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视角下突发事件社会舆论传播阶段的演化博弈分析与控制

2021-02-25 02:22李明琨何海龙葛艺博
关键词:平衡点社会公众突发事件

李明琨, 李 慧, 何海龙, 葛艺博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近年来, 我国突发事件频发, 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损失, 还易引发一系列针对事件成因、后果及处理等的社会舆论.公众态度的集合与传播具有即时性、扩散性、病毒性和信息不准确性等特点[1-3].随着具有交互特质的自媒体逐渐成为传播的主流载体, 网络舆论传播更具有自由性、多元性、互动性与突发性的特征[4].网络舆论承载着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无数网民的心理和情绪寄托, 但因其传播成本低廉, 使得不可控因素增多.公众在更自由地表达观点的同时,也存有多种利益诉求, 如博取关注、获取点击量、宣泄情绪, 以及谋求其他经济或心理上的收益等.不同的目的与利益诉求使得网络平台中夹杂着多种不完全乃至虚假、误导的信息.而社会公众对网络舆论有限的鉴别能力, 以及社会问题的未及时解决处理, 使得舆论导向很可能出现偏差并“以谣传谣”, 如“柑橘蛆虫事件”、因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的“抢盐事件”等.部分别有用心的煽动性言论在网络平台的聚合效应和放大效应下, 会形成舆论漩涡, 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危害.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公众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 并对舆论传播进行正确的疏导和有效的控制显得愈发重要.

如何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 不仅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亦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有研究认为, 控制舆情的渗透比删除现有信息更重要[5].政府是舆论传播的调控主体, 不仅需要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的官方信息[6], 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媒体监管[7].在分析舆论传播特点的基础上, 需要树立意见领袖[8], 促使传播者向不传播者转化, 引导突发事件舆论传播的健康运行[9].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舆论传播的治理中采用一成不变的管控模式.不同的话题在传播中存在差异性[10], 需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 同一话题在不同传播阶段存在不同特性,也需采用差异化的治理策略.宾宁等[11]在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演变的过程中, 从舆论的形成、发展、结束3 个阶段给出了政府、当事人、网民在不同阶段的演化策略.刘人境等[12]则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舆论传播初期及扩散阶段不同的治理模式.突发事件背景下的舆论传播大致会经历发生、发展、高潮、衰落和破灭5 个阶段, 参与舆论传播的人数及规模在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及控制策略[13].以上研究均对舆论传播进行了阶段划分, 指出了不同阶段治理舆论的差异性策略, 但尚未深入分析政府干预舆情的时机, 即如何影响舆论传播趋势及政府干预舆情传播的最佳时间点.早在对伊拉克战争期间, 美国政府在舆论萌芽时期就实施了干预手段, 引导公众舆论向美国政府主导的方向发展, 从而保障了战争的有利进行[14].由此可见, 针对舆论传播的阶段研究、事件处理与策略选择对事件发展和舆情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对舆论传播的羊群效应[15]、信息特征[16]、舆论疏导[17]等的分析.以突发事件为背景的舆论传播从酝酿到发酵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发展.事件发生初期, 社会公众通过“各种”渠道接收相关信息, 其中的众多不对称信息使社会公众只能基于有限的认知进行决策.社会公众群体的认知差异将导致策略选择中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随后, 公众群体通过不断接收相关信息来刷新认知、模仿、试错等动态调整决策过程, 采取更有利的行动推动舆论传播的演化发展.这与演化博弈的思想一致.因而,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不同阶段, 社会公众的认知和“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会有所不同.不同于已有研究, 本研究着重考虑了突发事件背景下舆论传播发展规模的不同阶段, 以及政府决策对舆情控制与演化发展的影响.例如, 政府部门的处罚措施与激励措施如何对舆论事态的发展及管控产生影响.通过基于实例的比较和演化分析, 揭示了突发事件各个阶段的特征, 为政府的舆论监管提出合理建议.

1 问题背景与模型假设

1.1 问题背景与案例

本研究选取了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两个案例作为问题分析的背景.

案例1 2017 年2 月17 日,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起因是2016 年4 月14 日于欢母亲苏银霞和于欢本人遭受到暴力催债甚至性侮辱, 于欢不堪其辱, 将其中一人刺死.2017 年3 月23 日,《南方周末》记者首次报道了这起“辱母杀人案”,引发媒体及网民的关注.随后凤凰网、澎湃新闻、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并发声, 将舆论推向了爆发阶段.是否为正当防卫、警察不作为、高利贷、涉黑等话题在大众中迅速发酵.相关舆论量在3 月26 日达到顶峰, 新闻报道约2.17 万篇.随后最高检、山东公检法等多部门集体回应, 称工作组及调查人员已入驻调查.3 月29 日, 山东高院官微通报, 已通知辩护人查阅案卷, 舆论传播逐步衰退.

案例2 2018 年8 月27 日晚, 江苏昆山, 被称为“昆山龙哥”的刘某某和路人于某某发生冲突后, 刘某某砍人反被杀.戏剧性“反杀”情节的现场监控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关注.8 月28 日, 昆山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案件调查进展.大量网民针对于某某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进行讨论, 相关的新闻资讯及各平台文章飙升到12 903 篇.9 月1 日, 随着官方通告案件结果, 即认定于某某正当防卫, 依法撤销此案, 舆论量也随之爆发式增长, 到达舆论最高峰后快速回落.

通过梳理上述两个案例可知, 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共同话题是“是否为正当防卫”.而地方政府对社会关注点的不同处理方式使得两次事件的舆论传播走势具有很大差异.相较而言, 昆山相关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发布了案件调查进程、案件背景等相关信息, 积极联系媒体、回应网民疑问.在舆论传播的初期阶段, 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较高, 对政府的监管措施、态度等较敏感[18].而在传播的中后期阶段, 采取措施控制舆情进一步蔓延通常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19].

1.2 模型假设

结合以上案例, 本研究假定政府可通过完善舆论传播机制和传播预警等[20], 获知社会舆论并制定管控策略, 探讨了在舆论传播的不同时期, 政府采取惩罚措施或激励措施会对社会公众的舆论引导产生的不同效果, 建立了在两种政府监管机制下的公众传播舆论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 并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有限理性决策下社会公众群体对舆论的传播态度.不失一般性, 本研究作出以下假设.

假设1 社会公众的策略集为{传播, 不传播}.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 各博弈方向优势策略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社会公众接触到相关事件引发的舆论后, 有舆论传播或舆论不传播两种决策可供选择.

假设2 社会公众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心理收益.经济收益如出售物资等, 心理收益主要指进行舆论传播所产生的心理满足感.心理满足感主要由选择不同策略产生的收益差值来衡量.

假设3 本研究中的政府部门不受更高行政级别行政机构的约束, 即无论政府部门对舆论的处理结果如何, 不受处罚或奖励.

假设4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选择舆论传播和不传播策略的社会公众的比例分别为x和1-x.

2 模型构建与分析

2.1 基于政府处罚的社会公众群体博弈模型

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由群体成员随机配对进行.把社会公众群体抽象为两个, 博弈的经验可施与第三方.根据假设1, 社会公众的策略集为{传播, 不传播}.若双方选择传播的收益均为a1, 且都受到政府的处罚e1s(其中e1为受到政府处罚的概率, 0<e1<1;s为政府处罚的力度); 双方都选择不传播的收益为0.若某一方选择传播而另一方选择不传播, 则选择传播的博弈方获得经济收益a2, 且受到政府的处罚e2s(其中e2为受到政府处罚的概率, 0<e2<1), 选择不传播的博弈方获得心理收益b1(其中心理收益主要指传播者受到政府的处罚, 使得不传播者获得的心理满足感, 即“幸灾乐祸”的心理).由于法不责众, 本研究假设e1s <e2s.根据以上假设构建处罚博弈模型如表1 所示.

表1 基于政府处罚的社会公众群体博弈收益矩阵Table 1 Profit matrix of social public game based on government punishment

在舆论传播中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使得社会公众群体之间的行为决策是不完全理性的.社会公众群体个体行为的差异会导致部分博弈方不采取完全理性博弈的均衡策略, 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模仿、试错等动态调整过程作出决策, 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结果.用u1,u2和分别表示社会公众群体选择传播策略、不传播策略的期望收益和平均收益.由支付矩阵可得:

运用非对称复制动态演化方式, 得到x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任何舆论传播系统都存在零传播平衡点和非零传播平衡点.零传播平衡点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舆论传播不再蔓延的态势; 非零传播平衡点是指舆论传播下的均衡解[21].令F1(x) = 0, 可得社会公众之间的对称博弈模型的零传播平衡点有如下3 个:= 0;= 1;=(a2-e2s)/(a2-e2s-a1+e1s+b1).通过这3 个平衡点分情景对社会公众舆论的传播行为进行分析.

情景1 当a1-e1s >b1且a2-e2s >0 时,=(a2-e2s)/(a2-e2s-a1+e1s+b1)为无意义点.由支付矩阵可知, 无论社会公众群体1 采取何种策略, 社会公众群体2 传播舆论的收益总是高于不传播的收益.反之, 无论社会公众群体2 采取何种策略, 社会公众群体1 传播舆论的收益总是高于不传播的收益, 其博弈演化路径如图1 所示.这种情景大多出现于舆论传播初期.此时, 对相关事件的讨论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舆论传播不采取措施或采取较低的处罚力度.e1s和e2s较小将导致社会公众普遍采取传播策略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这种传染病式的传播过程与山东“辱母杀人案”中的初期舆论传播情况类似.若政府在舆论初期不给予重视, 不加大力度进行制止, 将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图1 情景1 参数条件下平衡点的复制动态相位图Fig.1 Replication phase diagram of evolutionary game with parameter Set 1

情景2 当a1-e1s >b1且a2-e2s <0 时,不难验证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可知,,都是该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 而却不是.该条件下的博弈演化路径如图2 所示, 存在混合纳什均衡策略=0,=1.当初始传播概率x落在区间(0)内时, 复制动态方程(4)会趋于= 0, 即所有的社会公众均不传播舆论.当初始传播概率x落在区间(1)内时, 复制动态方程(4)会趋于=1, 即所有的社会公众均传播舆论.

图2 情景2 参数条件下平衡点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Fig.2 Replication phase diagram of evolutionary game with parameter Set 2

对比情景1, 在情景2 中政府加大了对少数社会公众传播舆论的处罚力度e2s.只要社会公众传播舆论的概率不高于, 政府的这种处罚力度便会起到良好的抑制舆论扩散的作用.一旦社会公众传播舆论的概率高于, 这种处罚力度将使舆论迅速扩散并收敛于= 1 的状态, 即社会公众最终都会选择传播策略.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正是在于政府“法不责众”的思想, 仅仅给予少数传播者大力度的惩罚.舆论传播发展到中后期, 传播人数骤增, 使得传播者受到处罚的可能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跟随传播所得净收益更高.当一方社会公众传播舆论时, 另一方在利益的驱使(即a1-e1s >b1)下也会进行舆论传播, 最终达到普遍传播的均衡状态.

情景3 当a1-e1s <b1且a2-e2s >0 时,,和均为该博弈的平衡点.由复制动态方程(4)对x求偏导易知,由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可知,是本博弈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该条件下的博弈演化路径如图3 所示.系统收敛于传播舆论策略与不传播舆论策略共存的平衡点.

图3 情景3 参数条件下平衡点的复制动态相位图Fig.3 Replication phase diagram of evolutionary game with parameter Set 3

相较于情景1, 在情景3 中政府扩大了对博弈主体双方都传播舆论的处罚力度e1s, 而对少数社会公众传播舆论的处罚力度不变.政府的这种处罚力度若用在舆论传播初期, 社会公众对舆论传播较少时, 传播行为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即a2-e2s >0), 传播策略会在社会公众群体中扩散, 直至占整个社会公众群体的比重达到=(a2-e2s)/(a2-e2s-a1+e1s+b1).当舆论继续扩散至比重超过这个水平时, 政府处罚力度加大会导致传播行为得不偿失(即a1-e1s <b1), 部分社会公众便会停止传播, 最终仍然回到的均衡比例.不难看出, 在舆论传播中后期加大处罚力度虽能阻止舆论的快速蔓延, 却不能达到舆论消退的目的.

情景4 当a1-e1s <b1且a2-e2s <0 时,1 或0 为无意义点.复制动态方程(4)只有两个平衡点, 即= 0,= 1.由复制动态方程(4)对x求偏导易知,00.因此,= 0 是唯一平衡点.该条件下的博弈演化路径如图4 所示.此时政府对社会公众的传播行为反应过快, 采取措施及时、高效, 进化系统完全收敛于不传播舆论的状态.

图4 情景4 参数条件下平衡点的复制动态相位图Fig.4 Replication phase diagram of evolutionary game with parameter Set 4

情景4 与“昆山杀人案”的舆论传播相似.在舆论萌芽之际, 政府与相关部门便给予重视,连夜提前进入, 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及时发布案件相关信息, 与广大网民联系, 明确表明地方政府的态度和对案件的重视程度.官方的严谨回应很好地维护了行政司法等部门的政府公信力, 把舆论向好的一面引导, 避免了舆论持续扩张、全民热议、干扰司法的情况发生.在舆论传播初中期, 昆山警方便发布案情通报, 不仅对案件经过进行严密梳理, 且对案件期间, 网民亟待了解的其他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准确的说明, 使舆论在一片称赞声中迅速平息.

2.2 基于政府正面激励的社会公众群体博弈模型

在此模型中, 政府在监管舆论传播过程中的政策侧重点不是处罚, 而是通过正面宣传回应, 给予社会公众及不传谣者一些心理及其他的激励.仍然假设社会公众的策略集为{传播,不传播}.若双方选择传播的收益均为a1, 都选择不传播能够获得政府给予的表扬等心理收益为b2.若某一方选择传播而另一方选择不传播, 则选择传播的博弈方获得的经济收益为a1,由于不传播方获得政府激励, 传播的博弈方受到的的心理损失为λb2(其中λ为心理影响因子,0<λ <1); 选择不传播的博弈方获得的心理收益为b2, 但因未参与舆论话题的传播, 未能获得相应的满足感、认同感以及点击量等收益[6]而受到的经济损失为μa1(其中μ为经济影响因子, 0<μ <1).根据以上假设构建的激励博弈模型如表2 所示.

表2 基于政府正面激励的社会公众群体博弈收益矩阵Table 2 Profit matrix of social public game based on government incentive

用v1,v2和分别表示社会公众群体选择传播策略、不传播策略的期望收益和平均收益.由支付矩阵可得:

当v1/=v2时, 收益较差的一方会发现收益的差异, 从而改变自己的策略, 模仿收益较好的另一方, 即传播和不传播两种类型的社会公众比例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可用如下的复制动态方程表示:

令F2(x) = 0, 可得该博弈下的平衡点有如下3 个:= 0;= 1;= ((1+λ)b2-a1)/(μa1+λb2).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 当复制动态方程(8)满足dF2(x*)/dx* <0 时,x*为平衡点.

情景5 当a1>(1+λ)b2时,0 为无意义点,0,0.此时= 1是该条件下唯一的平衡点, 博弈演化路径如图5 所示.由支付矩阵可知, 无论社会公众群体1采取何种策略, 社会公众群体2 都将进行传播; 反之亦然, 即当政府给予不传播社会公众的激励b2明显小于社会公众传播获得的经济收益a1时, 社会公众最终会选择舆论传播策略.

图5 情景5 参数条件下平衡点的复制动态相位图Fig.5 Replication phase diagram of evolutionary game with parameter Set 5

情景6 当μa1+a1>b2>a1-λb2时,存在3 个平衡点:=0;=1;=((1+λ)b2-a1)/(μa1+λb2).由复制动态方程(8)对x求偏导易知,0,0,0.此博弈演化路径如图6 所示.当初始传播概率x落在区间(0)内时, 复制动态方程(8)会趋于= 0, 即所有社会公众均不传播舆论.当初始传播概率x落在区间(1)内时, 复制动态方程(8)会趋于= 1, 即所有社会公众均传播舆论.社会公众的策略具体向哪个方向演化不仅与影响因子λ和μ、经济收益a1、政府给予的心理收益b2等参数有关, 还与舆论传播的阶段有关.

图6 情景6 参数条件下平衡点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Fig.6 Replication phase diagram of evolutionary game with parameter Set 6

对比情景5,在情景6 中选择不传播舆论的社会公众获得的正面激励b2更大,b2的值对的取值有正相关性.当政府在舆论传播的初期阶段采取较大的激励措施, 即向社会公众传递信号, 鼓励不进行舆论传播, 此时初始传播概率x将更多地落在区间(0)内, 并趋于=0, 从而有效平息舆论传播.反之, 若初始传播概率x已落在区间(1)内, 随着事件发酵, 在舆论传播中后期才采取激励策略, 往往会得不偿失, 即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依旧会向传播的一方演化.

情景7 当b2>(1+μ1)a1且b2>a1-λb2时,1为无意义点, 只存在平衡点=0与= 1.由复制动态方程(8)对x求偏导易知,0,0.此博弈演化路径如图7 所示.相较于情景5 和情景6, 在情景7 中政府对不传播舆论的社会公众的正面激励力度b2进一步加大, 社会公众不传播舆论所获得的心理收益大于传播舆论获得的经济收益, 故而普遍不会进行舆论传播.即使有少量传播者, 也会在政府给予的激励措施中改变自己的策略, 进化系统收敛于不传播舆论的状态.

图7 情景7 参数条件下平衡点的复制动态相位图Fig.7 Replication phase diagram of evolutionary game with parameter Set 7

3 结论与措施

近年来, 随着自媒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广泛普及, 舆论信息经用户自发编辑、传播, 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及个人情感倾向.网络舆论传播的自由性与互动性使舆情控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若处理不当, 可能使不完全、虚假、误导信息迅速扩散, 在社会公众中形成有影响力的公众态度倾向, 危害社会稳定.基于突发事件背景下社会公众群体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 本研究建立了社会公众群体在政府实施处罚措施和激励措施时, 对舆论传播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和演化趋势, 进一步分析了政府介入时机对社会公众传播策略的影响, 以及政府采取舆情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分析结果表明, 在处罚博弈模型中, 政府对舆论传播不重视或处罚力度较小, 即e2s <a2且e1s <a1-b1时, 社会公众群体会从图利角度选择传播舆论, 使事件持续发酵.而在激励博弈模型中, 若政府给予较小的激励政策, 社会公众传播所得到的经济收益远高于政府激励带来的心理收益, 即a1>(1+λ)b2, 社会公众依旧会选择传播舆论的策略.这与山东“辱母杀人案”的舆论传播初期状况相似, 即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舆论初期不予理会, 任其发展, 导致舆论传播一发不可收拾.当政府仅仅加大对少数社会公众传播舆论的惩罚力度e2s, 或加大对社会公众不传播舆论的激励力度, 则在舆论传播初期(社会公众传播舆论的初始概率较低时)会起到良好的消退舆论的作用.反之, 如未有效控制社会公众舆论的初始传播概率, 相关事件将引发广泛讨论, 社会公众最终均会选择传播策略并收敛于x*2=1 的状态.结合情景3, 政府在舆论传播中后期增大了对博弈主体双方都传播舆论的处罚力度e1s, 但这仅仅会抑制舆论的进一步扩散, 并不会使舆论消退.而在情景4 和情景7 中, 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舆论传播初期便开始采取较高效的处罚措施或激励措施, 使进化系统完全收敛于不传播舆论的状态.“昆山反杀案”中的舆论传播与此相似, 即在舆论萌芽阶段就采取相关措施, 避免了舆论的持续扩张及干扰司法的情况发生, 在舆论传播初中期便发布案情公告使舆论迅速平息.

由以上分析可知, 政府在舆论传播初期便采取管控措施, 例如加大处罚力度e1s或增大激励力度, 给予社会公众不传播舆论足够的表扬或奖励效益b2, 将增加社会公众传播舆论的成本, 或增大社会公众不传播舆论的心理收益, 从根本上有效消退舆论.若政府在中后期采取管控措施, 不仅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会使社会公众更快地向舆论传播策略演化得不偿失.综合比较两个模型的情景结果, 相较于对不传播舆论的社会公众采取激励措施, 对不同社会公众群体采取有差异的处罚力度, 会出现传播与不传播共存的均衡结果, 可用于不同阶段对舆论控制的需求.对于政府来说, 将问题解决于萌芽阶段,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将会节约大量成本, 降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基于山东“辱母杀人案”及“昆山反杀案”, 并结合处罚博弈模型和激励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 本研究对政府部门在不同阶段处理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提出以下建议.

(1) 在突发事件的初期阶段, 在处罚舆论传播的同时, 政府应与相关部门合作, 监测舆论传播情况, 从而提高舆情管控的反应速度.同时, 与相关媒体单位进行合作, 开始正面宣传.

(2)在突发事件的中期阶段, 政府要做好救援善后工作, 并通过相关网络载体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逐渐加强突发事件的正面宣传力度.

(3)在突发事件的后期阶段, 主要任务是减小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 维护社会稳定.此时政府对突发事件正面宣传力度极大, 无论对社会公众双方还是单方传播都给予极大的处罚力度, 并对在舆论传播中进行正向引导或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公众群体进行激励.

猜你喜欢
平衡点社会公众突发事件
具有恐惧效应的离散捕食者-食饵模型的稳定性*
具有Allee效应单种群反馈控制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行走在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点上共同演绎精彩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