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名著犹如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份宝藏,熠熠生辉。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第二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共安排四篇课文。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师以学定教,在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中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为学生构建美好丰富的精神家园。
在引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依着学情,循着学路,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与文本、与他人对话,在对话中进一步走进人物,感悟文本写作的艺术,学用文本言语表达的智慧。教学是师生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来提升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成长的学习过程。
师:我们走进单元导读,通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这一单元主要写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在交流中适时出示: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师:这是我们从单元导读提取到的第一个信息。再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提示了我们本单元学习的重点,第一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第二是学习写读后感。
师:是的,阅读与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交流学习。
单元导读是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导向和提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节选自四大古典名著,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导读以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导读提示阅读方法,为师生对文本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指明方向。
师:《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也是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其实就是一个大的故事,里面又包含了许许多多小故事(板书:故事)。《草船借箭》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5草船借箭)
师:很多同学大概了解这个故事,课前也进行了预学,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课前,我采用两种方法预学。一是读,读准课文;二是标,标生字词、标自然段。
生:我把生字词画出来,不理解的词语查工具书。我还写了阅读感受,标出疑难之处。
生:我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面有草船借箭的内容。
师:你们的预学方法各具特色,我们可以借助影视、原著等资料学习古典名著。(板书:查阅资料)通过预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通过预学,我认识了课文的生字词,能把课文读正确,还要再练习才能读得流畅。
生:我了解到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生性多疑,周瑜心胸狭窄,鲁肃忠厚老实。
生:我知道课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来写的。(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师:是的,这篇课文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在预学中,你还有哪些疑惑?
生:课文题目是《草船借箭》,为什么描写借箭过程的内容却比较少呢?
生:这篇课文里写了很多对话,我很想猜测人物的心理,但又有些把握不准。
师:预学中,我们有收获,也有困惑,这就是学习。看一看刚才提的问题,结合课文,你是否能把这两个问题归纳为一个问题呢?
生:这两个问题都集中在故事的起因部分,也就是课文中前半部分的人物对话。
师:观其言,才能察其心。学习这个故事,人物对话不可忽略。(板书:对话)
预学是教学重点内容前的初次互动。通过预学,教师可以了解学情,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学习内容,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课上,教师之“教”基于学情,学生就会更直接、更快捷地投入文本学习之中。
师:大家先来看一段资料。
师补充《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发生前,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用计除掉蔡瑁、张允后,与鲁肃的对话,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背景。在此基础上,学生用心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批注。
出示对话: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师:从这段对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陷害他。
师:周瑜所说的“公事”是指什么?是真的吗?
生:课前我查了资料。这里的“公事”应该就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进攻曹操的事。周瑜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的任务。
师:想象一下,周瑜说话时的样子。
生:一定装作很严肃、很慎重的样子。
师:面对周瑜的步步紧逼,诸葛亮沉着应对,不慌不忙。他为什么如此镇定呢?
生:我觉得他已经做好了借箭的准备。
师:所谓言由心生,你们真像走进了人物的心里。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段对话。
师:这样的心理活动作家为何不写出来呢?
生:没有把心理活动写出来,我们读时就会情不自禁为诸葛亮捏一把汗,赶紧往下读。
师:这种吊读者胃口的写法叫设置悬念,这也正是作家写作的艺术技巧所在。(板书:悬念)
师:课文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人物,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曹操。(出示相关语句)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师:读这段对话,你又有什么体会?
生: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来,胜券在握。
师:如果诸葛亮的话改一改,行吗?
出示句子对比: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雾这么大,曹操不一定敢派兵出来。”
生:这样改当然不行,不符合诸葛亮做事果断的特点,也说明他没有完全了解曹操性格。
师:有道理,可见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学生读8、9 自然段,然后出示课后链接内容,阅读后,结合插图理解。
师:对比两部分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生:“阅读链接”内容是原著,是白话文,而课本上是现代文;它们都是写草船借箭的经过。
生:我觉得原著比较难读,但更精炼生动。
师:原著是古白话文,这种文体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除了联系上下文,我们还可以结合插图理解,更能感受到当时的场面。
生:舱内诸葛亮谈笑风生,舱外箭如雨下。
师:看来你们比曹操聪明。(众笑)
师:你们了解曹操吗?毛泽东曾说,曹操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评论家易中天也曾说,曹操是个聪明绝顶之人。这样聪明绝顶的人,为何会败给诸葛亮呢?
生:他越聪明,越能说明诸葛亮的厉害。
师:这就叫“衬托”。(板书:衬托)写曹操是为了衬托诸葛亮,那么写周瑜、鲁肃呢?
生:都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作家正是采用了设置悬念、衬托等表现手法,让读者充分感受到诸葛亮不仅识人,还知天文、晓地理,料事如神。
以上教学中,多主体合作学习让问题在逐层深入的交流中一一化解。教师顺应学情,引导学生勾连前后,通过分析、推论、评价、质疑,品味文本的表达艺术,感悟经典传达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其言语智慧。
生:老师,我有些疑惑。诸葛亮之所以成功,他是智取,因为他知道,三天造十万支箭是不可能的。他不是造箭,而是借箭。而周瑜用计陷害他,是让他造箭。所以我觉得第二自然段诸葛亮说的话中,不应该提“借”这个字。
师:其他同学怎么看呢?(无人回答)
师:学语文就要咬文嚼字。我们不妨看《三国演义》原著中诸葛亮怎么说的。出示:
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
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师:诸葛亮的回答本来没有一个“造”字,立下的军令状里也没提到“造”字。将古白话文转化成现代文,加了这个“造”字。这样好不好呢?
生:我觉得不好。三天之后,假如狡猾的周瑜抓住他说的“造”字找茬儿怎么办?
生:这应该是文字转化的原因,本来诸葛亮没有提到“造”字,这样他在兑现军令状时就会更加完美,也更体现他的神机妙算。
师:同学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老师很欣赏你们这种批判性的学习品质。一个字见一种智慧,一个字更看出同学们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慧心。
“造”还是“借”?针对教学的这一“旁逸斜出”,教师利用原著相关资料,及时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触角向纵深蔓延,同时利用文本语言及自身言语经验,获得言语思想与智慧。这样的交流探讨,既化解了学生的疑惑,丰富了其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保护并肯定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有效激发了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师:同学们,写小说就是讲故事。我们不妨先来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教师指名学生讲述故事前半部分的对话。
生:他有点像背课文。
师:讲故事应该像说话一样自然。讲得有趣,别人才想听。另外,还可以以故事中某一人物的身份来讲故事。谁来试一试?
学生以鲁肃的身份讲故事。
师:这就是创造性地讲故事了。课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讲故事,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讲生动。另外,结合单元“口语交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小组合作,把这个故事编成剧本,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老师期待你们下一节课的精彩表现。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品读文本之后,教师引领学生跳出文本,回望文本,进行“讲故事”练习。同时整合本单元“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表演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名著的热情,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的言语思维能力得到持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