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谋
2021年,东莞市全面部署打造“品质教育”,着力推进“1+12”行动计划,各学科全力开展“品质课堂”行动研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入推进五个方面课堂变革,让师生享受到过程精彩和成长的幸福。基于东莞市“品质课堂”核心理念,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品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对趣味科学知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并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方略进行了深度研究与探索。
一、趣味科学知识与课堂教学品质的联结
趣味科学知识是一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的科学现象或自然规律。学习内容有趣味性,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学习的最好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如何使学生学有兴趣,不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津津乐道,而且也始终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孜孜以求。
课堂教学是否有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如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思路同步,那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就会顺风顺水,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有品质的课堂,教学内容适切,课堂组织有序,学生的思想、品格、能力得于有效提升,能够突出教师主导,学生全员参与,评价主体多元,教学成果显现的基本特征。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品质提升的策略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探寻适合学生创造性学习科学知识和自主发展的新途径,能有效解决配套教学资源不足引发的课堂乏味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一)开发应用趣味科学知识资源。依托课标,聚焦“三研”,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不断设计开发适合学生认知和学习发展的趣味性教学资源,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机械与工程等各领域的图片、视频、音频、VR、实物等各种形式的趣味科学知识资源,探寻小学科学知识趣味化生成方式,形成有新意、有内涵、操作性强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二)探索基于趣味科学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对探究内容的前置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够等常见问题。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帮助指导下,能够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实施探究,在动手做、做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构建基于趣味科学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科学实践活动表现,监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质量。积极探索基于趣味科学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形成智慧高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直面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
(四)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前置性和趣味性设计与开发。教师在科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既要保持组织者的角色,又要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完成实践活动,亦师亦友,乐忧与共,才能保持和发展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实践中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五)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增强教学实效。在教學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趣味性科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专注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视野,激发潜能,增强教学实效。
(六)深层体验,自主生成,积极建构,形成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发展。设计具有趣味性、可行、易操作、效果明显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体验,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大胆猜测,积极设计实践方案,经历探究体验,观察分析科学现象,细心搜集、分析、处理信息数据,解释科学现象,解决科学问题,发现科学规律,生成科学知识,建构科学概念,形成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三、结语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衍生品质课堂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趣味性教学资源展示、亲历探究过程、总结实践过程、交流研究成果、反思与评价、形成科学素养。课后及时反思与评价趣味性教学资源的应用成效,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备课及资源开发的方向,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新课标的统领下做到求真务实,依托教材、立足课堂,不断追求趣味性教学资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让科学课堂教学有趣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