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萌萌+杨澜
"摘 要: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优质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的主要特征,而生活节奏的加快让生活步入了微时代,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教育资源多元化、碎片化、开放和共享,使教育也进入了新型学习潮流。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的鲜明特征,得到了广大中小学以及某些高校的青睐,引发了微课教学热潮。文章将微课教学引入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中,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Photoshop教学出现的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个别化教学,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数字图像处理》课程;Photoshop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33-05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微课的高速发展,教育部门、教育专家已经对其高度关注。微课满足了学习者微型学习、针对化学习、移动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的各种学习需求,由此全国各地引发了微课资源的开发热潮。[1]微课是一种全新的资源表现形式,具有短小精悍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情景真实、主题突出、资源多样、形式灵活、交互性强、动态生成、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优点。其围绕某个知识点、例题习题、现象、教学环节、案例而展开教学,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用和学生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创造了条件,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学习。[2]
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计算机在相当多的领域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相应的一些计算机软件也日益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并发挥出它们独特的作用。Photoshop软件是一款处理图像的专业性软件,目前是市场上使用范围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最畅销的图像处理软件。对于设计专业和摄影专业的学生,Photoshop软件在学习和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一项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课程。由于Photoshop软件强大的功能操作体系,在传统课堂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该软件的各项操作功能,对软件的认识面过窄,这样阻碍了学生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没有体现出开设这门课程本身的意义。[3]从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与《数字图像处理》相似的课程教学内容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仍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给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题。因此,探讨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对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深化至关重要。
二、相关概念分析
1.微课的定义
在国外,微课(Micro-lecture)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 现今热议的微课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4]国内首次提出微课概念的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微课,其本质是面向学生学习的微小课程。黎加厚教授在文章《微课的含义与发展》里给出了“微课程”简明的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都对微课进行了定义,有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张一春、郑小军等。[5]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李玉平认为微课程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 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 秒经历一次思考”;此外,张静然对微课程的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姚正东对微课程的设计做了初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微”不仅在于时间上短小,更在于其内容上的微观和简明。而课程,不仅是面向学生学习为宗旨的最好诠释,更是脱离创造者而独立存在的统一体。[6]视频为微课的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将整个课程切割为若干知识点,将其组织系统化,进行微课录制,便于学生学习时对整门课程系统的掌握。微课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界的教育改革潮,视频公开课、翻转课堂、MOOC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流方式。[7]在教育改革潮流的引领下,笔者认为应该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法,以此提高课程教学的高效性。
2.《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主要讲授利用Photoshop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与技巧,在广大高校媒体专业的教学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也是当前计算机教学的一个热点。开展《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其关键在于“技术”和“细节”,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掌握Photoshop软件的操作细节和处理技巧,并自如地应用该软件开展相关的作业和工作,这才是教学关键点。[8]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完整地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掌握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数字图像处理的一般方法,能够使用Photoshop实现数字图像的艺术创造和再加工,在制作教学软件和教学网页中使用完美的图像,同时使学生具备熟练的操作实践能力,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技术系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并重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微课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分析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主要讲授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与技巧,本课程的侧重点是方法和技巧,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门课程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理解,自己动手操作,发挥创造力,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升华。这要求教师设计课程时需要精心准备案例,案例应涵盖软件的基础应用与综合应用,且要符合时代的特点,迎合学生们的需要。而微课辅助教学适应于操作性强、复杂的专业知识,能满足《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需要。本门课程为计算机操作课程,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学习材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 要:近年来,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学者的重视,而其中的一种——碎片化学习,也越来越被关注与研究,作者在介绍了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后,结合时下最火的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分析了它对碎片化学习的支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微信公众平台;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27-03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支撑,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它迎合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满足人们的随时交互以及个性化需求,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人们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开始逐步进入碎片化学习时代。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功能板块,它借助微信这个平台,利用自己的优势,成为目前很受欢迎的功能模块。同时,调查表明,每天都会有高达90%的人会对其内容进行阅读。同时,由于低成本的资源开发、高速率的信息传播、广泛的受众影响面、多样化的内容等特点,使其成为碎片化学习的有益形式,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
二、碎片化学习
1.基本内涵
与碎片化学习相关的有很多术语: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思维、碎片化内容等等。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原意为将完整的东西破成许多碎块。基于此,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可以体现在:
(1)学习内容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是相对于系统的知识,它是大数据时代下零散的、碎片化的学习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分布在各个地方,虽然它很难做到全面、完整,但是其借助快捷、及时的移动学习工具,使得学习者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2)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是指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之外,零散、不宜深度思考的时间。这些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让学习者做完一道题、浏览完一个新闻、看完一个单词等等。此外,这种处理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在等公交、坐地铁、餐桌旁的学习方式。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个性化、零散化、差异化,不具备固定的时间段等等特征,是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基础。
(3)学习空间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学习空间是指学习空间不受时空的约束,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室,也可以是虚拟学习社区等等。它是一种零散于任何时空的碎片化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碎片化的空间对碎片化的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
2.特点
(1)灵活性:碎片化学习无论是将学习内容碎片化,还是学习时间碎片化,对于学习者而言,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学习过程是可控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进行学习,使其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很好地弥补正式学习的缺陷。
(2)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正式学习而言,它是一种个性化的非正式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有选择的、个性化的进行学习。
(3)高效率:在分割学习内容之后,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在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上,可以保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很快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在学习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微信公众平台对碎片化学习的支持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的针对各类团体和个人的信息推送平台,分为:公众号和订阅号。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群发推送、自动回复、分享收藏等功能,可以实现资源内容的精准推送、关键词回复和知识收藏分享,学习者无需下载便能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浏览并保存学习资源。
1.微信公众平台广泛的影响力是碎片化学习的基础
微信作为一个实时通讯软件,其用户量非常大。在2016年微信公布的业绩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其中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同时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超过800万个。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很大的用户基础和影响力,这就为学习者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2.微信公众平台便捷的传播是碎片化学习的载体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功能。一方面,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学习者就可以对平台内容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收藏和分享的功能,将学习内容进行传播,以其达到与共同爱好者的交流互动。
3.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的推送是碎片化学习的关键
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添加相应的公众号,公众号则在后台对用户进行分组,对用户进行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信息推送。这种个性化的推送也正是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4.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内容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资源
微信是集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等为一体的传播的。管理者可以将内容通过精心的设置,将内容多样化的呈现给用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而且可以便于学习者进行学习。
四、微信公众平台下碎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资源不易形成系统的知识
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的;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它们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它们往往不够严谨、全面。简而言之,碎片化的学习资源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说明事物表面的东西,导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如果我们长期地接受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而不加思考,只会使我们仅仅沉浸在获得了某一新知识的喜悦中,思维变得很狭隘,因此其不易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