾气健运,则气血运行有序,机体康健,病无所生。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力,遭受外邪入袭,则邪强正弱,痰浊、热毒、瘀血等病理因素难以清除,使其长期留滞于体内,日久便可演变为癌毒。症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0期2020-02-16

  • 五脏元真通畅的实质是气血中和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州 50405)五脏相关为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的脏腑相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五行作为疾病相关的说理工具。中和思想则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孙光荣教授总结归纳,创立“中和学派”,以“气血中和百病消”为指导思想,对中医防病治病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笔者有幸跟随两位国医大师学习,智慧的结晶相互渗透、互相碰撞,获益匪浅。五脏相关在疾病预防方面,主要体现在五脏各司其职,共同发挥生理作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与“气血中和百病消”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五脏元真通畅方可气

    江西中医药 2020年7期2020-02-12

  • 从形气神论中医五脏*
    一不可。中医学对五脏的认识应区别于西医学的人体解剖学,其是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建立在象思维上形成的中医五脏。笔者从形、气、神的角度来认识五脏,探讨五脏形、五脏气、五脏神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介绍如下。1 从形气神论五脏1.1 从形论五脏形是指人体的有形实体,是生命活动的房舍,其包括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皮肉筋骨、四肢百骸及具有濡养作用的精微物质[1]。《难经·四十二难》曰:“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中医研究 2020年7期2020-01-10

  • 周慎教授从“五脏相关”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环缺血性眩晕病涉五脏、以肝为主,五脏之病皆可致眩,非独肝也。在治疗方面,提出在疏肝、柔肝、养肝、清肝、平肝的基础上,依据病机选用宣肺、健脾、养心、滋肾等法,疗效显著。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五脏;肝风内动;肝肾阴虚;心气不足;周慎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9.02.015周慎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9-10

  • 从中医“心主神明”理论探讨情绪调节与红细胞调控水平相关的方法探析
    心主神明;血脉;五脏;情绪调节;红细胞水平;视频诱发实验;量表中图分类号:R22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1.048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心主神明”“神明”“血脉”皆由心所主。临床上“血液”的充足程度是“神明”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现代临床研究[23]发现,红细胞调控水平与人体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不同红细胞调控水平人群在面对相同的情绪刺激时可能表现出差异。因此,将现代心理学对情绪研究实验方法与红细胞调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期2019-09-10

  • 黄帝内经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歧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8-16

  • 从中医五脏论述重症肌无力
    独特优势。所谓“五脏使人痿”,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虽是筋脉肌肉,但病变常累及五脏,其发病和五脏虚损关系密切。本文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从中医五脏入手,深入探讨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關键词】重症肌无力;五脏;病因病机【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8-0006-03Abstract:Myastheniagravisisacommonclinicaldiseasewith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7-08

  • 五音疗法与中医药的创新性双向治疗研究
    ,把五音阶与人的五脏和五志等多方面内容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相应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音乐刺激大脑,调节患者情绪,达到医心的功效;在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患者疾病,达到医身的功效。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强治疗效果,提高康复效果,造福患者。【关键词】音乐治疗;中国古乐曲;中医;五行;五脏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

    戏剧之家 2019年15期2019-06-27

  • 结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谈五脏病导致咳嗽与现代医学关系
    祖国医学则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由此可见咳嗽的诊断治疗可能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系统。笔者长期从事诊疗临床工作,体会到现代医学的成果与祖国医学有通融可取的部分。结合中医整体观念与临床体会,现将五脏病导致咳嗽与现代医学关系进行浅析。【关键词】五脏;咳嗽,中医学,现代医学【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2-026-01咳嗽,中医认为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西医则认为既是呼吸系统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2期2019-03-28

  • 东垣渴症辨治发微
    为主要病位,并依五脏虚实传于心、肺、肝、肾,从而得出东垣辨治口渴的主要思路是以脾胃为中心的五脏虚实传变。探讨东垣对渴症的辨治,有助于后世更好把握其脾胃论,可寻到辨治渴症及其相关疾病的方便之门。[关键词] 渴;火热;脾胃;五脏[中图分类号] R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1(c)-0136-04[Abstract] Thirst is a common clinical sym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3期2019-03-18

  • 五脏论治带下病
    的过程中总结出,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带下病。治疗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关键词】 五脏;带下病;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1-0079-02Discusses from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Treats Morbid Leucorrhoea SicknessZHANG Xinyue1 ZHANG Lijuan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11期2019-01-16

  • 基于《黄帝内经》理论应用“填培五脏”法治疗2型糖尿病初探❋
    。《内经》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消渴并不仅是肺脾肾三脏的疾病,与五脏皆有关。1 “五脏柔弱”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关键病机《灵枢·五变》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张志聪[1]释其意:“盖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皆柔弱,则津液竭而善病消瘅矣”,可见消渴发生的关键在于“津液竭”。而津液与五脏密切相关,消渴病机虽复杂,但其根本原因则归咎于五脏五脏虚损致津液敷布失常,引起津不上承而烦渴多饮,胃失润而消谷善饥,津液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5期2019-01-09

  • 《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研究及其意义
    帝内经》研析中医五脏概念形成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及其医疗实践,认为《黄帝内经》的五脏,是古人将内脏形质作为物象,通过意象思维,产生功能特性“类概念”,并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纳入“四时法则”之中,从而形成了生长化收藏作核心内涵、精气阴阳五行为逻辑方法的五脏概念系统。同时,概念的形成还经历了理论与实践互动互证过程。此外,本文还就《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科学意义进行了研讨,指出中医五脏是一种结构性功能概念,乃中国系统思维的产物,在科学技术发展到综合阶段,包括五脏

    世界中医药 2018年5期2018-09-10

  • 《神农本草经》疗“五脏”用药功效探析
    ,天津 000)五脏理论是《内经》中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五脏苦欲补泻是《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论述人体的五脏与五味,以及五脏“所苦”和“所欲”相关的理论[3-4],它首次把药物的性味与五脏联系起来。《本经》在《内经》基础上,不仅重视五脏与药物气味的关系,而且强调五脏的重要性,书中相关条目下明言能治“五脏”或“五内”有关病证的药物共计三品,四类,47味,其中上品34味,草类26味,石类6味,另有虫类和兽类各1味;中品9味皆为草类;下品4味皆为草类。本文试

    中医药学报 2018年3期2018-06-25

  • 敦煌卷子《张仲景五脏论》研究概况与探析*
    0000)敦煌《五脏论》是包括《张仲景五脏论》和《明堂五脏论》在内的中医脏象学说经典著作,是敦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传承的经典内容。现存《张仲景五脏论》卷子包括5种抄本: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的S.5614,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P.2115、P.2755、P.2378,以及后来由李应存教授为其定名的Дx.01325V[1-3]。《明堂五脏论》卷子原件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即编号为P.3655的卷子[4]。历代以“五脏论”命名的书目尚

    中医研究 2018年3期2018-03-13

  • 养生:阴和阳哪个更重要
    离不开阴。具体到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阳属性。人们都听说过:阴虚才阳亢,水衰才火炽,讲的就是阴和阳的关系。中医所说的阳,大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它当然与养生长寿关系密切。看得见的固然重要,但看得见的是由看不见的支撑着。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长寿老人里很多都是心怡气静,而有病老人则气躁神疲。中医讲:五脏要和,神怡!五脏是看不到的。如果五脏中阳亢,这个老人肯定火大;如果阴阳平,这个老人体格就健康。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阴”的部分比“阳”的部分要走得快。因

    益寿宝典 2018年19期2018-01-26

  • 五脏藏而不泻与六腑泻而不藏
    文/麻树文五脏藏而不泻与六腑泻而不藏文/麻树文脏与腑是古代医家对人体内脏命名的重要器官,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对五脏六腑的功能作用及特点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和确定,一直延用至今仍指导着人们的医疗实践,成为中医学的特色理念,为人类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将脏与腑功能的藏与泻作用把握清楚,对人们的养生与防病更具重要意义。【原文】《黄帝内经·五藏别论》:“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成以脑髓为藏,成以肠胃为藏,成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

    益寿宝典 2017年16期2017-09-16

  • 五脏相关术语英译刍议
    与方法。关键词:五脏,脏象,术语,英译中图分类号:N04;H059;R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3.008English Translation of Related Terms on Five Viscera//ZHANG Hao, L Rongju, GUO Kaiyuan, LI YijieAbstract: The theory of Zangxiang is the core th

    中国科技术语 2017年3期2017-07-10

  • 五脏者气化之器也
    9)【理论探讨】五脏者气化之器也烟建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中西医内脏目视所指相同或相近,但概念却有根本差异,中医五脏概念是困扰业界一个世纪的难解谜团。故重点剖析五脏概念形成的过程、方法和概念内涵,提出古人对五脏的认识,即从脏之形器入手,取其物象而比类,由意象而法象,是一个特有的功能概念,并进入精气-阴阳-五行推理模式,形成五脏理论。因其由器而名,行气化之实,而其实又寄之于器,故五脏可称气化之器。此外,还对气化之器的名实作了深度理论解析和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01-16

  • 春季“五脏”巧调养
    雷辉志1.肝脏的调养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肝主春属木主升发,春天养肝特别重要。肝的涵意很广,除了包括肝胆系统,中医更把情志、女性月经及乳房范围和筋骨等都列在肝脏主管的范畴。在饮食上,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食品。多吃红枣、蜂蜜、春笋、豆芽、山药、花生等蔬果及青绿色食物;热性的羊肉及辛辣类的食品尽量少吃。穴位应用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是肝经重要穴位之一,能疏肝理气、解除压力、缓解头痛。章门穴:人体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按摩此穴能帮助消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6年3期2016-09-10

  •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键词:脑;髓海;五脏;五行;肾精中图分类号:R2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13-02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少学者基于脏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欲将脑另立为脏。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确实有值得商榷之处。《素问·五脏别论》云:“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其中“方士”提出了“以脑髓为脏”,《内经》成书年代,正值“诸子蠭起,百家争鸣”的年代,“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5期2016-05-14

  • 五脏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理论及治法探讨
    00700)从五脏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理论及治法探讨尹仲衡 段行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北京,100700)摘要荨麻疹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易于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一过性局限性水肿,伴有明显瘙痒感。本病在古代称为“瘾疹”“赤白游风”等。近年来中医皮肤科对荨麻疹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查阅中医古籍中荨麻疹与五脏的关系的论述及现代中医从五脏论治荨麻疹的文献,结合门诊中所见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特点,试图对

    世界中医药 2016年3期2016-04-06

  • 立春时节“五脏”巧调养
    须调养好自己的“五脏”。肝脏 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应春,属木,主升发,春天养肝特别重要。饮食 可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食品,如红枣、蜂蜜、春笋、豆芽、山药、花生、李、桃等蔬果及青绿色食物。穴位应用 可取太冲穴和章门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能疏肝理气、解除压力、缓解头痛。章门穴位于人体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下,按摩此穴能助消化、缓解焦虑情绪、调整气血。心脏 心属火,为木之子。保养着重在强母及保心气。肝为心之母,心的健康取决于肝;心主神明,心

    家庭医学 2016年2期2016-03-14

  • 五脏相关理论理解治未病思想*
    少琼 陈瑞芳从五脏相关理论理解治未病思想*常少琼陈瑞芳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出了五脏相通、五脏与自然、五脏与情志、五脏与人生长衰老的关系。我们从“五脏相通”“四时五脏”“五脏连七情”和“五脏系长衰”等理论重新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四时季节调理,正确运用中医干预方法去协调五脏功能,使得五脏和则百病不生,从而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五脏相关;治未病;邓铁涛邓铁涛教授早年提出“五脏相关学说”,经过大量文献整理、实验证明和临床应证,该学说得到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2016-03-10

  • 从《诊家枢要》论定五脏
    《诊家枢要》论定五脏法潘迪(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以《诊家枢要》一书为出发点,着重讨论呼吸沉浮定五脏法、指下轻重定五脏法、寸关尺分候五脏法3种诊法之间的关系及在脉诊中的作用,发现3种脉法在诊察部位、诊察内容、诊察对象上存在一定差异。呼吸沉浮定五脏法与指下轻重定五脏法之间,在描述及理论基础上虽略有差异,但其实际内容与临床意义基本相同。呼吸沉浮定五脏法、指下轻重定五脏法与寸关尺分候五脏之间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寸关尺分候五脏法较前两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4期2016-02-02

  • 《神农本草经》一词多义浅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三)
    经》;一词多义;五脏;邪气;胡随瑜一词多义的情况在许多经典著作中均可见到,在《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1]中亦比比皆是。如何解析《本经》中同中有异的词义,是《本经》阅读中的关键问题。言文一体,一词多义是《本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最易被误读之处。“讲记(一)”中已提到,《本经》文体是古人的雅言实录[2],雅言不是指文雅,是指上古时期的标准语,即“普通话”的意思。实际上,是用当时流传的口语记录下来,就成了言文一体的文章。表达特征是以“语素”(词素)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2016-01-17

  • 从心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思路探析
    脾、肺、肾乃人体五脏,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神、血和津液。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病与五脏关系密切,治疗上应辨证求因、标本兼治。强调“心气”在不同脏器失调辨证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从心论治;五脏;经络;辨证论治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6.003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吉林中医药 2015年6期2016-01-09

  • 六邪合五脏论析
    7800)六邪合五脏论析罗熙林1,马维骐1△,刘丽霞2(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2;2.蓬安县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南充 637800)依照张仲景“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所言,提出“六邪随其所喜而得之,五脏随其所不喜而为病”的理论,认为六邪常以2种形式影响五脏而致病:一是六邪各应四时五季而对应五脏,二是六邪对五脏各有所喜,发病各有所偏。故把握六邪特点,针对四时气候,依照邪气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4-11

  • 五脏气机失调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探讨 ※
    五脏气机失调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探讨※王胜田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五医院中医科,河北唐山063000)【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中医病机;五脏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5.045【中图分类号】R765.213;R22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5-0763-02作者简介:王胜(1963—),男,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的研究。收稿

    河北中医 2015年5期2015-03-20

  • 论“五脏之精”及其在中医防治老年病中的意义※
    00031)论“五脏之精”及其在中医防治老年病中的意义※郁志华林水淼*(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31)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和《黄帝内经集注》注释中关于“五脏之精”的条文和注释研究,认为五脏之精是构成脏器形质和维持其功能的物质基础,结合上海市名中医林水淼教授防治老年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强调补益五脏之精是“还精”固柢、延缓衰老、防治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途径。五脏之精虽然自古有其名,却少有专篇[1-2]进行表述。跟师学习十余年来,对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2015-01-31

  •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为标。同篇云:“五脏各以其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说明五脏感于寒,如若不是肺咳之时,最终亦能传到肺而引起肺咳。 1 咳嗽的机理1.1《内经·素问》论咳《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而为肺咳”,说明肺咳的病因是由寒饮从胃沿肺脉上至于肺引起咳嗽,其邪是以寒为本,以饮为标。同篇云:“五脏各以其治时感于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5期2014-12-02

  • 从《伤寒杂病论》探究心悸与五脏的关系
    为依托探讨心悸与五脏的关系,认识到心悸病位在心,化在脾,升降在肾,通调在肺,疏泄在肝,临床辨证论治时应全面考虑,不可单治于心,偏执于一脏。【关键词】心悸;五脏心悸包括惊悸、怔仲,是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一般多呈发作性,常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并且常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病情轻者称之为惊悸,多因外因诱发,时作时止,发无定时;病情重者称之为怔忡,多无明显诱因,呈持续性发作,以上均可为自觉或者他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期2014-08-11

  • 杨士瀛五脏辨证思想研究❋
    要特征之一是重视五脏,他认为临床辨证只要抓住了五脏,就能把握住疾病的脉络,理清疾病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临床各科疾病以五脏为纲进行认识,以五脏为纲分类辨证,独具特色。1 基于五脏相关的人体生理病理观人以五脏为本,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虽分别为相关的脏腑所主,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但都是五脏功能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因此,杨士瀛不仅注重每一脏各自的生理功能,而且非常重视五脏之间的功能联系与协调,认为气血是五脏活动的最重要物质,是五脏之间有机联系的基础。并指出“心肺在上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2014-01-25

  • 浅谈五行学说与五脏相关论的关系
    300193)五脏相关论对五行学说的阐发有重要的意义,但有学者认为“生克乘侮”是五行关系的全部,五行之间的联系是单向的,并以此作为五脏相关论可以取代五行学说的依据。笔者认为,五行学说仅以“生克乘侮”4个基本联系,作为解释五脏关系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五行关系的全部;所谓五行联系单向性,也是片面的。笔者不揣浅陋,简要论述。1 五行关系是相互的1.1 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石室秘录》曰:“五行火、木、土、金、水,配心、肝、脾、肺、肾人,尽知之也。然而生中有克

    天津中医药 2010年1期2010-03-21

  • 痤疮五脏论治举隅
    的局部病变,也是五脏内部失调的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发生必定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失常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五脏入手,辨证论治,提高了痤疮在临床上的治愈率, 也充分体现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关键词]痤疮;五脏;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9)01-0090-03 TCM treatment on acne in terms of Zang-Org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1期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