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则多”(less is more)的观点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米斯的观点和老子的“少则多,多则惑”高度契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中的“少则多”对后世影响巨大,虽其受到不少质疑,然可用有力的证据来释疑,进而构建全面的价值评判体系。
关键词:老子;米斯;“少则多”;传统文化;现代设计;释疑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6-0114-004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作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道德经》从16世纪便传入了欧洲,到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20世纪初,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则多”(less is more)的观点影响了全世界的建筑,进而影响到现代设计,其观点和老子的“少则多,多则惑”的观点高度契合。
一、传统文化中的“少则多”
哲理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我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根据生活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现象,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二章中又提出“少则多,多则惑”的观点, 此观点深深地影响了我国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
(一) “少则多”对后世的影响
“少则多”的观点从春秋延续到战国,影响及儒家。孔子曾向老子求教,归来感叹:“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儒家主张“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和老子的“少则多”是相同的,他赞叹自己的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把自己的物质生活降至最低,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如果颜回的物质生活很富裕,也就“多则惑”了。《论语·先进篇》中孔子问弟子之志,曾点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虽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画面,却描绘出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这是无目的性地呈现出圆满自足的情趣,是物我交融的一种美感经验。
墨子的“非乐”“非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是考虑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必须吃饱穿暧再去追求精神享受,其实他并不反对精神上审美的客观的存在,他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把一切简化了,追求最根本的“少”。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则上升了一个层次,他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句简明易懂,朗朗上口,没有雕饰,自然可爱。其清新的笔调风格,表达了人生中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境,竟写到我们的历尽沧桑的心坎里了,让我们感情愈久弥深。而这种独特人生感受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李白竟用浅显的四句诗表达出来了,达到了“多”的效果。宋代画家梁楷用笔极简、洗练放逸,自创“疏体”,简练的笔法似乎信手拈来,却能捕捉到对象的特征和形态,其《泼墨仙人图》大笔横涂竖扫、细笔勾勒,笔墨酣畅淋漓,如入无人之境,几笔便把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淋漓尽致。到了清代,李渔主张“置物但取其适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 “宜简不易繁,宜自然不宜雕斫。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1]近代的白石老人画中的白菜、农具、算盘便把李渔的观点发展到极致,画中的几笔便得出事物的神态风貌,并衍生出无限意义。诗人、教育家、音乐家李叔同最后抛弃了家庭和事业,只留下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用咸萝卜干就粥,喝茶也没有茶叶,别人问他:“咸萝卜干是不是太咸了?白水是不是太淡了?”他回答:“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包含对事物的体恤,对生命的尊重,外表简单的生活,内心却无比的丰富。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说”影响了一代人,诗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只是在简单的生活中总有不简单的思索和领悟。现代人困惑、迷惘,不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其实生活方式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艺术化地生活,摆脱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枷锁,做简单、幸福而健康的人。[2]而老子早已在几千年前便提出了“少则多”的观点了。
(二)对“少则多”的质疑与释疑
“少”会不会“空”?会不会太单薄而显得不厚重?白石大师的《十里蛙声出山泉》,仅游下数条蝌蚪,整个画面笔墨极少,没有画蛙,却听得蛙声一片。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独有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舟旁以淡墨数笔勾出水纹,使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这寥寥几笔似乎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自然的永恒,也是天地的无垠。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画的空虚不是死的物理的空间间架,俾物质能在里面移动,反而是最活泼的生命源泉,一切物象的纷纭节奏从它里面流出来。”[3]115苏东坡的思想受陶渊明影响较大,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他在“质”与“癯”中看出“绮”与“腴”,并且衍生出了无尽的可能,这便有了“少则多”的效果。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也说,读陶渊,“血气方刚时,读此如嚼枯木”,不过到阅历较深的时候,“不但不枯,而且不尽平淡,甚至有一种绮丽丰腴的味道”。所以“少”并不“空”,“少”是对“实”的一种超越。
中国美学存在“错彩镂金,雕缋满眼”和“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两种美,前者如楚辞、汉赋、刺绣、舞台服饰,后者如王羲之书法、陶渊明诗词、宋代瓷器、明代家具。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说:“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3]35其实,事物都是辩证的,有正反两面,还有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其多面性或拒左右而在其间,或纳左右而成其全,或超左右而临其上,或容左右而见其公。《诗经·硕人》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3]4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一种独处的美感,“车如流水马如龙”是一种群居的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释然的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一种迷茫的美;“彩云易散琉璃脆”是短暂的美,“江月年年望相似”是永恒的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也同样适用于各种美的形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人求的是圆满、意境,不像西方人重科学、重客观。
二、现代设计中的“少则多”
“少则多”(less is more)是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提出来的设计观点,就是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表达更多的内涵,把繁杂的功用和审美以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少的形式达到了多的效果。这包括对材料的节约、朴素的色彩、洗练的图案、简约的文字等等。这种设计主张,极大地影响了以后设计美学法则,从而改变了世界设计观点。[4]现代设计已彻底抛弃了传统的装饰形式,在功能主义的旗帜下前进。
(一)“少则多”对后世的影响
1938年,米斯从德国来到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其“少则多”的观点渗透到教育体系,将全世界现代建筑带入了一个新时期。这种强调材料和结构的本色美、不附加装饰的现代建筑特征,也体现在米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的设计上,全馆坐落在一个大石座上,建筑及其空间本身就是唯一的展品。50年代,德国小镇乌尔姆设计学院确立了一种清晰理性的设计美学,继承了米斯的观点,其中的教师迪特·拉姆斯提出了:“最好的设计是最少的设计”。[5]二战后,德国包豪斯的一些设计大师来到美国任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就有米斯的影子,他的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反复运用简洁的几何形来追求简练的造型。他说:“在作品中我极力追求光线、透明、形状,反对借助过度的装饰或历史的陈词滥调,去创造出独特的设计。”从他脍炙人口的作品——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中银大厦中便可以看出他的这些设计理念。据百度百科介绍,世界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瑞典的宜家公司,把简洁、美观、实用、耐用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带到全球市场。低价格是宜家的基石,生产精美的家具并不难,但以低价格生产美观、结实耐用的家具就不那么简单了。宜家的设计师们不但经验丰富,而且能够与经验丰富的生产商紧密合作,找出能够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方法,既生产低成本的家具,同时仍旧保持原来的设计创意。这些设计观点都承袭了米斯的观点。
近年来,日本的无品牌设计(无印良品)以一种极致的简约方式来呈现品牌,其讲究纯粹、追求极致、注重细节的设计观点与日本的民族文化高度契合。其设计师原研哉曾经说过,“平实简化其实并不能丢掉所有的东西,而是要在平实中渗透我们的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要求不能盲目,应该追求最低限度的设计。”[6]越来越多的日本产品设计开始极力淡化品牌形象,设计师们更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在看似简单的结构中,隐藏着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这种表面上的简单,却不是没有内涵,而是设计师把思想融合于作品中以最明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利用材料本身带来的质感、空间、肌理,在设计作品中不动声色地展示我们对生活的温暖向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少则多”的质疑与释疑
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格罗佩斯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画家格里斯说:“装饰是幼稚文化为了掩饰其不完全而产生出来的本能上的努力。[7]英国的一些理论家也发表过“放弃装饰,使我们的思想敏锐集中于形式完美的建筑和漂亮的裸体上”[8]等言论,卢斯也写出了那本著名的《装饰与罪恶》。二战后,否定装饰,强调功能带来全球现代设计的标准化、统一化模式,扼杀了形式美多样化的追求,很多的设计没有了地方特色,也丧失了民族性,一些批评家对“少则多”理论质疑。
日本设计大师山崎实的成名作品都是被人为摧毁的,一个是911事件中被炸毁的世贸双子座大楼,一个是有33座9层楼高的廉租房建筑群。世贸双子座大楼的炸毁显示了文明的冲突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候了,而廉租房建筑群是被美国的市政府炸毁的。因为山崎实坚持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房子,即使穷人也不愿意入住,因为他们感到住进这些非人性化的方盒子,像住进监狱一样压抑。圣路易斯市低收入住宅群的炸毁正如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所说:“标志着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死亡和后现代主义的诞生与转折。”[9]180王受之先生在解释后现代主义时说:“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发展,其中心是反对米斯·凡德罗‘少则多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10]20世纪60年代末的后现代主义也是从建筑设计开始发展起来的,与现代主义比较,依然是宗旨一致、风格接近。从意识形态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发展。反对“少则多”的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的手法来传达视觉上的丰富,而不是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心,提倡设计的个性自由和对艺术的自我宣泄,充满了反国际主义刻板的风格的味道。
哲学具有批判性,哲学在这种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走向澄明。艺术和哲学一样,也在否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其实,现代设计每一次对功能的强调,都会使其形式得到创新的提升,都会使形式更加优美。因为,一般地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纯功能设计,也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纯形式设计。[11]20-21故从严格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完全抛弃现代主义基本思想的原则——采用新的工业材料、低廉的造价、强调功能这些基本要素,只是对国际主义设计中的高度非人格化、高度理性化的修正,而不是简单的推翻和否定。[11]187现代设计虽然以非装饰的形式另辟踩径,但最终不是排除了装饰,而是将装饰结构化,创造了装饰的现代新形态。[12]比如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形态的中国奥运会主体育场,就有“外观即结构”的极简主义特色,是围墙包含自身综合功能的典范。英国学者彼得·柯林斯后来在《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一书又指出:装饰并未灭亡,它仅仅不知不觉地融合于结构之中了。如果旧有的装饰还主要是一种外在的“形”,新建筑的装饰已消融在结构中化为新建筑的魂或是一种内在的“形”。[13]我们要学“少则多”价值观念,不是学米斯的建筑外形。猫在额头画了“王”字,终究不会变成老虎,要学别人的“骨”而不是学别人的“皮”。“少则多”的原则可以看作是设计的共性,而民族性可以看作个性,这两者并不矛盾。
小 结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外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名著。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把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孔子思想比较贫乏,老子才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9]27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人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14]海德格尔的书房里就挂着老子《道德经》中的语句。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也对《道德经》有深入的研究。米斯亦可能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艺术家们在增益其内涵的同时又剔除了杂音,避免芜杂,使其语言进一步地浓缩,不虚假、饰无用之物,反映本质,这才是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15]艺术家们不但用自己的作品反映良知、胸襟、理想,构建了全面的价值评判体系。他们还通过“少则多”的理念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给人们带来一种思考:当我们身边被过多的信息所充斥,我们需要的便是回到原点的简单与纯粹。[16]正如诗人聂鲁达所言:“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参考文献:
[1]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221,165.
[2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7.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何新闻.创造设计的生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0.
[5]杭间,冯博一.从制造到设计——20世纪德国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175.
[6]王绍强.漫步日本设计——极致的简约之美[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39.
[7][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72.
[8][英]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M].李大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9]翟墨.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10]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1:295.
[11]翟墨.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1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55.
[13][英]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49,150.
[14][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7.
[15]张利艳,张波.创意时代低碳包装的哲学内涵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4,(5).
[16]严荷菱.“道”在日常生活中——从艺术说起[J].江淮论坛,2015,(2).
(责任编辑 清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