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月港海丝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思考

2021-04-14 22:13蔡臻祯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

【摘要】明清时期,月港以海上民间贸易成为了我国明清时期海上贸易始发港、明朝中后期唯一一个合法的私人民间海外贸易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游戏、主题活动、区域活动、领域教学等形式,从建筑文化、海洋文化、产业贸易三个模块入手构建月港海丝文化课程,有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认同和喜爱家乡文化,奠定文化自信基础;有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建设特色幼儿园;有利于传承和创新月港海丝文化。

【关键词】古月港  海丝文化  幼儿园课程  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0-0121-02

一、月港海丝文化概述

“港水萦绕如新月,月色晶莹照港湾。”明清时期,月港先民敢为人先突破“海禁”的限制,开展海上民间贸易,形成了“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繁华之景。月港因此成为了我国明清时期海上贸易始发港、明朝中后期唯一一个合法的私人民间海外贸易港口,亦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航港。

古称“小苏杭”的月港,其基本概况可凝练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海丝贸易方面,月港不足1公里的海岸设有7个码头,码头间分工合理,各有功能。从码头中进口的货物多为海外特产,数量多,品种繁杂。同时经由码头出口的货物也涵盖了各种皮货、矿物、陶瓷、丝绸、茶叶、水果等,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在产业兴起方面,月港出口贸易带动了闽南乃至福建省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业的兴起繁华。月港先民在码头周边建起了临江商铺,最终形成了5个商市,市井繁荣。除此之外,因出海贸易需要,船厂行业兴起,造船技艺者世代传承。因其地理位置负山枕海,农渔业规模化,海洋文化延续至今。在抗倭护防御方面,月港先民发挥才智建宴海楼,融合枪眼、暗道等要素抵御东洋倭寇的侵袭。在建筑设计方面,有华侨便有骑楼,其外廊式建筑頗具南洋风味。月港古街厝厝相连,巷巷相通,具有独特的“巷仔边”文化情怀。在人文精神方面,重乡崇祖观念孕育了世界上第一家国际民间汇兑局天一总局,漂泊在外的月港先民据此以书信、兑票与亲人联系。

二、古月港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价值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古月港的辉煌历史文化正被慢慢揭开,与当地幼儿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月港海丝文化内容丰富,可挖掘性强,将其作为课程资源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对文化传承、教师和幼儿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月港海丝文化

月港海丝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财富,其沉睡了三百多年,在“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开始苏醒,需有人进一步挖掘、传承与创新。教育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启蒙教育阶段,文化融于教育,教育依托于课程。因而,对幼儿施以本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幼儿扎根于本土文化,形成独特的本土认知情怀,有利于幼儿传承和创新月港海丝文化。

(二)丰富园本课程资源

在闽南地区,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开发多以闽南文化作为突破口,内容与形式规整统一。古月港文化扎根于幼儿生活,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是闽南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亦也是宝贵的园本课程资源。因而,将月港海丝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创设本土文化背景下的课程环境,丰富幼儿的游戏与活动,有益于凸显幼儿园的本土特色,建设特色幼儿园。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课程作为文化的存在形式,应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文化来源于生活,幼儿又生长在最现实的生活之中,所以将人类的文化还原于生活,还原于经验,应是教师的创造性表现。”挖掘、整合月港海丝文化,以幼儿为中心考量、甄选、改造课程资源,科学架构和实施课程,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考验。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幼儿教师重构自身文化知识结构,从课程实施者成为课程设计者和领导者,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满足幼儿学习需要

古月港文化涵盖了月港的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等诸多要素,内容多样化,能满足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好奇心。其中,海丝贸易、茶叶瓷器、海洋文化、建筑设计以及人文精神等,适合幼儿学习与感受。从园内至园外的活动空间拓展,有利于幼儿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幼儿耳濡目染,有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认同和喜爱家乡文化,奠定其文化自信基础。

三、幼儿园月港海丝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路径

以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立足于实际,从建筑文化、海洋文化、产业贸易等三个课程内容模块入手,结合游戏、主题活动、区域活动、领域教学等形式,探讨幼儿园月港海丝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

(一)建筑文化

虽时间斑驳了岁月,但月港仍留存着明清繁华之景影响下的建筑特色。临江古街厝厝相连,巷巷相通,青石路、木店窗和竹格仔点缀出古香古色。骑楼建筑历经百年风雨,大长廊、木板壁和红砖柱印记着南洋风味。军事望台宴海楼八筑架梁,枪眼和地洞尽显先民抗倭智慧。在“月港建筑”主题下,幼儿教师可在美工区、建构区等区域开展活动,创设月港文化环境,加深幼儿对家乡历史和建筑特色的了解。基于美工区,可画可做,可将木板、红砖、竹格仔等建筑元素作为幼儿美工创作材料。基于建构区,拼构各式高低结构材料,回味骑楼风味和巷子文化,创新军事海防建筑。基于环境创设,可将幼儿的美工作品和建构作品作为环创要素,还原月港市井生活,体验贸易繁华、抵御倭寇的情境。

(二)海洋文化

月港负山枕海,周边零散着多个海岛,至今仍留有明清时期的码头遗址。因此,可以以“海洋文化”为切入口,生成海洋主题教育活动。以“人、物、景、情”为线索,形成如下的课程资源结构图(见图1)。

如以“船”为课程组织要点,除折船、设计船等常见课程组织方式外,还可以请当地史学专家带领幼儿参观月港船厂纪念馆,了解明清时期从世界各地而来的不同样式的船只;或邀请当地造船技艺者入园现场演示造船技艺,入船厂参观,给予幼儿造船初步体验的机会;或家园合作,请家长带领幼儿乘船划船等。在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了解各种船,知晓船只构造和造船过程,体验乘划船、设计船只的乐趣,接触船舶修造工人和渔民,还能进一步理解沉浮原理、航行原理等科学知识。

以“情”为线索,月港先民漂泊在外,以天一总局为中介与亲人往来书信和兑票。开展“寄情于信”主题下的幼儿园课程活动有益于幼儿感受当地的人土风情,体味重乡崇祖的乡土观念。综合海岛渔村、月港码头等课程资源,也可以生成有趣的区域活动和游戏。如开创“海产品市场”区域,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本地海产品,组织幼儿以买卖游戏的方式了解各类海产品的知识。将浮子、渔网、梭子等渔具作为区域活动材料,引导幼儿体验织网、穿梭、捕鱼、晒鱼的海岛渔民工作之景。以港口码头为建构主题,引导幼儿在建构区中展现九龙江两岸的月港风貌。在幼儿园中重现渔民生活场景,组织幼儿感受、体验海岛渔村文化。

(三)产业贸易

明清时期,月港海上贸易带动了农业、工业、渔业等产业的发展,直至今日仍影响着民众的生存方式。因此可从中挖掘出许多适合幼儿学习感受的课程资源。如工业方面可进一步挖掘“港口码头贸易”的全园性游戏主题,在幼儿园寻一片空地提供纸砖、木板、轮胎、小木船、麻袋、麻绳、扁担、竹编簸箕等材料,引导幼儿创设港口码头和临江商铺的环境,模拟码头运输、港口物流、古月港临江贸易的情境。从贸易的商品种类中又可延伸出丝绸、瓷器、茶叶、荔枝等物品的相关课程活动。除此之外,现在月港正在开发,旅游产业日益兴盛。基于此背景下也可将旅游业融入到课程活动中,请幼儿集思广益,为月港景区设计徽标、吉祥物等。从月港特色出发,古厝古巷、骑楼、海晏楼、文庙、城隍庙、七大码头、漳丝、克拉克瓷等均能成为文创产品的设计主题,进而在园内形成专属幼儿的月港海丝文化创意馆。

综合以上,月港海丝文化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建构时,应从办园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环境文化等方面谨慎思考,科学筛选、改造课程资源,形成满足幼儿需要、适合幼儿学习感受的课程方案,有弹性、有活力、有意义地影响幼儿。月港海丝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小部分,课程建设的过程又是动态的,因此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小放大,以大局视野持续性地改进课程结构,以幼儿为中心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1):31-32.

[2]虞永平,纪秀君.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N].中国教育报,2016(12):4.

[3]李志英.”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建构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2):66-70.

作者简介:

蔡臻祯(1993年-),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師范大学协和学院学前教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园联手 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