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

2021-03-24 02:04李海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整合初中体育

李海波

【摘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下新课改教育所制定的教育目标。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学生如果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便可以投入到紧张的学业之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初中体育学科教学是开展健康教育最为直接的学科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和设计之下,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基本任务和目标,渗透相关的健康教育理念和内容,并结合多元性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保证学生能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下实现对健康内容的正确认知。

【关键词 】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整合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和政策的落实之下,初中体育课程引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能够达到新时代之下对于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提出的基本目标。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之时,应重点关注基础性体育项目的改革和优化,这样既拓宽了体育教学内容,又丰富了体育教学资源,保证健康理念能够融入到基础性体育项目之中,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体育锻炼体验,让学生在产生浓厚体育锻炼兴趣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一、重视运动注意事项,保障学生安全

对于任何形式的体育项目而言,其本身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应科学看待体育运动所存在的特征,从而关注健康教育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具体开展之下,初中体育教师首先应对初中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掌握,从而在制定针对化的体育教学方案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针对化的讲解和指导,将一些具有风险性的体育项目尽可能控制在微小范围之中,保证学生在合理的运动之下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推动学生运动思维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以 50 米短跑项目为例。该项目应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性。由于 50 米短跑运动强度相对较大,如骤然进入跑步状态,极有可能引发部分急性病,造成安全事故。教师在进行运动项目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完整地交代 50 米短跑的注意事项。通过详实细致的健康指引,学生能够在掌握短跑技术要领的同时,有效地规避可能的运动伤害。这无疑是健康运动理念的充分落实。

二、借助视频课件,引发学生关注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应坚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具有运动天赋的前提之下能够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但是对于一些身体基础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在体育课堂之中,经常处于一种难以掌握体育运动窍门的状态,导致学生自身的身体机能无法与体育运动强度相匹配,为了保证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身身体机能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联,初中体育教师便可以通过开展视频课件的方式,将相关的视频内容融入到课件之中,让学生能够在观看课件之时,对体育健康运动的基本概念形成一个更为清晰的理解和认知。

比如,针对在高强度运动过后,为什么不能立刻蹲下休息这一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找到答案。“这主要是由于运动结束后立刻蹲坐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肌体疲劳度,严重的还会产生重力性休克现象。因此,在每一次高强度运动过后,应适当调整呼吸节奏,进行一些低热量运动,例如,慢走、伸腿、屈身或者深呼吸,以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到心脏,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 这种直观演示的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明确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时,能引以为戒。

三、增设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场地和器械的要求较高,而大部分初中学校或多或少会缺少一些基础性的体育硬件设施,导致初中体育运动教学的开展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初中体育教师为了完成部分内容的教学,则可以通过开展自由活动的时间,让教师能够在秉承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自由活动形式,保证学生在参与之时,激发学生自身的运动兴趣和运动热情,并且懂得如何将健康教育内容与趣味性的体育运动相结合,达到了两者强强联合的基本目标,从而保证体育运动教学能够在实质性上发生改变。

以跳绳为例,教师可以创新其开展形式,编排“跳花绳”。在练习完跳绳基本技巧后,教师即引入这一新型跳法。同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健康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之中得到贯彻。

四、结合體育项目,评估健康指数

初中体育课程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懂得如何将健康教育内容联系到日常教学体系,这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发展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防止学生只关注文化课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自身身体锻炼。但是在这一重要背景之下,可能一部分学生很难及时转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想,在面对体育运动之时,经常会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自身身体机能较差,在运动之时效果差强人意,更产生了消极心理。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身体健康指数的评估方式,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身体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督促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引导方式,让学生逐渐找寻到身体健康的平衡点,推动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科学化发展。

总之,健康才是学生开展后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资本,初中学生在紧抓学习成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内容之时,应时刻关注学生身体各项指标,通过均衡性的教育指导方针,让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下,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军 . 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常态体育课中的应用策略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1) :101-102.

[2] 杜聪,刘海涛 .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解读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0) :1-3.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整合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