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2017-07-13 08:25李冬梅
人民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修学必修课旅行

李冬梅

在日本,修學旅行是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均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出动并伴有住宿的以参观、学习和研修为目的的旅行。作为日本学校特别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修学旅行承担着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即通过在与平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让学生拓宽视野,亲近大自然与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集体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公共道德能力。

修学旅行重点落在“修学”

从1960年开始,修学旅行就成为贯通日本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一般来讲,修学旅行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分别组织一次,小学阶段安排在最后学年的六年级,而初高中阶段则安排在初二和高二。在具体时间上,修学旅行一般安排在学期中间,尽量避开节假日和休息日。

日本学校修学旅行重点落在“修学”,突出修身养性、学以致用,强调“教育性”“集体性”和“体验性”三个要素,旅行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通过修学旅行,学生获得直观而丰富的体验,将所闻所见及时记录到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中,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遇到不明白的事物现象也能随时得到老师的解答,整个过程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理解,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真实情景中,甚至还能通过亲身实践的修学旅行生发出新的疑问、新的构想、新的思考、新的学习,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充分体现了“教育性”。日本政府规定学校在组织开展修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必须集体行动,包括集体乘坐交通工具、集体食宿、集体观光游览,甚至在修学旅行结束后还要集体反思总结。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彼此交流、相互照顾,形成集体意识、规范意识、交往意识和沟通能力,整个过程彰显“集体性”。

此外,深入且深刻的“体验”是提升学生感性认知、激发学生活跃思考的重要路径。根据统计调查显示,日本国内的修学旅行在线路选择方面呈现出“东西南北交互穿梭”的特点,充分聚焦不同地区的特色,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例如,关东地区的学校多选择前往关西地区,修学旅行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日本传统文化;东海地区的学校多前往关东地区,修学旅行重点聚焦和平教育和职场体验;近畿地区的学校开展修学旅行的目标比较多元化,有和平教育、自然体验、体育运动、农家体验等。学生们前往关西,参访京都奈良等历史名城,能够充分了解历史并在欣赏古典艺术品中提升文化修养;前往冲绳、广岛参观战争遗址,能够感受战争的残酷,珍惜并热爱和平;前往农林渔村参与当地民众的种植和养殖活动,可以感受辛勤劳动的喜悦。并且,不同学段修学旅行的主题也有所不同,小学生的修学旅行主要是接触自然;高中生的修学旅行则会有前往企业、体验职场的机会。

确保细致而安全的组织管理

根据日本公益财团法人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的最新调查,2015年,日本全国组织国内修学旅行的公立初中共计9137所,约占全国公立初中总数的95%,参加学生数约106万,占公立初中学生总数的33%;日本公立高中参加国内修学旅行的学生数占全国公立高中生总数的32%。2015年,日本全国组织海外修学旅行的公私立初中共计119所,参加学生数为9074人,公私立高中790所,参加学生数13.8万人。确保修学旅行在日本大规模“常态化”运转的正是细致周到、安全有序的组织管理。

日本自2003年起每年都会面向社会广泛发布各地区教委制定的适合本地区的“修学旅行实施基准”,基准分为国内和国外两大维度。各地学校若要开展修学旅行则必须遵照本地基准,在修学旅行时间、旅行费用、教师配备等方方面面达到基准要求,否则修学旅行将难以成行。各地区“修学旅行实施基准”所涵盖的基本要素大同小异,包括修学旅行天数、旅行费用、开展学年、参与学生的人数要求、带队教师配备等。这些基准不仅是约束各级学校依据标准开展规范化修学旅行的法律武器,也是便于接受社会广泛监督的透明化机制,每年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订并面向社会公布。

日本山口县2016年国内修学旅行实施基准规定,县立初中修学旅行天数为3天2晚,费用控制在4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2350元)以内,一般在初三年级开展,要求全员参加;普通高中的修学旅行天数为6天5晚,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将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在高二年级开展,要求参与学生为全体学生的80%以上。对于修学旅行目的地的规定,山口县要求县立初中要选择关西以西;三重县则要求全体中小学生的修学旅行地不得选取太远的地方,尽量在周边精选目的地;爱知县要求本县小学生前往邻近府县,以了解乡土文化为主题开展修学旅行。在带队教师的配备方面,秋田县规定县立初高中学生修学旅行过程中,每30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以及1名负责人;枥木县则规定校长以及保健教师需要跟随学生一同参与修学旅行,并且每20名初高中学生需要配备1名教师;千叶县规定初高中学生修学旅行中配备教师人数算法是“年级数乘以1.5后再加上2”,并且还要加上保健教师以及校长特命的保健负责人,另一方面,一般由各地公立高中开展的海外修学旅行实施基准相关要求与国内基准大体一致,但会附加一些条件。例如,群马县规定高中生海外修学旅行地要选择邻近的亚洲国家,并且必须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北海道要求修学旅行前学校必须与教育长(注:当地教委第一负责人)进行协商;茨城县要求海外修学旅行月的国必须政治环境稳定、治安情况良好;长崎县则要求本县高中的修学旅行国家原则上必须是中国和韩国,等等。

如何确保旅行安全?针对饮食安全,有的学校会提前联系目的地旅馆不可准备过敏食物,学校班主任会积极与营养教师、家长提前沟通,也会让旅行队伍带上应急用药。多数学校会利用手机、GJPS定位功能,防止学生走失。为了应对突发事故,85%的学校具备紧急联络机制,还会通过预先计划避难场所、分发避难地图、协作旅馆和医院的方式确保学生安全。

社会各界贡献力量为修学旅行“保驾护航”

日本修学旅行的顺利开展除了有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保障外,还有“公益财团法人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这样的专业部门“保驾护航”。设立于1955年的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一直致力于对日本全国巾小学的修学旅行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该协会立足“确保学生安全”“完善修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在学生的修学旅行费用负担以及政府的相关财政投入方面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三大核心理念,每年都会围绕修学旅行的现状、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等开展研究,发布相关的调查统计,面向社会广泛提供信息和资源,帮助学校和学生向政府申请相关的设施或财政投入等,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衔接。此外,该协会下还专门设有面向日本不同地区的修学旅行委员会。这些下设机构会协作铁路部门公告修学旅行专用交通工具的运输计划和时刻表、定期组织当地学校召开修学旅行研讨会、开展当地学校修学旅行的调查研究、组织召开修学旅行成果发表和经验分享会等。

为了保障學生修学旅行途中的交通安全,日本铁路部门积极配合,开通了修学旅行专用列车服务,这些能够同时运送大量学生的安全、迅速而又低廉的专列服务,可谓是支撑日本近百年来修学旅行顺利开展的强大后盾。1959年4月,日本国铁制造的“日出号”和“希望号”修学旅行专用电车正式投入使用,当年的使用学生数就达到了22万余人次。1961年开始,各种类型的修学旅行专用电车、电船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71年东海岛新干线修学旅行专用电车开始运行,自此以后,既有列车均转换为新干线。当前,日本国内修学旅行除了偶尔利用飞机外,主要还是利用新干线,每年铁路部门都会提前列出下一年度用于修学旅行的专列时间、运行路线、运行期限以及可运送学生的总数等等,相关的信息均提供给各地教委并由教委与学校衔接进行提前统一预定。

每年年末,日本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的下设委员会都会在网页上发布隔年的修学旅行专用列车承运计划。

接受预订后,该委员会还会进一步公布承运期间修学旅行专列的预订情况。届时,各学校会按照预定时间与铁路部门联系乘车,学生团体票一般可以获得五折优惠,小学生则在五折基础上继续享受折上折的优惠。除此之外,日

2018年近畿地区专列承运计划本各地的酒店、旅馆以及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博物场馆、文化设施等,也会为修学旅行提供低价或免费服务。可以说,日本的修学旅行正是在学校、教委、专门的修学旅行研究协会、铁路交通部门、社会机构等全社会的内外相互协调以及严谨规划下得以顺利开展、有序推进。

赴不同地区开展修学旅行,每名学生的旅行费用会有所不同,平均费用为5.5万-6万日元(约折合人民币3300-3600元)。近年来,日本修学旅行费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让所有具备意愿的学生均可参与修学旅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家庭的费用负担,国家和各地政府均采取措施加以干预。2016年,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的倡议获审核通过,国家面向贫困家庭或偏远地区儿童的修学旅行补助金增加了300日元,小学生补助金达到了21490日元、初中生补助金达到了57590日元,这些补助金额几乎涵盖了一名中小学生修学旅行的全部费用,补助力度很大。

修学旅行形成连贯机制,提升感性成为终极目标

日本的修学旅行开展的时间较早,经验比较成熟。如今,日本在开展修学旅行过程中十分关注事前的预热准备以及事后的梳理总结,形成了一套连贯机制。

在日本第16届修学旅行开展大赛中,宫城县石卷市立湊中学获得了“文部科学大臣奖”,该学校修学旅行特别策划之分课题研修“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就采用了连贯模式。2016年5月,湊中学的初三学生前往东京开展了一次三天两夜的修学旅行。首先,学校选定了残障学习、环境问题、宇宙、科技、体育、医疗六大研修主题。接着,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分组,每组学生约6人。修学旅行前,学校邀请每一领域的专家来到学校,与学生交流并提出一些需要学生自主调查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现场学习做好预热。修学旅行当天,各小组来到目的地,实地考察并与相关专家积极探讨,还不忘在提前分发的小手册上记下每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包括专家、同学之间的交流内容以及自己的思考灵感等。修学旅行结束后,学生回到学校趁热打铁,进行小组内的总结反思,在教师引领下回忆修学旅行中印象深刻的点滴并交谈记忆深刻的原因,各自总结与专家交流中获得的重要信息并说明重要的原因。教师会询问学生今后将如何把修学旅行中学到的东西进行活用。会议最后,教师还会鼓励学生试着把自己的所感所获传达给小组同学之外的其他人,看看他人作何感想并会进行怎样的交流。正是这样的连贯机制,让学生的体验与感动并不仅仅止于修学旅行的那几天,而是把那些所感所获全部转化为日后的动力。

根据日本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的相关调查,修学旅行后,学生认为修学旅行最大的收获有“因为那些远远超过想象的豁达和优美而感动”“因为亲身看到、体验到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而感动”“因接触当地人而欣喜”等,这种因亲身体验而获得的感动是孕育感性的重要因素,也恰恰成为修学旅行的最大魅力。

近年来,日本少子高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发展,修学旅行被赋予新的意义和使命。2017年3月,日本出台的新一期学习指导要领中指出,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终究也是在人类设定下运作,而人类却能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感性,能够思考并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今后,修学旅行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以及国际化素养,帮助学生将知识技能运用到社会生产与创造的基础上,还将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生活学习中相关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性、思考力和关切之情,感动、感悟与感性的获得将成为今后日本修学旅行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修学必修课旅行
修学之旅愈行愈热(下)
窗外的世界
日本修学旅行:一场感性之旅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凉山羊
夏日旅行
韩国的修学旅行是什么活动
浙江省11所高中将试点必修课选课走班制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