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2016-12-14 10:42范海霞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教育资源

范海霞

摘要:在外来文化带来更大冲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幼教工作者也意识到了本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通过园本教材的编纂,园本课程的实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开展本土文化教育仅靠幼儿园本身难以奏效,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会的教育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本土文化教育的目标。本土文化来源于社会,植根于民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家园合力,以家园共育的理念促进山区乡土园本课程的实施,也契合了当今幼教改革的大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山区本土课程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整合家长资源 多渠道开展本土课程实施的观点,并就家长资源的挖掘、作用的发挥、与幼儿园资源的整合,以及家园互动多维拓展和生成本土课程等,为本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资源;家园合力;园本课程

本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递着大量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幼儿从小接受本土文化教育,不仅能让其体验和传承中华悠久的优良传统,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但随着外来文化的植入,山区特有的文化及其资源正面临着被改造、被抛弃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级的重视,但由于现在山区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中,使用的都是省级以上、城市专家们编写的统一教材,其内容对山区而言普遍存在“水土不服”,显得空洞而不符合实际,严重影响了课程实施。

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本土文化课程资源植根在民间,幼儿园要开展园本课程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但在现实中却有很多家长在幼儿园教育开展过程中消极配合,甚至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学校的责任。而且由于家长组织相对较松散,大部分属于孩子在园期间组织的临时性机构,这就需要幼儿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长参与到本土文化教育活动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家长资源的调查,根据已有的家长资源形成现可利用的家长资源及社会资源

家长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可谓人才济济,是幼儿园一份丰厚、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开展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之前,对家长资源的调查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家长的特长,形成幼儿园、班级家长资源库,分门别类,合理利用。

按本土教育课程活动需要形成资源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按家长资源特长分类。通过家长资源问卷调查,让家长自愿填写可为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提供帮助的特长。家长资源统计好后,由家委会出面,成立专门的家长资源管理组织,按活动开展的需要提前与家长联系,让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按时间分类形成短期家长资源库和长期家长资源库。短期家长资源库,即在幼儿在园期间,可为开展教育利用,但可随着班级、家长的变更而不断改变的家长资源即从事各种职业的爸爸妈妈,是活动开展所需的充足人力资源,这类家长资源库资料可掌握在班级家委会及班级教师手中;长期家长资源库,即这些资源是现阶段所拥有,但会随着幼儿离园可能会消失,而幼儿园又长期需要,需与其个人或单位长期建立合作关系的家长资源,如:在地方博物馆工作的家长、会唱地方戏的家长等等。这类家长资源可由班级教师分析、统计,集中在幼儿园教务处,长期保持联系,这样即使是这些家长的孩子以后毕业了,也可以继续在幼儿园的本土教育课程实施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在调查家长资源时,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要认真了解家长的工作时间安排,以便幼儿园统筹考虑,让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对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中。

二、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拓园本课程内容,为实施园本课程不断生成更多的内容

1.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在民间流传的童谣、游戏、风俗等等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口口相传,有其相对旺盛的生命力,相对人数较少的教师群体,在广大家长中流传的本土文化更加丰富,因为家长作为社会成员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有很多优秀的本土文化没有以文本的形式保留下来,只流传在民间甚至是家长群体中,这些内容更需要去挖掘开发。如我园在开展“爱说家乡话”活动后,孩子回家向家长念所学童谣,一个家长马上想起小时候念过的一首《五更歌》,儿歌生动地模仿了五更中各种动物的叫声,用方言念起来特别好听,就写下来交给幼儿园老师。结果这首童谣以整齐的句势、形象的叫声、特殊的韵律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

2.结合固定节庆活动,同时关注课程的生成性,开展园本课程相关活动。本土文化与日常生活中的时令、节气、习俗、节日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本土文化教育中有很多内容如风俗、童谣、小吃等就直接跟节庆活动相联系。在一个又一个的节庆活动中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听着家乡童谣,吃着家乡小吃,感性经验丰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活动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教育活动与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彰显地方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唤醒幼儿的文化归属感。

三、利用家长助教等多种形式,协调社会力量,在实施园本课程的过程多角度发挥作用

首先是对教师层面的助教。由于在园参与教育的教师对本土文化理解不同,对本土教育资源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家长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弥补教学短板。如教师们开展地方戏曲戏教学时,可请家长先来教教老师们学一学;本地节气传统习俗,也可以请懂的家长们来给老师说一说……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本土文化教学。

其次是对幼儿层面的助教。家长助教还可直接进入幼儿活动中、幼儿园教育中,如在“家乡的小吃”教学活动中,可请班里手巧的妈妈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妈妈们是怎么做的。当香喷喷小吃现场出炉时,孩子们都显得特别的兴奋,因有妈妈和美食的元素的加入,多了一份日常在家过节的氛围,对家乡习俗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结合家庭教育,共同开展园本课程,关注家长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参与性,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

本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展不是幼儿园的事情,只有形成全社会都关注本土文化传承的氛围,家园合力,形成浓厚的社会环境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才能立足本土文化,在脚跟站稳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因此,发动广大家长共同参与到本土文化教育中来,不仅仅是配合幼儿园展开活动,而是能形成促进园本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和心理环境。如在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些本地的书籍、本地节气的图片,给孩子讲讲相关的风土人情故事,带孩子参观本地的一些历史遗迹、文化胜地,给孩子念念童谣等,为教育活动做好准备,而且将此项活动在社会上进一步宣传和深化,开展更为丰富的社会本土文化活动,通过社会、社区的各项活动反过来进一步影响教育孩子们,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使本土文化教育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钱愿秋 李姗泽《家园合作中的家长参与现状调查与研究》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开放教育资源愈加受美国高校青睐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民间益智游戏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民族文化视阈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