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怀德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是个政局很不稳定的时期。南齐末年,朝中有一个人叫陶弘景的官员,他看透了朝廷的黑暗和官场的争权夺利,挂印辞官离开了朝廷。
陶弘景辞官后,四处寻访名山,想找个修行的去处。这一天他到了茅山,只见云雾缭绕,气势非常,真如仙境一般。他便在这里结庐修行,广收门徒。
有一天,陶弘景正在讲道,有个衣着华贵的人走进来向他施礼,说:“大师,山外有一位您的故交要见您。”
陶弘景大感意外,自打他进山修炼,几乎与外界断了联系,怎么突然又有人见他。陶弘景摆手让门徒请人进来。
不长时间,只听得外面臺阶脚步声杂乱,还有金玉叮当之声,来的像是一群人。
一会儿,只见一些人抬着一个辇进了大殿,黄罗伞盖,威风凛凛,气势逼人,除了皇家还有谁敢有这种气势呀!
看到旗幡上写着一个“梁”字,陶弘景皱起了眉头。当年他上山还是大齐的天下,这才几年就换成梁了。
陶弘景正想着,皇辇落下,里面一个人缓缓地走出来,向陶弘景一拱手,说:“陶兄,别来无恙!”
陶弘景一见,原来是当年与自己同殿称臣的萧衍,当年他们二人脾气相投,经常彻夜长谈。才几年不见,萧衍却成皇上了。
陶弘景说:“原来是萧衍兄弟!现在已经是大梁皇帝了!”
萧衍有些不好意思了,说:“仁兄见笑,我也是迫不得已呀。”
萧衍便把齐朝朝廷黑暗,他不得不取而代之,建立大梁国的经历说了一遍。其实,陶弘景心里明白,虽然朝廷昏暗,但萧衍早有做皇帝的野心。而他现在是方外之人,谁做皇帝无所谓,只要皇帝心里能有百姓的疾苦就行。
陶弘景便让萧衍坐下来,两个人一谈,陶弘景觉得萧衍还算宅心仁厚,处处想着百姓疾苦,这也算是天下之福。
最后,萧衍才说明了来意:“陶兄,我知道你的才能在我之上,我这次来就是请你出山,帮我治理天下的。”
陶弘景便说:“我早已进山修行,每天粗茶淡饭惯了,实在不能再回到官场了,今日陛下的要求,恕难从命。”
萧衍一挥手,手下便抬出几箱白花花的银子来,直晃人眼。
即使这样,陶弘景还是不动心,萧衍没办法,只好先回去。
不到一个月,萧衍又连着来了两次。每次都抬来很多银子,可是陶弘景每次对银子连看都不看一眼,一心要在山上修行。
萧衍明白陶弘景一心修道,决心不出仕,就是再请也请不动了,便没再提相请的事。
陶弘景向萧衍承诺,有什么事只管来找他,他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萧衍每过一段时间便来到茅山,请教陶弘景治国之道。陶弘景也次次毫不保留,让萧衍受益良多。
这一天,萧衍跟陶弘景谈到快天黑才想起回宫,匆匆下了山。到掌灯时分,却有个小道童匆匆来禀报,说有一伙盗贼把皇上劫了,情势对萧衍很不利。
陶弘景见山下到处是火把,厮杀声不断,马上召集道观里所有的道徒,拿着棍棒下山救驾。当他们匆匆忙忙地赶到山下时,战事已经平息了,山下站着几百个拿着镰刀锄头、铁锹棍子的百姓,押着几十个山贼。
萧衍一见陶弘景,后怕地说:“多亏了这些百姓,在关键时刻赶到,要不我真要遭山贼的毒手了。”
萧衍要封赏那些百姓,百姓们却连连摆手,说他们已经受过皇帝的赏赐了,决不敢再领。萧衍很纳闷,他什么时候赏赐这些百姓了?
此时,陶弘景告诉他:“是贫道擅自作主,把你给我的那些银子都分给了这些百姓。”
萧衍恍然大悟:“陶兄,你又教给我一个治国之策,只要对百姓施以仁政,便永远受百姓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