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安全教育实践的问题和回归路径

2021-01-02 21:38杨志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摘要:安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安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安全教育实践上还存在行政化倾向严重、教育资源匮乏、活动碎片化、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加大安全教育投入、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和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方式促成安全教育回归到合乎规律和正确理念要求的实践轨道。

关键词:安全教育;实践回归;中小学生;问题;路径

一、呼吁安全教育实践回归的背景

1.社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办好教育离不开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这个重要环节。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提升学生安全素质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教育全方位发展,近些年教育部将义务教育阶段安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为安全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强化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素质。然而,伴随着社会发展过程的可能威胁中小学生安全的风险并没有减少,甚至出现已知风险更难控,未知风险更难测的趋势。由此,安全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以达成更高效地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安全能力,实现人身安全[2]的效果,成为国家、社会和教育者关注的要点。

2.理论背景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安全教育也就成为了教育活动的必需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和事故防范与处置能力还较弱,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安全教育的实践回归是指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将“不符合教育规律和正确教育理念要求的教育实践回到合乎规律和正确理念要求的实践轨道。”[3]成功的教育是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过程,实施符合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的实践活动。然而,在现有的安全教育实践中,由于一些教育者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方法不当等导致安全教育没有到达应有的效果。

所以,要实现安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安全教育必须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的阶段性、多元性和实践依附性[4]等规律,以满足学生个体安全需求为教育活动导向,总结存在的问题,校正安全教育实践,实现安全教育的实践回归。

二、安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安全教育发展迅速,但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提升速率仍无法满足其安全需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学校安全教育逐步向着制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普遍有所提升。然而,中小学生身心受到损害的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其安全素质并没有提升至应然水平。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安全教育理念的秉持和对教育对象认知规律的把握,使得学校安全教育实践出现如下问题:

1.行政化倾向严重

当前,很多中小学管理层以行政思维实施安全教育。从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接收实施安全教育的行政命令后,学校管理层责成校内教师完成“上级”交付的安全教学任务,甚至以安全管理代替安全教育。这种“实施”方式是学校管理层对其安全教育责任主体认知偏差的体现,同时忽略了安全教育的教育性,必然导致安全教育实践缺乏针对性、规范化和高效性。

2.教育资源匮乏

安全教育的资源匮乏主要体现为:一是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不足,多数中小学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教师,而进行安全教育实践的教师缺乏安全教育相关培训。二是安全教育资金不够。目前,有些中小学设立了本校的专项安全经费项目,也有些学校可以得到政府安全奖补或平安校园建设的社会资助,但这些资金多数会用到安全管理方面,即使用于安全教育上也难以满足购置教具、搭建网路教育平台或建造安全教育教室等的实际需求。三是教学资源不多。除了教材外,安全教育普遍缺乏教学用具和场景环境,实践过程缺乏体验感和互动性。

3.教育活动碎片化

由于对安全教育的轻视和安全教育理念的偏颇,中小学安全教育通常集中于特殊时间窗,如假期前、开学时或教育行政部门发令后。这使得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呈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安全素质的可持续提升。

4.评价机制不完善

安全教育需要进行评价才能助于其持续改进和健康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学生经历了安全教育过程就是实现了安全教育的目标,安全教育的评价仅停留在外在形式层面,缺乏科学的信息收集过程和评价标准。

三、安全教育的实践回归路径

1.更新安全教育理念

安全教育理念涉及安全教育使命、目标、方法和原则等的认知和安全教育实践的主观要求,是以社会时代特征、学生认知规律和安全需求为基础的。安全教育理念体现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实现安全教育的高效能,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一方面,以往的行政化倾向严重的安全教育已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个体的安全需求,需要有更具教育性和更高质量的安全教育体系来保障校园治安、食品、心理等方面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安全教育实践需要正确的安全教育理念,以推动教育体系的建立、规范的形成和制度的落实。

2.加大安全教育投入

投入是安全工作的基本条件。随着安全风险的复杂多变和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危害程度的增加,安全教育需要更大的投入,以满足教育实践的需求。一是要加大安全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安全教育支出预算,满足教师培训和安全教育设施建设的需求;二是要加大师资投入,积极建立安全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使安全教育实践有人干,有能人干。

3.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碎片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者积极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安全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持续、拓展和深化,避免有临时性、运动性和过场式特征。

4.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安全教育评价是其实践方向和方法的指挥棒。构建科学的安全教育评价机制有利于安全教育实践过程的改进和教育效果的提升。当前,中小学应建立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多元评價主体共同参与,设有多层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反馈及整改机制的安全教育评价机制,使学生安全意识强弱、安全技能高低和安全素质提升等情况具象化,并为安全教育实践改进提供制度保障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

[2]梁静,宋乃庆.生命旨归与危机理性:全民安全教育体系的的构建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66-75.

[3]丁杨.生命教育的实践回归[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肖纲领.理念创新助推青少年安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0-4-3(2).

作者简介:杨志勇(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