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2021-05-31 16:58严华银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摘 要】师德师能之外,中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素养是思维品质,或者说,思维品质就是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的思维品质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在运用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尽管也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但主要还是靠天长日久的思维运用。针对中国教师发展的现状,其思维品质的提升最需要在锻炼自主能力、增强理性精神与锤炼学术品格上着力。

【关键词】思维品质;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学术品格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1-0030-05

【作者简介】严华银,江苏省师干训中心、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210000)教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

师德师能是好教师的必备素养,这是古今中外、从上至下的共识。正是从这一共识出发,当下教育强调唯有教师“立德”,方可培育出“有德之人”;唯有教师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能力,才能培养出服务和贡献社会的人才。但这一命题却不可以“夸张”为绝对化的表达,以为“有道德,就一定可以成为好教师;有师能,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笔者以为,在师德师能之外,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素养。

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其中,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和“创新思维”,正凸显了对教师的思维品质的要求。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优秀的思维,常常表现为深刻,如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常常表现为敏锐,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作出结论;常常表现为灵活,反映了智力的“迁移”,如我们平时说的“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等;常常表现为批判,即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求异,勇于突破,善于发问;常常表现为独创,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师德、师能和思维品质这三者关系中,思维品质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师能之强弱取决于思维品质的高下,这也是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呼吁要通过体制机制建设、通过环境条件改善鼓励和吸引那些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优异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的原因。另一方面,道德与思维之间的关联也很紧密。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德性源于理性功能的卓越展示”,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一切德行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人能用强大的理性克制欲望”——他们都把理性精神看成德性的内核和支撑,强调没有理性也就没有了德性,优秀的德性实际是卓越理性的外显。

那么,究竟如何发展和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思维品质呢?

人们的思维品质,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在运用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尽管也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但主要还是靠天长日久的思维运用。针对中国教师发展的现状,我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需要在锻炼自主能力、增强理性精神与锤炼学术品格等方面着力。

一、教师需要锻炼自主能力

自主,才有“自己的”思维。

“自主”在中国教育话语系统里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观,到世纪之交“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口号,这一理念早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甚至开花结果了,但事实如何不需要多说。问题的症结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一是教师肯不肯、敢不敢、能不能真心给予学生课堂学习中应有的自主,二是教师在自身学习、教學生活中有没有做到自主。假如答案都是否定的,既没有教师自身的自主示范引领,又没有教师放心大胆的课堂“放手”和时空“让渡”,学生的学习自主便只能是纸上谈兵。

教师在自主方面的问题,一是表现为教学理论和理念上的“唯权威”。专家之论、教科研人员之论、媒体夸张宣传的典型之论,很容易被大量教师奉为圭臬。翻看各类杂志发表的大量教学研究论文,阐释某一理论的“科学”或证明某一模式的“神勇”,论证的“套路”一律:连篇累牍地引经据典,弄虚作假地陈述个案、举例子,就是少有自己的理解、质疑和个性化的分析。二是表现为教学观点和策略上的“唯书本”。教材、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教学范例集等成为不少教师教学的主要依傍。当市场放开、网络开放、教学资源可以共享,不少教师在教学及指导学生学习时无所适从,惊慌失措。三是表现为教师教学少个性,无风格。当下学校学科教学呈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窝蜂”、一元化的状况,大量教师唯典型是从,唯“师傅”是从;在很多学校,同学科教师的教案一张面孔,课堂一个模板,教学及指导一个套路,连话语都是一个系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早已成“孤帆远影”。

教师之无以自主、不由自主,是由于自身的能力水平整体不高,功力、思维力、发展力欠缺,也是因为受到自身长期受教、学习、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而成的思维习惯的局限。学生时代自己的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自己就是这么学的,走上讲台后身边的老教师们也是这么做的,二三十年下来,从顺应到适应再到“应该”甚至“必须”,终至于习惯成自然。这些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则如:学校管理和教研机制的设限,应试倒逼导致的校际、校内的分数比拼,教学进度划一,教学方案内容和形式划一,测试评比要求、标准、尺度划一,等等。

教师自主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作为发展主体的教师的发展自觉。有教师自身自主和个性精神的张扬,才有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立精神的养成;有教师自身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才有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生长。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积累自身的发展本钱,应是教师一生孜孜不懈的追求,如此,才会逐渐完善自己,实现自主、自立,才有为师者应有的尊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者,应该引领教师不断追寻教育的初心、本真,勉励教师即便在应试的夹缝中也必须引领学生走向自立和自主。这就需要逐渐转变简单粗糙的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面上、全体、组织化、一统性的行政化思维方式,逐渐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建设领域,在赋能和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领域有所作为,创设自由、宽容、和谐、亲和的教学生活环境和氛围。

二、教师需要增强理性精神

理性,才有思维的“品质”。

何为理性?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为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理性既是思维方式,也是行为方式,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所以我们评价优秀者常常谓之富有理性精神。富有理性精神的人,能够从多个方面对人、事或物进行全面认识和详细分析,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自信果敢,冷静谨慎;还有独立自主、勇敢担当的人格。

著名时政评论员、学者邱震海先生在《中国如何培养理性精神》一文中说:“理性精神,与其说是一种精神,还不如说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归纳起来就是,培养对终极知识的追求兴趣及随之而来的怀疑能力、强调直达问题核心并剥离其周边的情绪化因素、超越并克服自身(包括民族文化上的)弱点、强调实证而非感觉等。”其中的“怀疑”“剥离”“超越”“实证”,点明了理性精神的本质。就中小学教师而言,发展理性思维,培养理性精神,需要努力践行如下三点。

一是遇事冷静,养成援疑质理习惯,克服人云亦云、随心所欲的思维定式。教师教育学生时总喜欢说: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轻信容易上当。但教师自己在面对教育教学改革中扑面而来、五花八门的各类新事物、新现象、新观点、新模式时,往往眼花缭乱,“拿到筐里就是菜”。有校长每一次外出学习,教师们就惶恐不安,因为都不知道校长这次回来又要如何变换花样,将学校折腾得翻天覆地,将教师们折腾得“死去活来”。教师中也有人每受一次培训,就受到刺激,就要立竿见影,恨不能让自己的课堂一日三变。这种轻信、善变、缺少定力,除了因为教育教学理论和知识能力缺乏,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养成独立思维、深度思考的习惯。假如每逢现场,必寻事实,必探真相,必究本质,必求事理,而后才下判断、定取舍,而不是无条件“背书”、下意识“执行”,又怎么会屡屡上演多学多做却又多乱多败的闹剧呢?当然,这种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工具和方法的支撑。

二是讲求逻辑,掌握科学思维的工具和方法,以克服片面性、极端化的思维偏差。一方面,教师群体应该学习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常识,善于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研究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遇到的理念、理论、模式、经验、现象和问题等,在习惯性地质疑之后,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探寻。通过严格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并逐渐养成凡事讲求科学求证的习惯,教师就可以在其学校教育实践中,不仅要求而且引领学生用事实和理据说话,“有几分理说几分话”,说自己相信的话,避免盲目从众、以情代理、非黑即白、转移论题、拉大旗作虎皮、把关联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等常见的逻辑思维错误。另一方面,作为肩负培养学生思維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重要使命的教师,要充分掌握和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比如把点式思维、线性思维、平面思维与立体思维关联起来,将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工程思维与艺术思维融通起来,使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并行起来[1]。如果一个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如此思索和解决教学问题,假以时日,不独自己的思维能力、品质不断提升,而且能时时潜移默化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习惯和品质,这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是着眼长远,坚守价值理性。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看来,片面地强调“理性”,以为遵循理性就是进步,以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世界的一切问题,有时又很危险。为澄清这一迷思,他将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他认为,“工具理性”的作用,就是通过行动的方式来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所设定的某种功利目标而服务。而“价值理性”乃是从行为本身的特有价值来决定该不该行使这个行为,而不管它带来的效果如何。也就是说,人们可能会为了伦理、美学、宗教等方面的目的,或者出于责任感、荣誉和忠诚等方面的原因,对选定的行为赋以“绝对价值”,而不是以行为的功效来评价这个行为。笔者在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述韦伯之论,实际就是针对广大教师普遍存在的对于现实教育的思维和思想混乱——普受教育应试之苦,却又为其推波助澜,陷入“工具理性”的泥淖而不能甚或不愿自拔,致使教育教学背离规律、迷失方向,也使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偏离了正常轨道。这就需要教师从教育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高度来重新审度教育和教育对象,用“价值理性”引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回归教育初心,做有利于学生发展、人才成长和国家民族未来的教育。这是教师思维成长并品质成熟的标志。

三、教师需要锤炼学术品格

审问、明辨和知行合一,才有人格的卓越。

从职能来说,中小学教师并不需要从事如大学教授那样的学术研究、科学创造,但既以立德树人,教人求真、向善、审美为己任,同样需要具备基本的学术品格。所谓学术品格,就是专业工作者看待人事、研究问题、科学决策、表达思想过程中所特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品质特征,诸如严谨缜密、勇于质疑批判、自信执着、知行合一等,是其最为重要的方面。

学术品格常常表现为严谨缜密。儒家治学修身强调“审问”“慎思”,胡适做学问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中的“审”“慎”和“小心”都是提醒和告诫我们即便工具、真理在握,也要谨小慎微,力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无一字无来历”。理科教师总是教育学生凡事必须求证、推论因果,文科教师则总是教育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当我们照本宣科、教化他人时,总是头头是道,凿凿有据。然而不知为什么,当教师自身直面社会、观照生活、论及教育教学本身,或者与学生讨论学习、触及思想和心理问题时,却常常心浮气躁、简单粗暴,“大胆”有余,“小心”不足。

学术品格常常表现为勇于质疑批判。在学术问题尤其科学问题上不轻信盲从,凡事存疑质疑,究其真伪,明其是非,反复探寻其“为什么”;在此基础上立论、明辨,从而去伪存真,找到事情的真相和真谛,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在以色列,中小学生、社会成员,几乎全民共识:不问或者不会问问题,连睡觉的资格都没有。以色列的学校课堂中最常听到的教师用语是:“有谁能给我一个问题?”“给我一个好问题,好吗?”那种时时刻刻对于提问、对于问题的渴盼和期待,一方面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和学习本质与初心的抵近,另一方面则表现出教师本身卓越的求异思维和批判能力。

学术品格常常表现为自信执着。这世界上,就同一事物、同一问题而言,规律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条,只是角度、方面、切入点、呈现方式和表达等有所差异。研究教育问题、观照现实教育教学,同样如此。面对教育教学领域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新概念、新名词、新术语、新理念、新形式,我们究竟有多少教师和校长能够冷静沉潜,从基于初心和本质的自己独到的教育理解出发,审度、斟酌而最终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那些形式领域的高调“创新”——实际大多是“花样翻新”,往往与教育基本规律渐行渐远。真正的好学校之成就,就是因为有富有自信和定力、从不“闻风而动”的校长;真正在教育教学领域卓有建树、成就辉煌的,一定是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执着追求教育规律、坚持“认一个理,做一件事”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我以为绝无例外。

学术品格常常表现为知行合一。中小学师生的关系是最为特别的关系,既是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也是形影相随的生活关系。教师当然需要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应该凭着自己优良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在教学时、生活中,给学生好的示范和引领。思维决定和支配行动,优秀的思维品质表现为主体的卓尔不群、特立独行。而就教師而言,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往往是自己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言行,这样的言行自然是教师主体心理和思维支配下的言行,这种生活化的非教学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巨大而深远。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先贤们总是致力于“知行合一”的实践,从“万世师表”的孔子到“致良知”的王阳明,再到近代以来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他们知而行之,行其所知,终至于知行合一。这种学术品格也是崇高人格产生的魅力,不仅光照教育,而且彪炳千秋。我们教师从中获得的启迪,就是“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检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慎思敏行,不懈追求知行合一。

世界银行《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中指出,人类对于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往往受限于三种思维构成的框架:其一,自动思维,大多数判断和选择是无意中做出的,并无深思熟虑;其二,社会思维,思考和行动取决于身边人的所思所行;其三,心智模型思维,同一社群的人往往以相同的视角认识世界和看待自己。也就是说,世界上的绝大部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所以呈现出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固有的思维框架是不可回避的因素。而真正的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往往与众不同,这种不同,则主要表现为富有自主能力、理性精神和学术品格。

有人说: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句话尤其适合教师。那么,进入新时代的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参考文献】

[1]李保强.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师思维发展[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9(3):16-18.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