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巧用设障解疑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02-12 00:24林金杯
中学理科园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设疑质疑核心素养

林金杯

摘   要:针对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感到物理难学,对物理不感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巧妙运用设疑、质疑、释疑,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他们活学巧用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和创新能力,交流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设疑;质疑;释疑;核心素养

“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众云:获知始于生疑。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死水[ 1 ]。疑是学习知识的动因,有疑问,才能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设疑、质疑、释疑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由教师设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探索知识,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他们活学巧用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精心设疑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者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 ]。教师要根据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针对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设置疑难问题,激疑引思。设置疑问时力求引起思维矛盾,激起学生积极思考,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难易适度地安排好思维梯度,做到人人有思考的机会。这些疑问越具体,越贴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学生越乐于参与。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精心设疑,抽象的物理概念就不会枯燥无味,学生就不会避而远之,快乐地学习并喜欢上物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1.1  在重难点处设疑

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往往是在知识或思维水平上有了质的变化,应通过设疑达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促成学生思维的飞跃,使学生形成具体的概念、定律或理论,从而认识和掌握规律。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设置了以下疑问:①本实验提供2面平面镜,厚2 mm和5 mm,选择哪面平面镜更合适?②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2根等大等长的蜡烛?③平面镜后面的蜡燭需要点燃吗?④蜡烛到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⑤当蜡烛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怎样变化?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怎样变化?⑥用一光屏,在平面镜的后面来回移动,光屏上可以收得到蜡烛的像吗?在像的位置放一根未点燃的火柴,火柴能燃烧吗?⑦当用一张不透明的纸遮住一半平面镜,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像发生了变化吗?⑧当平面镜没有与桌面垂直时,移动平面镜后面的蜡烛,还能跟像重合吗?

学生将老师所设的疑难,通过相关的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认清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实验和动手能力等核心素养。

1.2  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疑

一个新知识的出现,必然与原有知识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教师要把这些知识有条理地、准确无误地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要用时可以随时迅速而准确地取得,让学生灵活地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提出这样的问题:①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重力相等吗?②当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浮沉情况如何?木块受到的浮力较大吗?③它们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间有啥关系?④当往水中加盐,它们浮沉情况怎样?受到的浮力发生变化了吗?⑤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铁块,当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浮沉情况如何?哪个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大?

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对浮力、重力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知识的联系和区别系统化,理解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利用旧有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感受物理的神奇和魅力,培养学生认识美、理解美等核心素养。

1.3  在思路上设疑

初中学生的物理成绩差,对物理不大感兴趣,这些学生凭借经验或耳闻目睹的有关现象感性地学习物理知识,缺乏理性分析,思维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他们很难跟着教师作深入推理,因此逻辑思维能力差。通过设疑,帮助他们把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推理得出理论,学生获得了知识,思维方法也得到提高。

在上二力平衡时,提出了以下疑问:①起重机吊着5000 N的重物静止在空中,起重机的拉力多大?②起重机吊着5000 N的重物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起重机的拉力多大?③起重机吊着5000 N的重物以3 m/s的速度匀速上升,起重机的拉力多大?④起重机吊着5000 N的重物以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起重机的拉力多大?这样的设疑,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在解疑时,点拨学生的思路,把其中的思维方法解剖清楚,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解决问题。在思路上设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巧妙的课堂设疑,是激发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应把握时机适时设疑,引导学生产生疑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学习和理解能力,献身科学事业等核心素养。

2  释疑解难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思考问题角度不同,产生疑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学生需要解释的题目,教师要针对实际,根据问题性质,分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动脑想出解答的方法,既帮助学生释疑,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1  精讲释疑

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精讲而得到解决。精讲,并不是简单的缩讲或不讲,而是要求教师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概括总结,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讲授,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通过精讲来产生正确认识,熟练掌握知识,启发他们灵活地应用知识。

精讲,要抓住重点问题的关键处和疑难处;抓住学生理解不准,不够深刻,甚至错误理解的地方;抓住学生易于混淆的内容,摸棱两可的“朦胧处”。教师精讲,学生乐意听,听得也认真,效率高,学生从物理过程的分析中学会思考问题,掌握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能力得到提升。

2.2  讨论排疑

通过疑难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激疑”,让他们深思,给他们讨论排疑的机会。在上“摩擦力”一节时,提出了“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都是相反的吗?”的疑问。讨论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摩擦力是阻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的。通过引导同学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把意见讲够,把道理都摆出来,充分辩论。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再进行综合归纳提高,给学生一条正确的抽象思维方法,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与领会了摩擦力这一问题。

疑难经过同学们争议、讨论后,得到解决。通过讨论,深化了学生對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学生较轻松地掌握物理知识,而且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开拓和创新能力,交流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

2.3  释疑巩固

练习的过程是巩固、深化、发展已学到的物理知识,通过练习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更懂得了应用物理知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技能。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做习题,解答问题等来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和深化。

解题就是解疑。为此,物理教师必须精心安排练习,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避免盲目多练,力求少而精。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习题应富有科学性、灵活性、思考型、迷惑性,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规范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问题,充分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功能。教师精选习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排除疑难,理清知识间的联系,熟练地应用物理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怀疑和批评能力等核心素养。

实践表明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设障解疑,能够较好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利于教师能较准确地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便于教师集中力量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能够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定律深入理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死记硬背或死套题目的毛病;有利于在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佘荩. 巧妙设疑 激发思维——基于有效教学的引导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34):38-39.

[2] 徐阳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 教育(文摘版),2016(3):26.

猜你喜欢
设疑质疑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