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志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100048)
李燕茹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 101400)
概率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其中的运算并不复杂,推理也不多.然而,在概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接触的对象具有原始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他们很难用已有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去求解“活”的概率问题.概率知识内容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教师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更加“原始”的概率模型的构建过程及应用过程.
我们在此评析高中概率内容初始阶段的一堂课,借此谈一下对概率教学的一些理解与体会.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熟悉的试验,为学习古典概型作准备.
教师呈现问题:说出以下试验的样本空间.(1)投掷一枚硬币,落地后哪一面向上;(2)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观察上面的点数;(3)从四人小组中选两人为代表参加比赛.
生1:第一个试验,有正面和反面.
生2:第二个试验,点数有六种.
学生继续回答,从略.
师:按以上三个试验,回答下面的问题:(1)每个样本空间所含样本点的个数;(2)每一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有性多大?(3)三个试验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3:第一个试验有2个,第二个试验有6个,(样本个数)有限.
师:第一个试验正面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3:二分之一.
师:第二个试验呢?
生3:六分之一.
师:(追问)第一个试验为什么不是百分之六十?
生3:各面都一样.
教师总结古典概型的特征,给出定义,下略.
从设计上看,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体会古典概型的特征,进而共同总结出古典概型的定义,这是很自然的设计思路.在出示的例子中,样本空间的第一个特征是有限性.这个特征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看出,其回答也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第二个特征如何得来是个问题.学生对掷硬币试验已经“很熟悉”了,也许小学阶段就接触到了,因此关于正反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已经形成了定式.掷骰子也是类似,但是当教师进行追问时,学生就很难给出解释了.
最后学生没有清楚地回答出掷骰子各面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的原因.问题的出现决不是教学上的失误,这恰好说明教师对数学问题所具备的探究意识.教师通过提问发现了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仅是识记,没有理解.那么这如何解决呢?
中学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内容连在一起,它们与其他的数学内容有着很大的区别.文[1]的作者提出,不适合将随机变量与函数作类比,这是个关键点.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极易用原有的方式去理解概率中的问题.其实在统计的意义下,正反面可能性相同,不是百分之百对,但的确会让答案对的可能性最大.这是概率的思维,是不能用确定性数学内容来解释的.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
师:请举出古典概型的随机试验.
学生讨论,教师评述.
生1:从三个小球中,拿一个,球的大小相同.
生2:抽签.
生3:扔粉笔,看扔出的距离.
师:距离都是多远?
生3:……
(继续讨论)
教师呈现问题:你认为下列随机试验是古典概型吗?(1)种了一颗种子,观察其在实验室里是否发芽;(2)向一个圆面内随机投一点,观察该点落在圆内的位置;(3)射击运动员向一靶心射击,命中10,9,…,0环.
生4:第一个不是,因为不等可能.
生5:第二个也不是,因为有“任意多”个点在圆内.
生6:第三个不是,环数不是等可能.
与特征的总结类似,问题又出在等可能上.“是不是等可能”,这是许多教师在类似的课堂上问的问题.它真的需要问吗?
从现在人们普遍提及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如何来看呢?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其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教师在这里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让学生用样本空间来表征现实问题.学生给出了答案,教师默认式地给予肯定,其他学生也没有提出疑问.然而,“得到数学研究对象”这个过程在哪呢?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是这里的数学研究对象?大多数人都会说样本空间.这样,上述三个问题的样本空间分别为:{发芽,不发芽},圆中的点,{0,1,…,10}.然后,再看两个特性.抽象出样本空间,观察或确定样本空间的特性,将这两步分开,才是过程的体现.当然,即使是回答“正确”的学生,也很难将其思维过程展开.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要体现了.我们在这里用了带引号的“正确”,是想说明其相对性.如试验(2),答题的学生将样本空间抽象成一个圆,是一种自然的看法,但也不能说是唯一.我们可以把圆分成若干小块,也可以用坐标加以区分,并要求坐标写成一定的精度,这就使得样本点数有限,不是吗?
北师大版教材中,此类习题的写法是“你认为……”,这种提问方法不无道理,因为使学生经历数学抽象这个过程更重要.会抽象出样本空间是关键,而是不是等可能这个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合理的解释.如同试验(2),其答案,“是”与“不是”都可以.而另两个例子,答案似乎是确实的“不是”.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试验(1)和试验(3))已经将样本空间确定了,其等可能性与实际情境相关.
这样看来“是不是等可能”所问的并不是真正的数学问题,不这样问反而更好,因为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一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率的加法公式.
教师出示问题:(1)在抛硬币的试验中,求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2)在掷骰子的试验中,求向上点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3)在参加比赛的试验中,求组长(特定一人)参加比赛的概率.
生1:题1中的概率是1/2.
生2:题2中的概率是1/3.
师:向上点数是3的倍数,这个事件中有几个基本事件?
生3:两个,点数3和6.
师:会不会同时发生?
生3:不能.
师:你能总结一下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吗?
生4:事件A的概率等于A所含的样本点数除以样本点的总数.
教师的设计意图在于用实例让学生总结概率公式.从更一般的观点看,这依然是一种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前端是识别模式,用曹才翰先生对数学计算能力的概括,就是对数学材料的形式化知觉能力[2].
高中学生自然熟悉简单的加法运算规则与技巧,但加法如何适用于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于他们而言却是一个新的情况.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学生的难点在于将概率抽象成数学材料,并将该材料与加法运算相联系.其实,用集合图式来表示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一旦完整地建立起数学材料的知觉,每个样本点有一个数(概率),如同点的“重量”,那么多个样本点对应的数是多少便自然得出了.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概率公式,然而能否明确条件,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从数学本身来看,概率是测度的一种,其中的可加性是一种定义,我们不能期望此公式真正地从某处推出.在教学中,教师的着重点应是让学生体会“和”事件的概率等于“分”事件概率的和.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概率的初始部分充斥着各种名词:试验、事件、空间、样本(基本事件)、互斥.这次新教材又将其中的概念重新调整了一下.但是,究竟用什么名词不重要,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将这些“新”名词与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相联系.
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拥有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将数学内容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教育形态,亦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让学生“获得问题情境的情境体验和感悟”,这是在教学研究与讨论中经常提及的,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虽然在一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程度常常是课堂评价的一个指标,然而,学生的参与质量应该是更值得关注的.
在概率的起始课上,教师总能找出一些新颖有趣的例子,如概率论的起源、有关概率的故事等.然而,这除了引起学习兴趣外,能传递怎样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则很难确定.这节课上,任课教师抛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也许不是很生动,但却有明确的数学内涵.重要的是,教师能适时地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而当学生的表述不大合理时,教师也没有过多地“纠正”.实际上,学生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教者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理解概率中的内容,比如:样本空间到底是什么?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