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姬
摘 要:个性化教学设计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特的音乐学习方法。新课改反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利用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让问题成为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在思考、探索、讨论中理解音樂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针对问题驱动在初中音乐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利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问题驱动;个性化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初中音乐教师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作用,大多教师采用“提问—回答”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不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构建,影响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问题驱动教学具有调动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能使学生主动投入音乐探究中。在运用问题驱动的过程中,应将问题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融合,让学生在思考、探索、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教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问题驱动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利用问题驱动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形成良好的音乐观念。教师需要以音乐问题为基础,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能为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问题驱动的重点在分析问题上,教师可以问题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融合,使学生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了解教学知识,主动联系到自身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以用问题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勇于探索和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有利于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2.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如果提出的问题恰当有趣,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整节课的重难点,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在问题探索中不断改进自身的问题,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的个性化发展。在利用问题驱动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因此,教师需要探索问题驱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使用途径,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问题,展示出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音乐思维,体现出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问题驱动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驱动主要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开展,能够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帮助教师组织和管理教学课堂。高质量的任务驱动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保证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能力掌握的不全面,制定的问题不科学,发挥不出问题驱动的作用。
1.教师不能把握驱动时机
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问题驱动的时机,频繁提出教学问题,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多越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导致学生还没有理解上一个问题就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无法保证问题驱动的效果。而且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结合教学目标,发挥不出问题教学的价值。同时,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忽视了学生的音乐认知,提出的问题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困难,无法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探索的乐趣,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2.教师教学认知存在偏差
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喜欢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也比较少,存在不平等的教学现象,很容易挫伤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此外,有些教师习惯随机提出问题,追求热闹的教学氛围,随口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要求学生齐声回答,虽然表面上学生都参与到了问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初中音乐教学利用问题驱动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的策略
1.合理设计问题,调动求知欲望
初中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其中的乐理,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或创作情感等。而问题驱动的目的在于活跃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形成良好的音乐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等设计问题,增强教学提问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阅读音乐教材,在探索中了解教学目标。
例如,在《歌唱祖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歌唱祖国的诗歌朗诵视频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营造出和谐的音乐氛围。再展示出我国长江、黄河、高山、沙漠等风光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有什么感受,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引出《歌唱祖国》。接着为学生播放《歌唱祖国》MV,让学生欣赏音乐、歌词和视频,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首歌的节拍、强弱规律和情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进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控制力度,再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正确解决上述问题。然后再领唱作品的高音部分,提问学生歌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知道用什么样的情感演唱,以此来升华本节课的主题,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顺利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连接新旧知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没有问题驱动很难使学生完全掌握音乐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目的地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但音乐表现力稍差,对音乐缺乏兴趣,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将生活素材与音乐教学结合,使学生快速投入问题解决中。
例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知道哪个民族的舞蹈,并说出它们的特点,这样结合学生认知的提问,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展示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让学生跟着舞动身体,营造出热烈的教学氛围。随后教师再播放音乐《青春舞曲》,并请几位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伴舞,让其他学生跟着节拍小声跟读歌词,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例如在《长江之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在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长江的了解。接着播放纪录片《话说长江》,使学生在了解长江的同时欣赏乐曲《长江之歌》,营造出良好的意境,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
3.改变问题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灵活应用问题驱动法,转变课堂提问的角度,运用新颖、独特的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真正突出學生在音乐课堂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依呀呀噢咧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了解过非洲文化,是否到非洲旅游过,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非洲文化的认识,分享非洲文化的特点和非洲的风土人情,调动学生对歌曲《依呀呀噢咧噢》的兴趣,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出非洲地区的风景。进而实现师生高效高质沟通,激发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养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又如在《丰收锣鼓》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初听音乐后不知道这首歌表达的情感,也不知道歌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教师需要准确指出重点,巧妙提出问题。如教师可以介绍曲作者、词作者,展示出音乐中用到的乐器图片,提问学生它们的音色分别有哪些特点,在欣赏音乐时会联想到哪些场景,使学生认识到《丰收锣鼓》是一曲将传统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歌曲,表达喜获丰收的情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思维,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
4.由浅入深提问,逐渐提高认知
初中音乐教师要系统地开展教学活动,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深化学生的学习层次。因此,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难设计教学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紧密的学习思维,使学生了解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在《在阳光灿烂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用祖国每当有重大灾难时的“八方支援”案例引出歌曲,提问学生这一案例体现出了什么情感品质,突出歌颂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意识。接着介绍《在阳光灿烂下》的时代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三种学习方式:跟着音乐演唱、跟着音乐念歌词、跟着音乐哼唱,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熟悉音乐,找出自己认为难度较大的地方,在小组内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播放音乐《中国人》《生死不离》,让学生将三首音乐对比,提问学生歌曲在速度、演唱形式、风格、情感上的区别,逐渐深入剖析歌曲,在多元化的问题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思维和音乐感知能力。
5.开放课下作业,鼓励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还要延伸音乐教学,布置一些课后问题来实现问题驱动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课后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知识,做好下节课的衔接工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改编音乐、观看微课、创编舞蹈等方式,让学生在课下解决音乐问题,增强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彩云追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课下问题,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改编成其他形式的《彩云追月》,思考音乐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还可以让学生引入“看月亮爬上来”的内容改编歌曲,让学生改变歌曲结尾的方式,思考这样改编的作用,在这些拓展延伸类的问题中了解创编音乐的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问题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融合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使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在利用问题驱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音乐问题,创设对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运用不同的提问角度来锻炼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还可以布置开放的课下问题来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顺利完成初中音乐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春华.“问题驱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审计案例》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7).
[2]沈玉红.问题驱动型导学案引领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初探:以“原电池”课堂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10).
[3]孙东霞.导学案设计引起师生思维深入碰撞的问题驱动阅读教学:以两次《陈情表》的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4]凌翔.“问题驱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神的一滴》教学设计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