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真正的“儿童视角”

2021-01-09 09:42张好
科教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科学教育案例分析

张好

摘要“儿童视角”是指站在儿童的角度、立场来思考或观察周围的事物。本文结合三个案例进行探讨,教师通过专心观察、静心倾听、细心揣摩,才能获得真正的“儿童视角”。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案例分析 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8.029

How to Get a Real“Children’s Perspective”

ZHANG Hao

(Lushan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School, Changsha, Hunan 410006)

Abstract: "Children’s perspective" refers to the perspective and position of children to think or observe the surrounding thi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cases, through the teacher attentive observation, listening attentive? ly, careful speculation, can obtain the true "children’s perspective".

Keywords: "children’s perspective"; case analysis; science education

“儿童视角”是指站在儿童的角度(立场)来思考或观察周围的事情(物)。教学要基于“儿童视角”已成为共识,但实行起来却不容易,我们来看以下三个案例。

A老师执教《电磁铁的磁极》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判断“铁钉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教材设计的活动是将铁钉电磁铁靠近指南针,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A老师自己做下水实验,实验现象很明显,能得出“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并能准确判断南极和北极分别在铁钉的哪一端。下水实验的成功让A老师觉得自己站在了“儿童视角”,学生一定能顺利地得出结论。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个实验小组的结论是“铁钉电磁铁没有南北极”,汇报时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钉尖和钉帽都吸引指南针的北极,也都吸引指南针的南极。”教师听到后非常意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B老师执教《神奇的磁铁》一课时,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他们用磁铁分别去吸引这些物体,然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一位穿红衣服的学生回答:“磁铁能吸金属。”B老师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他让另一位学生回答。这位学生说:“磁铁能吸铁做成的东西。”“磁铁能吸铁”,教师满意地把答案写下来,而那位红衣服的学生依然是一脸茫然。

C老师执教《声音的变化》一课时,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考虑到很多学生容易将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混淆,他决定以“儿童视角”来设计课,根据孩子们爱玩的特点,在课前安排两个游戏:游戏一,声音的强弱。看着教师的手势来鼓掌,教师的手往上抬,掌声强;教师的手往下落,掌声弱。游戏二,聲音的高低。看着教师的手势来发声,教师的手往上抬,声音高;教师的手往下落,声音低。看着学生玩得很开心,游戏很顺利,C老师觉得难点突破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中,很多学生依然分不清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这给教学带来很多阻碍,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以上三个案例中的教师都有基于“儿童视角”的教学意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获得真正的“儿童视角”。如何获得真正的“儿童视角”呢?下面结合这三个案例来进行探讨。

专心观察,看看学生到底是怎么做的

《电磁铁的磁极》一课中,A老师做了下水实验后,认为教学可以正常进行;但是有学生做同样的实验时,现象和结论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参与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就会发现,学生的操作没有问题,而是这一组的电池电量不够,铁钉没有产生磁性,所以钉帽和钉尖接近指南针的时候,都会让指南针跟随铁钉晃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他们的“电磁铁”去吸引回形针,看看实验现象;将铁钉从线圈里拿出来,去接近指南针,看看实验现象;最后换一节电池做实验,看看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由于一个年级有很多教学班,教师不可能每个班都准备崭新的电池,后面的教学时电池电量耗尽的可能性很大。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尽量做到课前测量电池的剩余电量。

不仅仅是这一课的实验,学生在做其他实验时也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只走马观花地东瞧瞧西看看,是发现不了其中的原因的。只有当教师专心观察,看看学生到底是怎么做的,才能了解问题出在哪里,并及时、灵活地施教。如果我们一直坚持这样做,还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了如指掌,真正站在“儿童视角”去设计每一堂课。

比如《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学生用滴碘酒的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有的实验小组汇报说“黄瓜里面含有淀粉”,教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果实验过程中专心观察学生的做法,就会发现他们的操作有问题,在检测馒头时滴管口已经触碰到馒头,滴管口的碘酒把馒头粘到了黄瓜上面。当我们看到了学生到底是怎样做的,就能及时解决问题,还能为“滴管口要与检测的物体保持距离”提供实例佐证。如果专心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学生觉得碘酒滴到一些食物上会变颜色特别有意思,会偷偷地把所有的碘酒都用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表现。如果教师要强行制止,会让他们的好奇心受到打击。了解到这一点,教师在给学生提供碘酒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用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当然,对于出现了“意外”的情况,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原因所在,以理服人。

静心倾听,了解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神奇的磁铁》一课中,总会有学生在实验后仍然说:“磁铁能吸引金属。”我们要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预设某学生说:“实验中大头针、铁钉、回形针都是金属。”我们要追问“你认为铝片是金属吗?”“它能不能被磁铁吸引?”。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才可以了解他们到底是怎样想的,哪一部分的概念建构出了问题。如果学生是把金属和铁的概念混淆了,需要我们帮他重新建构。预设另一学生说:“大头针、回形针这些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铁做成的,但我知道它们是金属做成的。”我们就需要再次帮学生了解实验中的物品分别是哪种材料做成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为此他在给实验物品进行命名时,就采用包含材料名称的方法,比如橡胶块、塑料块、玻璃珠、铜片、铁钉、锡丝……这样来命名实验物品,学生能根据实验现象自己总结出实验结论。

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出错时,我们不要急于让另一位学生回答,也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应当静下心来,通过追问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与他们一起思考。

细心揣摩,分析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声音的变化》一课中,对于声音的高低与强弱,学生为什么会混淆?究其原因是学生本来就难以辨别声音的音调和响度,还要与“高低”“强弱”这样的语言文字概念联系起来,由形象到抽象,难度就更大了,需要通过强化练习将具体声音与语文表达联系起来。琢磨到了这一层因果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同样用与学生玩游戏的方法来进行强化,不是依据手势,而是依据语文口令的变化来发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比如教师先说“弱”,学生轻轻地鼓掌,教师说“强”,学生重重地鼓掌。用手势的变化来强化有什么不妥呢?手势与声音一样是形象表达,不是抽象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手势高,聲音高;手势高,声音强。适得其反,声音高和声音强都用手势高来表达,要区分高低和强弱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当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细心揣摩问题的本质非常重要。

同样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有一位教师提出问题:“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的预设是:学生如果想不到可能与振动速度有关,就引导他们思考声音有哪些特征——振动强弱(振幅)与振动快慢(频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幅决定的,那声音的高低是不是与频率有关呢?这样的教学逻辑思路是可以的,但实际教学表明,学生不能很顺畅地想到这一点。细细揣摩学生答不上来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问题出现的本质,没有理解透彻振幅、频率等概念。所以,教师在此之前,还应该补足有关振动的最主要的两个基本要素——振幅和频率的教学。例如,用课件和动画的形式,用生活中常见的振动现象的素材,提取振幅和频率这两个重要的振动特征。

教师也可以将教学方法调整为发现法,从学生擅长的形象思维入手,帮助他们发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比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慢镜头处理)使物体振动的快慢变得清晰可见,甚至运用手机软件数据化显示不同的振动速度,都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综上所述,专心观察学生做实验,可以看到学生到底是怎么做的;静心倾听学生思维的过程,可以了解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细心揣摩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教师做到专心观察、静心倾听、细心揣摩,才能获得真正的“儿童视角”。

课程改革以来,探究成了科学课的共识,而学生亲历探究,更是科学课上可贵的。所谓亲历探究,那就常常需要亲身经历探究路径上的沟沟坎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这就要求真正地以“儿童视角”陪伴和指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科学教育案例分析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