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体验”成“浮云”

2021-04-02 10:13郝高峰何军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算理体验反思

郝高峰 何军华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关注“成功体验”、只“体”不“验”等“假体验”或“弱体验”现象较为普遍。以“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为例,阐释教师要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杜绝“假体验”,改善“弱体验”,在不断的反思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体验式学习真实落地。

[关键词]体验;反思;思维;算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39-02

“体验”一词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出现39次之多: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活动经验的积累,再到学习过程的评价,无不突显“体验”的重要性。美国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库伯也强调:“体验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发现,让体验真正落地并非易事!只关注“成功体验”、只“体”不“验”等“假体验”或“弱体验”现象比较普遍,致使体验不够深入,流于形式,最终沦为“浮云”。“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一直都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具体应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的算法解题训练中,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为什么要这样算容易被忽视。我国现行的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都不约而同地借助长方形,采用折纸或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本文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讨论如何在“折纸”中理解“[34×14]”的算理,让体验式学习真实落地。

一、成功的“体验”,有时只是一种模仿

体验式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即“做中学”,它强调主体的参与。“用手操作”是其重要途径,但又不局限于此。“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口表达”“用心感受”等都是体验的方式。“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抽象,教学“[34×14]”时,为了节省时间,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长方形纸,然后再按照要求“折一折”:先纵向折出一张纸的[34];再横向把这张纸的[3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即折出[34]张纸的[14]。从这个过程很容易看出,整张纸被平均分成了4×4份,取了其中的3×1份,从而得出[34×14=3×14×4=316]。(如图1)

这样,学生通过折纸比较直观地“体验”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积累了“折”的经验,绝大部分学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式说明分数乘分数算式的算理。看似完美的“体验”活动,何尝不是一种机械的重复、一种弱的体验呢?因为学生操作时、操作后都没有去思考。比如,为什么要先竖着折再横着折?能不能两次都竖著折?如果不能,为什么?如果能,怎么折?还有没有其他的折法?等等。倘若不能带着“思考”去操作,调动多种感官深度参与,体验就极有可能流于形式,淹没在“正确”的假象中。从而应了这样的话:“正确,有可能是一种模仿;错误,却大凡是一种经历。”

二、给失败一些机会,让“体验”更加真实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以此推之,成功都是相似的,失败却各有各的失败。作为教师,总是希望学生都获得真实的成功体验。但失败在所难免,因此,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失败,甚至给学生创造失败的机会。这样,可让学生的体验更加真实、全面和有效。

“分数乘分数”算理教学,如果稍稍改变一下问题呈现的方式,让课堂再开放一些,多给学生一些自主体验空间,那么学生的体验就会更加真实和多元。比如,在揭示了“[34×14]”的意义之后,笔者提问:“你能用折一折、画一画等方式探究这个算式如何计算吗?(也可同桌或小组合作)”在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用了教材上的方式很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一些学生因两次都同方向折,出现了“折痕打架”现象,于是有人怨声载道,有人冥思苦想……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在体验着真实的“成功”或“失败”,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分享和交流——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呢?成功的人获得了怎样的经验,失败的人又如何调整,从而走向成功?

令人欣喜的是,有两位学生听了别人的分享后一改“常理”:大家都在折“[34]的[14]”,他们却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折出了“[14]的[34]”,并能讲清自己的方法。

一位学生先纵向折出一张纸的[14];再横向把这张纸的[1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即折出[14]张纸的[34]。从这个过程很容易看出,整张纸被平均分成了4×4份,取其中的1×3份,从而得出[14×34=1×34×4=316]。(如图2)

另一学生先纵向折出一张纸的[14];再继续纵向把这张纸的[1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即折出[14]张纸的[34],也得到[14×34=1×34×4=316]。(如图3)

可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包括失败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手、脑、眼、口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数学活动中“做”数学、“想”数学、“说”数学、“用”数学,可以促使智慧在他们的指尖流淌,让思维伴随体验更真实地得到发展。

三、及时反思,促“体验”不断升华

思维的参与是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关键,反思、内省是学生体验式学习的保障。体验,绝不仅仅是操作,更包括体悟和反思。“体”的过程中和“体”了之后都要及时反思,形成经验;再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在“验”的过程中及“验”了之后也要认真反思。笔者认为,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经历“体验”(动词),形成“体验”(名词),再“体验”(动词),再形成“体验”(名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反思、内省,总结经验,验证经验,再总结经验,从而促使体验不断在反思中多次升华,提升体验式学习的品质。

比如,探究“[34×14]”的算理时,当有学生因两次不同方向的“折纸”获得成功,而有学生因两次同方向的“折纸”而遭遇失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当学生分别用两种方式“折”出“[14]的[34]”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认真反思:对于“[14]的[34]”,在竖着折出[14]后,为什么既可以横着折[34],也可以继续竖着折?对于“[34×14]”,两次同向“折”为什么就不方便呢?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追问中学习知识,深化体验。甚至,教师可进一步反思:难道“[34×14]”真的就不能两次同向“折”吗?从而引出下面的方法(如图4)。

当折出[34]后,再竖着把这样的3份直接平均分成4份,出现折痕“打架”现象时,如果要继续竖着折,就要采取“迂回”战术,把每一小份分别平均分成4份,各取1份。也就相当于取了“[34]张纸的[14]”。也就是说,对于“[34×14]”而言,两次同方向折纸是可以实现的,只是比较麻烦。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除了借助“长方形”外,可否借助其他图形(如圆、线段)?如果可以,为什么教材没有选择呢?这样,通过不断反思,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算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效地促使体验在反思中不断升华。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杜绝“假体验”,改善“弱体验”,在不断的反思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体验式学习真实落地。必须强调的是,不能狭隘地将体验定义为“动手做”,毕竟“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而眼光、精神都是体验。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卢伟玲.体验式学习:数学深度学习的一种方式[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

[3] 程旭.体验式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J].小学教学参考,2019(35).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算理体验反思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