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群
摘要:写作是对现实事件进行加工后的艺术化表达,以生活为基础是创作的前提。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问题较多,学生们面对很多困难,也存在最基本的习作问题,那就是严重脱离生活。在习作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法是打破现状,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本文将提出几点具体的应用策略,仅作为建议供教师们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引言:
小学生的习作作品有很多都存在内容不现实,过于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等问题,存在这样的问题充分反映出了学生在构思和创作时完全脱离生活的现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当中取材,描述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情感,这就是生活化教学的初衷,也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举措。
1.在生活化教学中让学生乐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习作不应该是为学生布置的硬性任务,让学生迫于压力去回忆、记录甚至编纂,这样相信他们写出的作品是毫无质量的。只有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想要如数家珍般的倾吐自己的某些经历和见闻,才能在“乐写”的态度下使学生积极的完成优质的创作。教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和引导,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拔河比赛,比赛完成后,相信无论是获胜方还是战败方的学生都会有话想说,这时教师可以充当“记者”来“采访”学生,让他们说一说在准备阶段的激动心情,比赛时的紧张气氛,以及自己对于胜利或失败的看法。在表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一篇篇真实而又贴近生活的佳作便诞生了,学生再写《拔河比赛》这篇作文便十分容易了。
同时,还要运用细微的观察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比如新学期开始,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便可运用这着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自己的女儿,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劲了,买书包,买铅笔盒,买橡皮,买尺子,不一而足。教师希望孩子们把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这时机灵的孩子会马上认真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教师再让学生把刚才的介绍记下来,一篇作文也就写成了[1]。
2.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没有素材的习作是笑话,教师有时只顾为学生们布置任务,却不曾考虑他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能否在第一视角去真实的描述,最终学生只得抄写或者依靠想象去写。为了让学生在每一次的习作任务下都有事可写,教师要教会他们积累。每一日的生活都是不同的,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作为创作素材,就看学生是否具有积累的意识。为了锻炼学生捕捉生活信息和事件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丰富家庭生活。如新课改的六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前我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特别要求学生在课余时帮妈妈做些家务活,如洗碗煮饭烧水,整理房间,整理书包等等。然后每节课前让学生进行两分钟自由式的口头作文,轮流让学生把自己怎样做家务以及做家务活后的收获和感受说给同学听,没想到只是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说得条条是道,有的说帮妈妈煮饭,有的说怎样洗碗,有的同学还帮其他同学做补充。然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所说的写在日记里,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到了习作课时,学生就不用惧怕“没什么事可写了”。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如果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匮乏,那教师就为他们创造一些經历。在学校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各有收获,经历和体验不同,也都拥有了习作素材。如在“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习作课前,针对学生素材贫乏的问题,我先带领学生玩“贴鼻子”游戏。游戏过后,只需稍微点拨,点明游戏意图,指导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讲清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2]。
4.善于打破思维定势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有人说: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3]。我曾在讲解仙人球的知识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第三个学生回答:“我想,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不带刺的仙人球。”多么有想象力的回答,我们怎能将其抹杀。打破思维定势,是让学生写好作文、写出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5.激发学生的情感
过去,小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情感的注入,内容呈现出流水账的形式,读起来十分乏味,这是因为学生的情感没有被充分激发,或所写的内容不贴近自己的实际生活,出现了抄袭、编纂的现象。对此,教师应在布置写作任务前,先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我的家乡》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历史名人等详细介绍,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4]。
6.结语
总之,习作需要以生活为背景,小学生目前存在的“下笔难”问题,从根源上来说就是不懂得编排生活中的信息,不懂得收集身边的习作素材导致的。初次接触习作,学生不知道应该想象还是描述,更不知道如何将真实的事件转化为素材,运用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写下来,教师要巧妙利用生活化教学法去引导学生,从如何选材、构思到创作,一步步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覃瑞艳.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4(9):58-58.
[2]武新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教师,2017(34):86-87.
[3]吴雪玉.浅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4.
[4]高晓燕.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7(20):73-74.
232450170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