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工夫次第论思想初探

2021-01-28 13:42朱贻强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2期
关键词:修学知性工夫

朱贻强

王阳明良知学说的工夫论是心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尤其经由与传统儒学的对比,更可以发现它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因此,探讨良知学说的工夫论,既是对阳明心学本身特质和内容的探索,也是为当代儒学的更新与发展作贡献。

王阳明良知学说的工夫论简要概括为三个字:致良知。也可以说,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实修方案。作为方案,是不可能只由口号和纲领构成的,其中的细节与血肉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次第思想就是修学方案的落地实施细节部分的展开。

工夫次第论的思想,多见于宗教的修行教导之中,如宗喀巴《菩提道次第论》等,言佛教三乘修行之道以下士、中士、上士三道次第而进。自古以来,儒家论及工夫次第的学者并不是很多,但是到了宋明儒家,也渐渐成为儒者们常见的立论。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是以次第立论的。他的学生顾东桥曾怀疑致良知学说“立说太高,用功太捷”①,坠入佛学顿悟观点。王阳明对此是这样答复的:“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②王阳明在此斩钉截铁地表明,他的良知学说与空虚顿悟的观点相反,是讲求循序渐进的次第理论。

而在另一处,王阳明则表达了由于不讲求修学次第而出现的初学者好高骛远的弊病:“今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使初学之士,尚未能不贰其心者,而遽责之以圣人生知安行之事。如捕风捉影,茫然莫知所措。其心几何而不至于‘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见矣。”③

不遵循次第的弊端,主要表现就是越级修学,也就是初学者打乱次第,越级修学中学及高学的课程,势必造成捕风捉影,茫然不知所措的局面,最终也只能落得徒劳奔波、一无所获的结果。可见,不遵循工夫次第的修学,后果是很严重的。王阳明对此做法,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④

关于不遵循次第、越级修行的危害,也经常表现在王阳明与门人有关“勿忘勿助”的讨论中:

“今却不去‘必有事’上用工,而乃悬空守著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 近日,一种专在‘勿忘勿助’上用工者, 其病正是如此。”⑤

勿忘勿助是古来儒家学者大力提倡的修心的窍门,讲的是无论历事练心还是独自涵养,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可忘记,也不可过度。应该说这个要求已经接近从容乎中道的境界了,可谓是“极高明而道中庸”。而问题就出在这个方法境界太高明了,根本不适用于大部分的修学者,尤其对于初学者,更是高悬半空,没着没落没下手处,究其原因,就是勿忘勿助是大学课程,对于小学生就是天方夜谭,全无实义和效果可言,只能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在他看来,不讲次第的学术是误人子弟,“甚可悯矣!”⑥

那么,王阳明的工夫次第论主张又是怎样的呢?王阳明喜欢用比喻说来讲道理。首先来看两个比喻:树喻和婴儿喻。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⑦

他把致良知的工夫比喻为树的成长:根芽阶段、树干阶段、树叶阶段、花果阶段。树的成长阶段当然是依循着先后次第顺序展开的,以此,王阳明来比喻工夫的次第主张。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曾不止一次使用树喻来表明他的思想,比如:

“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⑧

王阳明从教学培养的角度,以树为喻说明了必须依循各人所处工夫次第阶级,量级而施行教导,而不能够不问学生次第根性而越级施教,一味实施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是行不通的。在讲明次第的重要性时,王阳明使用的另一个比喻是婴儿喻。他以婴儿出胎后的成长过程为喻,说明致良知的工夫也是一个次第养成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越级成就是不可能的。⑨

那么,王阳明的工夫次第论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呢?王阳明的次第论主张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课程次第分明,逐级而进的学习论主张,那就是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的“三知论”。

所谓“三知论”最早见于《论语·季氏》:“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⑩在这里,孔子按照学者自身的根性分为四个等级:上、中、下、下下。下下等级,为困而不学者,严格来说是不在学者的范围之内的。

《中庸》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意思:“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⑪其中生而知之对应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对应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对应勉强而行之。于是便有了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三个等级,至此三知论完整确立。但是我们看到,这里的等级说的还是从学人的根性资质上来说,而不是从工夫次第上立论的,朱熹的解读则表现尤为明晰。

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的解释是:“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谓达道也。以其分而言:则所以知者知也,所以行者仁也,所以至于知之成功而一者勇也。以其等而言:则生知安行者知也,学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⑫

首先朱熹认为道不论什么样的人都应当最终遵从,是学者的终极追求境界,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境界。然而他重点在承认人的根性资质有高下分歧,所以有超级智慧的生下来就懂天理,一般禀赋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来达到。但是他强调一个重点,就是无论哪一种人,最后都能达到同一个道德境界。所以学人的生安、学利和困勉本身只是天资禀赋的差异,本质上没有高贵和低贱的区分。

那么,朱熹如何将学人资质等级差转化为工夫次第的呢?朱熹说:“今之学者,本是困知勉行底资质,却要学他生知安行底工夫。便是生知安行底资质,亦用下困知勉行工夫,况是困知勉行底资质!”⑬

其实我们看到,他虽然认为圣人是生知的资质,但却说圣人用的是困勉的功夫。他主张不管上中下哪个等级,都有必要用困知勉行的工夫,也就是上上人用下下工夫,下下人则更无例外。可见朱熹并不赞同修学工夫上以不同的次第等级区别对待。

王阳明的工夫思路与朱熹完全不同。他将三知理论与孟子的尽心知性理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将儒家的资质境界说转化为工夫次第论。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这样说道:“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⑭王阳明把《孟子·尽心上》的此条和《中庸》融合起来了。⑮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孟子“尽心知性”这段的解释是这样的:“愚谓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知天而不以夭寿贰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智有不尽,固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⑯

由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认为孟子提到了对待世界的三个重要态度,尽心知性而知天是属于知,存心养性以事天属于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则是不为命所动。显然,从境界上来讲,三者是逐级升高的。“孟子所谓知性者,物格也;尽心者,知至也;存心、养性,修身者,诚意、正心、修身也。”⑰

由此可见朱熹将孟子之知天、事天、修身以俟三事,附于大学格物致知以至修身之节目中,正见彼以三事为学者一贯之条目,非三类不同天赋学习之道路也。而其中之顺序,亦为知天为先,事天为中,修身以俟为末,如大学本传之先后次序。

王阳明将“三知说”与“尽心说”结合在一起,做出了与朱熹完全不同的阐释。他把尽心存心、修身以俟和生知、学知、困知对应起来了。而且在修学次序上,王阳明反其道而行之。他说:“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⑱

首先,王阳明完全不同意朱熹将尽心知性解为致知格物,将存心养性解为正心诚意。其次,他是将三知说阐释了次第工夫的。生而知之,对应所做的工夫是尽心知性知天的事。学而知之,则说明本来不知道天理,是通过学习来达到的。那么所对应的工夫是“存心养性事天”的事。我们单独来看存心养性事天的话,它的意思是还不知天,但是先养着,学着做,到了某一天就终于能明白了,这个和学知利行确实配套。困知勉行,困知的意思是要有困难,有逆境,然后勉励自己,看淡生死、追求解脱的修学作为。那么这个阶段对应的是“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的工夫。由此可见,王阳明实现了将境界说转化为次第工夫说。工夫是拾级而上的,不同的境界则对应不同的工夫次第,也就意味着学者的修学工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王阳明的工夫次第论还体现在:生知的工夫包含学知的工夫和困知的工夫;学知的工夫包含困的工夫。也就是,高阶的工夫次第统摄和涵盖低阶的工夫次第,反之,低阶不能涵盖高阶。对此,王阳明是这样论述的:“盖尽心、知性、知天者,不必说存心、养性,事天不必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而存心、养性与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 存心、养性、事天者,虽未到得尽心、知天的地位,然已是在那里做个求到尽心、 知天的工夫,更不必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而夭寿不贰,修身己俟之功已在其中矣。”⑲

最后,王阳明工夫次第论用一个走路的比喻进行了形象的说明:他以尽心知天者,比喻为年力壮健的人,可以奔走往来千里;存心事天者,像儿童,可以学步于庭院;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者,像襁褓婴儿,只能是扶墙学习站立移步。三者的次第阶段是相当的清晰的。同时,三者的能力包含关系也是明白易晓的。⑳

王阳明还特别强调:“三者人品力量,自有阶级,不可躐等而能也。”㉑三个工夫次第是等级分明的,千万不可越级修学。他主张,真正的学者要从困知勉行上入手,专心致志地在“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上做起,即是千里之行,始于学习站立迈步的工夫。如果越级修学,从尽性知天入手,做勿忘勿助的工夫,那才是真正的害人不浅。

王阳明以“三知论”配孟子的尽心三事,发明成为心学独特的工夫次第论。在孟子和朱熹的意见,知天、事天、修身以俟是每一个学者都要做的事,而且彼此之间,可能没有这么明显的层次之分,而生知、学知、困知在他们似乎无关于工夫次第,只是人生资质禀赋的差异而已。

但是有一点,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不论哪种资质的人,都要从困知勉行做起。他们尊奉孔子是为了立一个标杆,让后世学者看得到榜样,得到前进的信心。然而他们又要告诉我们,不要想轻易地达到孔子的境界,仍然要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习。朱熹理学一脉坚持读书明理,最终末学落向了不明世事的书呆子之路;王阳明心学一脉坚持发明本心,最终末学走向了空谈性命的狂人之路。其实这些所谓末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读书明理的朱熹会积极参加政治事务㉒,而发明本心的王阳明会主张知行合一,在生活和政治中努力实践自己的思想。凡人立法必有一偏,或由其世道,或由其性格,而后学多是以各自己境界诉说心得,难免会走向众说纷纭、支离破碎。

虽然对于王阳明的工夫次第论思想,后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新儒学代表人物牟宗三曾说:“朱子解尽心知性为致知格物,解存心养性为正心诚意,固误,而王阳明以尽心知性为生而知之,以存心养性为学而知之,以立命为困而知之,此中比配尤为不类,滞之甚矣。不知何故。而且此义凡三见,此非偶尔之失。吾想象山绝不至此也。”㉓可见牟宗三先生对王阳明的三知配三事的次第论主张并不赞同。

但事实却是,王阳明的工夫次第论主张是呼应了时代需求,在一众学者弟子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传播。王阳明良知学说的工夫论是心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尤其经由与传统儒学的对比,更可以发现它的与时俱进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当时儒学界中不讲次第,颟顸囫囵用功的风气,王阳明的工夫次第论无疑是一股清流,不仅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而且提供了切实落地的实修方案方法,这是和其他儒家学者非常不同的地方。因为儒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上的学问,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实践的修行。没有次第的修法实践,只能导致儒学日益走向高大上的学术化和自我标榜的道德化。而王阳明提供的核心实修方案,有血有内的细节实施部分就体现在它的工夫次第论思想之中。

我们看到,王阳明的工夫次第论思想中,特别注重行的部分,他主张“知行并进”㉔,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但是,我们应该公允地看到,王阳明的这个主张在某种意义上取消了“知”与“行”的次第差异,也就是在学修类体系中客观存在的有学次第与无学次第的。有学次第,即是儒学理论的学习,最终达到树立儒学正见;无学次第,即是在圆满有学理论之后,展开的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修习。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主张,明显取消了有学、无学的先后次第,其结果是重行轻知,为后学落入“以行代知”“以性代行”的狂禅一路留下端倪。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⑭⑱⑲⑳㉑㉔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6、46、50、16、94、94、16、109、16、6、6、97、97—98、97—98、47页。

⑩ 《论语·季氏》。

⑪ 《大学·中庸》。

⑫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349页。

⑬⑰黎靖德: 《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108页。

⑮ 《孟子·尽心上》。

㉒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11—334页。

㉓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猜你喜欢
修学知性工夫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诗内”与“诗外”工夫
“功夫”和“工夫”
修学之旅愈行愈热(下)
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知性优雅
“知”情知性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