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玲
【摘要】初中是学生提升各项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锻炼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主要阶段,学生能通过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实现思想上的成熟,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及时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崭新的阅读课程授课模式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实现根本上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理念;阅读模式;阅读能力
引言
在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阅读文本不只局限于现代文,文言文阅读也是考验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工具。与现代文不同,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着无限的民族智慧,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主要途径。从中考角度来看,文言文在考试中占据着一定比例,文言文阅读分析是典型的考试题型。为此,探究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一、立足诵读,促进读译结合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敲门砖,仍然是当下课堂的重要教学途径。诵读,顾名思义包括背诵与熟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生活中很少用到文言文,学生语感比较匮乏,而诵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此外,在反复的诵读中,通过感知文章内容,还可以训练语言思维,陶冶情操。但诵读并不是简单的按照文字顺序朗读,需要有目的、有策略的读。首先,诵读要准确,读准字音与节奏,比如《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的“卷”读音为“quán”,而不是juǎn;《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读yuè等,不同读音所解释成的现代汉语意思也不同;其次,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像齐读、自由读、角色扮演朗读等,灵活运用各种诵读方式,让学生读出情感与意境。以蒲松龄的《狼》教学为例,其中有一句“其一犬坐于前”,按照现代阅读思维,会读为“其一犬/坐于前”,但实际上为“其一/犬坐于前”,译为“另外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地坐在前面”。教师要善于借助此种差别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诵读,促进读译结合。
二、采用先进教学设备创设生动阅读情境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并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语文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在这种教学氛围的熏陶下,学生甚至会主动利用课下时间对更多的课外文章进行研读,班级内部也会因此掀起一股阅读风潮。
比如,教师在讲述《观沧海》这则古诗的时候便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古诗的文字运用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巨大差异,再加上古诗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遥远,学生在面对这种课文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晦涩难懂,进而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观赏以及教师的朗读而对《观沧海》中描绘的场景具有更为直观的感受。随后,教师需要询问学生对于诗词整体具有何种感受,學生便能够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更加明确自己的想法,深切感受到曹操胸怀天下的精神意志。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加轻易地了解到这首古诗的气势磅礴的行文风格,以及作者的性格特征,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便自然而然地形成。随后,教师需要将其中的注释逐个进行解析,扩充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可以了解文字运用的精髓之处。
三、联系上下文,加强句意理解
文言文教学中最普遍的内容为句子翻译,这也是中考中重点考查对象。为了避免机械性的照搬照抄翻译,教师要优化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愿读的基础上会读、会译。文言文学习的目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重点不在识文断字。因此,教师可以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和关键句,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轻松理解其含义,提高阅读能力。一般情况下,每一段都有主旨句,习惯性放置在句首或句末,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翻译程度。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文章分了三部分,分别为记叙、描写、议论,结尾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用两个反问引人深思。翻译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带着问题从新审视整篇文章,按照交待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描绘庭中夜色、惋惜无人赏月的思维逻辑进行翻译,加强句意理解。
四、析读文章,培养文言文鉴赏能力
阅读文言文强调字词句章相互统一,字词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对文言文健康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不是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才是最终追求,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唤醒初中生学习的优势和能力,通过阅读提高自我价值。从初中文言文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寓言类、传记类、杂记类、论辩类等体裁,要依据不同题材特点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以传状类中的《陈涉世家》教学为例,可以从陈涉、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的英勇表现入手,让学生分析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他们的机智勇敢以及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再比如寓言类题材中的《刻舟求剑》一课,让学生概述文中讲解了一则什么故事,你对这一故事有什么看法,从而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感受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文言文阅读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在宝贵的教学时间内具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动用自己的智慧解答一系列的阅读问题,并激励学生将在校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中。教师也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感官刺激,持续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焦红平.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沟通方法及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18):31-32.
[2]钟方.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兴趣引导的重要性及引导措施[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