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2016-12-03 23:00陈丽至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陈丽至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年发展,使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创造和发展出如今的中华民族。现代人对于美的理念也颇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本文就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分析和探讨其自身对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发展,以及独特审美思维的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审美艺术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62 -01

一、中国传统文化给今天的馈赠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发展史,形成了一个拥有独特名族特色的大国,我们的祖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如今,各个名族的文化底蕴被看作是名族设计理念的风向标。中国传统美学源于礼我的儒家思想、道家的道之根本在于自然、以及佛家禅宗的美学思想,还有多种古典文学与艺术的思想和方法,它们都在中国大地上同源而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成一个名族美学的整体,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设计的各种视觉想象与实践,激发当代艺术设计无限的灵感与动力。

(一)孔子的儒家美学思想。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将它发展成一种学说,一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的哲学观。它和含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要爱人,爱别人,就是对别人亲善或持有同情心。仁学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为仁由己以及以血缘为基础的等级关系。以人为本,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所谓“仁者人也”,便是这个道理。为仁由己,是仁学的实施方法,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律,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既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道德的自律。

而孔子的美学思想实际上是他仁学的自然延伸。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满足个体心理欲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努力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导向符合于社会伦理的道德规范;一方面高度重视发挥审美和艺术对个体情感心理的感染愉悦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这种作用只有在能够导向群体的和谐发展时才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中庸”是儒家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做任何事都不要过激,“无偏无倚”。发展成今天的设计美学,简言之就是中和之美,在艺术创作中不走极端,不能片面,要求理性的控制全局,达到和谐之美。“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成为当今设计师信守的基本设计准则。

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其实就是追求尽善尽美。主次分明、尽然有序就是儒家伦理道德“善”的集中体现,不善则不美,善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提倡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他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这是善和美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二)道家的美学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是老子最为基础的哲学观点。早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有所体现,将自然物质区分为五类,是从功用和性质上来讲的。到西周开始五行不仅仅是从功用和性质上来讲作为生产材料的五种元素,而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的五种物质元素,五行学说至此就上升到了哲学的意味。老子运用五行的原理提出新的哲学命题“万物负阴而饱阳,冲气以为和”,即通常所说的“阴阳”理论,它成为新的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普遍原理。老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构做出了解释,而且还提供了人类感知与行为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道家的清净无为、平淡朴素、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等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

道家的美学思想与之哲学思想是一致的。“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是道家的平淡朴素之美。这对后世中国的艺术创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追求平淡之美的审美趣味和风格。

(三)佛教禅宗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融合了5世纪前后进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其中“禅”的思想和审美的态度对中国传统美学认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佛教中的“禅”作为外来文明,进入中国的文化系统,与本土的玄学相互融合发展,形成禅宗美学。

禅宗认为一切皆空,整个佛教的世界观都是“缘起性空”的理论体系,宇宙万物都是依赖某种相关的条件聚合而成的,而本质是空的,因此不必执着于得与失,达到坦荡和解脱。“空灵”是内心平静和思维充实的辩证统一。

从事物中领悟出极大智慧,凡事以平常心去体验,从而达到“顺其自然,天人合一”。

参禅悟境,禅宗的美学就是将这种“空灵”和“顿悟”的境界导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这种艺术哲学上升到了人生境界和处世之道的高度。佛教的禅宗思想无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宗教从它诞生的时候就与艺术有着紧密地联系,在于与艺术结缘的过程中,对艺术的思想和审美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美学

众所周知,艺术是相通的。几千年前孔子的理论体系和西方现代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精髓想呼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科学或是哲学的研究也成为现代设计理念最基本的部分。道家的“清净无为”和西方建筑大师米斯·凡德罗所说的“少即是多”惊人的一致,而后西方设计思潮的变化也使得设计风格追求崇尚自然,注重手工艺,返璞归真的特点。史蒂芬·乔布斯开创了苹果公司传奇的时代,他所追崇的极简风格也是佛教禅宗的具体体现。乔布斯本人是日本禅宗的狂热信徒,他对于“空灵”的世界有着独特的感悟。极简风格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艺术语言,影响参透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现代设计要重视传统继承。国人谦逊和气的特质源于孔子中庸思想的千年影响,也受到老庄美学宣传的“恬静淡泊”的影响。那么设计师在创作时就要运用传统的思想观念,让受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的。这种创作法则,就是要从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提取出来。

除此以外,我们应该在传承中继续深刻的挖掘中国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论是音乐、戏剧、建筑、服饰、文字、手工艺,都有着设计师们可以摄取的地方。每一处细节都是经过历史的打磨留下的遗产,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摄取灵感,不断为现代的设计创作提供创新源泉。

三、总结

儒家的尽善尽美,道家的至真唯美,以及禅宗的空灵之美,沿袭并影响至今。儒家文化应用在现在设计中表现出了文质彬彬,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道家思想影响现代设计追求的纯朴古拙的味道,追求崇尚自然的理想。禅宗哲学则表现一种潇洒飘逸的神秘气质。

人们可以把一件好的产品看作是艺术作品,也可以把生产的过程看作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好的产品是需要有文化底蕴作为支持的,是要拥有思想灵魂的。将传统文化作为现代设计的肥沃土地,使之成为我国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思考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