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理解:探索从“定量”走向“定性”

2021-04-02 10:13丁洪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定量

丁洪

[摘 要]数学学习离不开“定量”和“定性”。其中,侧重行为操作的“定量刻画”,通过问题驱动、知识迁移和对比展示,实现初探激趣、再探体验和深探建构,助推线性理解的发生;侧重思维操作的“定性把握”,通过分类定性和分层定性,实现二维理解和多维联系,助推结构理解的生发。最终,实现探索活动的温度可感、广度可拓和深度可测。

[关键词]深度理解;面积变化;探索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11-02

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一般需要经历两种过程,即定量刻画、定性把握,前者侧重行为的操作过程,比如画图、测量和计算等,这些外显行为处在学习的准备阶段,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基础性的特征;后者侧重思维的操作过程,比如猜测、验证、概括等,这些内在行为处在学习的生发阶段,具有主观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显然,数学学习就是要从定量刻画逐步走向定性把握,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模型,进而广泛应用。

“面积的变化”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安排的“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属于“图形与几何”板块。从行为操作来看,“面积的变化”聚焦简单图形,按照一定大小的比例,锁定影响图形变化的关键因素,使学生顺利画出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思维操作来看,“面积的变化”主要引导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发现图形面积变化的一般规律,初步渗透科学的方法理论。问题是,探索如何“立序”,研究从哪个图形开始?探索如何“立行”,每个图形研究的侧重点是什么?探索如何“立言”,怎样表达研究的结论?应该说,起点可以不同,过程存在差异,但是深度理解的追求必定殊途同归。

一、定量刻画:在行为操作中线性理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认为:“除非有定量的实验证据,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性的讨论能够作为科学的真理來加以接受。”也就说,一方面数据产生需要定标准、去测量和得结果,研究不能忽视统一性和准备性;另一方面,研究需要用数据来“说话”,研究结论才具真实性和普适性。

1.问题驱动,初探激趣

这个环节的教学一般有两种版本。第一种是以长方形的探索为起点,要求学生“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和宽,写出对应边长的比”,并记录“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长的比是()∶(),宽的比是()∶()”,然后引导学生“估计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几比几” 。学生通过画图法、计算法和列表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验证猜测,得到“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9∶1”。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其他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比又会怎样变化呢?”,驱动学生继续思考。第二种是以探索正方形为起点,引导学生聚焦正方形边长的前后变化,以及对应面积的前后变化,再提炼出相关结论。

显然,从长方形出发的探索,遵循的是知识的建构序列,毕竟面积起始图形的作用不容小觑;从正方形出发的探索,贴近面积累加的计量规则,所得过程与结论更直接和更直观。

2.知识迁移,再探体验

首先,借助媒体的动态演示,将正方形(或者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分别按比例放大,并在活动单上呈现放大前后的两类图形,学生通过指认、联系和对比,明确了将要探索的数学对象。其次,通过问题“研究图形的变化规律需要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锁定影响图形面积大小的关键因素,即边长、长和宽、底和高、半径,清楚探索的测量重点。其次,借助问题“上面的图形分别是按几比几放大的?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的比各是多少?”,鼓励学生组内分工,自主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探索,并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明确探索的操作要点。最后,利用问题“比较每个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度比和面积比,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最终发现“长度比是 2∶1,面积比是4∶1;长度比是 3∶1,面积比是9∶1……”“两个比的后项都是1,面积比的前项是长度比前项的平方” ,顺势归纳、总结和抽象出“如果把一个图形按n∶1 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是 n2∶1 ”的数学模型。

显然,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是知识建构、探索成效和情感共鸣的关键阶段。其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能缺位,比如必要测量的方法指导,充分活动的时空保障,理性表达的适时参与,等等。也就是说,只有师生心中都有“数”,才能助推探索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跨越。

3.对比展示,深探建构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猜测的结论是需要验证的,而且是需要多个案例、多种角度和多种途径的验证,因此,以点带面、以此类推就成为探索的常用手段和通用方法。这样看来,教材精心设计的“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按比例放大,算一算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看看是不是符合上面发现的规律。”的探索活动,是及时的、应景的和必需的。具体到活动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组内分工协作,图形放大的比例可以各不相同,通过对比和分析数据,验证规律的适用程度,建构探索学习的回路;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逆向思考,并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案例数据,得到“如果把一个图形按 1∶n 的比缩小,缩小后与缩小前图形的面积1∶n2 ”的数学结论。当然,教学还可以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超越图形的变化方向,再次从数量上归纳并发现“面积比与长度比的平方倍有关”。

显然,先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思考,实现了知识迁移;再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考,建立了数学模型;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化为例,在不断变化中感知不变的存在,又验证了规律可信。进一步说,图形变化的程度有了定量刻画这个利器,就能将模糊的感知显性呈现,方便了描述交流。

二、定性把握:在思维操作中结构理解

定性就是要将研究对象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倾向与外在的、易变的、暂时的倾向区分开来。这样处理,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探索未知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反思已有的经验。最终,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的、结构的和系统的理解,进而把握其本质。

1.分类定性,二维理解

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它们都是基本的平面图形。影响这些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关键因素都有两个,它们的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都体现了二维空间的图形特征。在定量刻画环节,主要是测量具体图形的具体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感性支撑,就可以脱离具体数据,从整体上加以理性探索。

师:将这些图形按照n∶1 的比例放大,不进行具体测量,你能推理得到面积变化的规律吗?试一试。

生1:我研究的是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S=a×b=ab,现在的面积是S=na×nb=n2(ab),我发现“长方形现在的面积∶原来的面积=n2∶1”。

生2:我研究的是三角形。原来的面积是S=a×b÷2,现在的面积是S=na×nb÷2=n2(a×b÷2),我发现“三角形现在的面积∶原来的面积=n2∶1”。

生3:我研究的是圆形。原来的面积是S=πr2,现在的面积是S=π×nr×nr=n2(πr2),我发现“圆形现在的面积∶原来的面积=n2∶1”。

……

显然,平面图形中两个维度的线段分别扩大n倍,对应的面积就扩大了“n×n=n2”倍。也就是说,图形的样子可以不一样,但是图形结构的属性相同,所以变化的结论内在一致。如有可能,思维还可以引向一般建构,即两个维度的线段分别扩大a倍和b倍,对应的面积就扩大了“a×b=ab”倍。可以看出,這样的思维操作更通透、更舒展和更理性。

2.分层定性,多维联系

通过问题“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还想到了什么?”,驱动学生从变化特征、探索方法和结构联系等层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变化特征的界定,变化分为按比例放大或者按比例缩小,影响图形变化的两个维度“同步变化”,但是图形样子“始终不变”,变中不变演绎了图形内外的辩证统一;其次,是探索方法的界定,引导学生总结“要认真观察、比较数据,才能发现规律”。数据可以是具体的或者是抽象的,但是数据建模的规律是一样的,虚实结合演绎了感性和理性的辩证统一 ;最后,是结构联系的界定,通过猜测“长方体、正方体等按比例放大后,体积比和长度比会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视角尝试阐述,并逐步发现:一维图形是线段的同步变化,二维图形是线段的变化组合,三维图形是线段的变化建构(如图1)。结构生长演绎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统一。

显然,定性研究既需要回到原本事实和经验本身,从具体图形出发探索;又需要超越经验和事实,将图形归置定性为某种类型,并再次出发探索;最后通过类别归属定性在某个维度,上升至理性认知和一般思考。可以看出,这样的思维操作既演绎了知识的追本溯源,又实现了知识的螺旋建构,使得探索活动温度可感、广度可拓和深度可测。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问题链驱动的小学生数学化学习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C-b/2020/02/26)。]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定量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基于力控制的机器人磨抛定量去除研究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自动包装机定量功能设计与实现
宋代草市镇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金嗓子喉片GC/MS快速定性定量测定
鸭肝组织中DHBV ccc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论土地细碎化及其定量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