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艳
摘要:环境对幼儿认知、成长、发展有着积极而感染、暗示、引领作用,而不同的环境创设定位,则更易使幼儿在多元外在刺激下,获得内在需要的满足。但就目前很多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设计现状来看,由于教师思想认识的局限,以及诸多外在因素的制约。导致很多区角、室外、活动等环境的布置与设计,大都呈现出简单装饰、单调布局等弊端。由于环境布置缺乏创意,且对幼儿的情感、思想、个性、身心的关注不足,以致长时间面对单一、枯燥、乏味、缺乏生机的学习、活动环境,很多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实践主动性,参与踊跃性必然会大打折扣,环境创设的价值与意义自然无法发挥。而装置艺术,则是建立在“场地+材料+情感”基础上的全新环境布置定位导向,其可使环境布置的开展,彰显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并切实贴近幼儿身心特性,必然更利于幼儿各方面意识、能力、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途径探索时,应在思想认识上由简单装饰向装置艺术转变。以通过对幼儿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充分兼顾,来整合、开发、利用各类装饰材料,借此来营造出宽松、欢悦、和谐的育人生态,来助力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简单装饰;装置艺术;幼儿园;环境;创设;探索
装置艺术思想与理念的借助,可使幼儿真正成为生活、学习、活动等环境创设的参与者、体验者,乃至于主人翁。其重在根据环境功能,以及预设主题,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制作出诸多与环境布置相契合、相关联、相衔接的诸多装置作品,并将其分布、陈设、投放至环境之中,为幼儿站在艺术的视觉来审视环境之特色与魅力,获得空间想象、自主创造、实践应用等能力的提升而提供了铺垫。其不仅可于无声无息中美化幼儿园环境,而且可在潜意识间提升幼儿的审美修养,以助推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探索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途径时,应切实加强对装置意识思想与理念的借鉴与应用。为幼儿提供更多在多元体验中动手布置环境,用心感受环境,动脑创设环境的机会与条件,以通过对其在环境创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环境之于幼儿教育中的引领、浸润、感染作用得以切实发挥,来助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各类材料,创设丰富性育人环境
在选用环境创设材料时,教师除了必须兼顾环境的功能以及其创设主题外,更应设身处地来考虑其对幼儿学习、成长、发展的影响。尽量使所选用的材料,所设定的主题,都无限贴近幼儿身心特性与认知实际,以确保其育人功能彰显。一是丰富材料的形式。可将对材料的选择、利用等,作为幼儿学习的内容之一,引领其根据环境主题,或者环境特色,促使其在互相之間的协作,互动,研讨中自主选择最为贴近环境特性的材料,以切实提升环境布置的针对性与丰富性。二是降低材料的成本。应尽量鼓励幼儿选用生活化材料,或者废弃资源等,对环境创设的材料进行深度开发与充分借助,以促进其获得“玩具+材料+空间”意识的建立,来减低材料成本,激活幼儿身心潜能。三是凸显材料功能。将材料作为促进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有效凭借之一,使其在环境内以层次化、多元化形式呈现,来拉近环境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得以切实凸显,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切实凸显幼儿主体,创设动态性环境
由于不同幼儿的个性特性、兴趣爱好、认知站位等不同,以致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切记包办或者替代幼儿的角色。而应以切实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导向,将环境设置的选择权、决定权还给孩子,并由教师在一旁开展一些必要性帮助与点拨。同时,根据不同环境的功能、作用、主题等,应在创设定位上,时刻考虑应如何启发幼儿?如何引导?如何帮助幼儿来参与其中,获得锻炼与发展。而对于幼儿在环境创设中所遇到的困惑、挑战等,则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扶,鼓励与肯定,使环境创设工作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并充分关联幼儿身心特性,使幼儿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手工制作、图画描摹、饰品点缀等方式,为环境的美化做出贡献,并在其中更好提升、锻炼自己。其次,还可倡导幼儿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对环境的某一区域、某一细节进行个性化创设,来构建动态化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更好提升综合素养。
三、灵活兼顾诸多因素,创设暗示性环境
环境在幼儿成长与发展中,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感染与浸润作用。而为了使环境创设开展,无限贴近幼儿身心特性,并更好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时,应以切实凸显其“暗示”功能为铺垫。将有关习惯养成、兴趣培养、潜能激活等教育项目融入其中,从室内到室外,从区角整体,引领幼儿去参与、去体验、去实践,来培养其综合素养。同时,必须着重关注环境创设的质量,切记因为过分追求所谓的“精美”、“好看”,而不加节制的进行单一性、重复性堆积,或者尽情用颜料去渲染,来影响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例如,可在已布置好的环境修饰点缀中,引导幼儿采用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等方法,对其活动空间的门、窗、角落、阳台、栏杆等等进行点缀,美化,使环境内的每一个小物件、每一个角落等,都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得益彰,并能更好服务于幼儿的兴趣、情感、意识、素养等激活。
四、结论
总之,环境创设的定位与导向,以及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程度,势必直接影响着环境之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发挥。而以装置艺术为统领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构建,则更为贴近幼儿期孩子的身心特性与认知诉求,且对于环境的育人功能彰显,也有着积极作用与重要价值。因此,结合不同环境的定位与功能,以及其在幼儿成长、学习、发展中随扮演的角色。教师在落实环境创设方案探索时,应以幼儿的身心实际为基础,切实做好对各类素材、资源、条件的借助与利用,并将其环境有机衔接起来,引领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联想、创新创造、实践体验,积极投身至环境的创设与布置。使幼儿成长领域的每一个环境区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来刺激幼儿的思想与情感,激发其热情与兴趣,开掘其潜能与心智。以真正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来助推幼儿的身心健康与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刘芬.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家园联系栏创设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5):287-288.
[2]盛丽.图形创意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智力,2020(15):185-186.
[3]王娜.让环境追随儿童的成长——“儿童为本”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0(14):68-71.
[4]陈丽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色彩应用探索[J].大观,2020(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