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芳
【摘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根本在思政,如何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使课程思政与课程本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掌握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和挖掘课程知识的思政点,设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2-0160-02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作为党在新时代下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新要求和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计算机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不仅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医学影像处理、气象等领域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种也具有普遍的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包括图像信息的基本知识、图像的傅立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和沃尔什变换等基本的图像变换、图像的压缩编碼、图像的增强和复原、图像的分割、图像的描述等。(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利用数字图像技术解决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3)情感目标。通过融入思政案例和分组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严谨踏实的学习习惯和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课程思政建设现存的普遍问题
1.1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体系脱节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两张皮”问题一直存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往往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把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教育,很多老师经常把课程思政当作是思政教育,在课堂上专门花些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解读一些红头文件和国家政策,鞭策学生努力学习等方式。(2)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等同于介绍科学家事迹,不难发现很多不同类型的课程都介绍相同科学家的事迹,与课程的知识体系毫无联系或联系甚微。
1.2思政素材高大上,但思政元素融入方式生硬
课程的思政元素需要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和挖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课程的教学过程经常出现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现象,容易让学生产生被说教的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很多课程都会结合时事进行思政,天问一号发射事件在多门课上都作为思政案例,但是没有阐述天问一号发射与课程教学的关联,所以思政的预期效果很难达到。口号式、语录式的语言也常常被用来作为思政的方式,缺乏引导和给与思考的空间。
1.3课程思政急于要效果、要成绩
为了响应全面推进课堂思政,大部分高校存在一刀切现象,所有课程所有专业一起实施,很多课程为了完成任务,便出现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
1.4不完善的评价机制阻碍课程思政的深入探究
目前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大,大部分学校存在重科研的现象,高校的考评机制偏向科研,大部分的教师工作中心都投放在科研上,在教学的研究和创新上不够,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处理教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忽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直接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效果[2]。
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情况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密切,在传统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下,教学设计很少考虑“育人“环节。
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也愈加明确。在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中,通过以点带面,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结合的模式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地各个环节中,具体实施如下:
(1)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在教学大纲地课程培养目标中增加立德树人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把思政元素融入教案中
教案是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所以为了使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教师应重新设计教案,在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方法上创新,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适当的思政案例和思政元素。例如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采用PBL模式,利用问题导入等手段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的先进技术和事迹,引导学生科学思考,有效避免思政案例生搬硬套的现象。
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政教育元素包括:
(1)核心价值观——民主、自由、和谐、爱国、敬业
课程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指导和引领教师和学生,在引用的案例中突出民主、自由、和谐、爱国、敬业。
(2)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推动技术进步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思政案例让学生真正感受科技创新改变世界,激发学生工程实践的创造力。
(3)树立正确人生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做事先做人,课程思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友善的个人素养。
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内容的思政案例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设计相关性强的案例,让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程的理论知识中,如表1所示。
思政案例在每个知识点中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绪论部分以技术应用呈现;大部分思政案例以案例驱动和问题驱动的方式呈现,使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
以图像分割知识点为例,介绍案例驱动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课前,学生通过线上发布预留与课程思政案例相关的问题,了解相关先进技术,并通过线上回答问题参与线上讨论。
课上,教师结合线上预留的问题和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讨论,然后引入利用医疗机器人初步诊断和消毒相关新闻报道并解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从而引入人脸识别,介绍汤晓鸥团队的事迹。由于课前已经布置相关问题,课堂上主要以学生介绍为主,并适当进行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并点题,介绍图像分割相关理论知识。这样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課程结束后,我们也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植入的课程思政案例的印象和是否具有很好的教育激励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2%的学生都认为有很好的作用,只有8.2%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小。
5.结束语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引入思政元素,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思政建设也是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积极动力,只有把课程建设好了,课程思政才能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所以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课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起到潜移默化的滋润作用,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起来,要像盐渗透在食物中,糖溶于水中一样。
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不仅要涵盖中华优秀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已基本形成有机的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引入先进技术,结合国家的需求,培养更多具有正确人生观、创造力和爱党爱国精神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 中国高教研究2021(1):5-8.
[2]高亮,胡煜.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