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的策略

2020-12-14 02:23吴婧文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策略

吴婧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可以丰富美术的教学内容,还能增添课堂趣味性。本文以“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为题,在将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艺术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的方向,旨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助力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趣味性教学 策略

美术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艺术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艺术精神、人文素养。然而当下小学的美术教学方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美术趣味性教学的欠缺,以及美术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较弱。因此,在当下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和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势在必行。

一、小学美术趣味教学法的特点

小学美术课趣味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把单纯的美术知识教授变成以传统文化艺术为情景并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的过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验性

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是一种过程的体验。体验性学习是指:学生要亲自动手,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来进行信息的梳理和知识的重构,亲自经历知识的重构过程,这是一种让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教学方式。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引导学生以传统文化艺术为情景,师生一起创作美术作品,如剪纸、陶艺,在体验传统文化中收获美的感受和美术知识。

2.愉悦性

美术趣味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愉悦感。愉悦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正面情感,与不愉快、悲伤、害怕等负面情绪相比,愉悦感在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激发人类的无限潜能,包括学习潜能。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多运用趣味性丰富的教学方式,包括让学生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3.自由性

学习的最重要目的是学会独立思考,这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他们自由的想象空间。因此,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应该包含自由这一特点,体现出来就是充满自由想象空间的美术教育。美术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自由人文精神的学科,同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

比如美术作品可以是二维,也可以是三维的,甚至同一题目的美术作品创作,都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美术是一门充满自由想象空间的艺术。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遵循美术的自由特点,多鼓励,多启迪和引导,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

二、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1.符合儿童认知心理过程

美术趣味性教学是符合儿童认知心理过程的,它在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状态的基础上,以身心愉悦的方式,调动孩子的心理情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将生动风趣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中,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愉悦感。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美术,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还能感悟传统文化之美。

2.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效率

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帮孩子树立健康的审美观,锻炼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才是传授美术知识。趣味性教学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运用趣味方法,依据孩子的心理状态及喜好,提前设定好符合孩子接受度的美术课程,同时融入孩子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场景,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获得美术知识和文化感悟,能极大提高学习美术的效率。

3.培育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美术也是如此。只有把“趣味”设为美术教学方法的核心,才能实现培育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同时组织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美术活动,在孩子学习美术中进行启发和指导,更容易被激发起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美术教学的不断深入,会让孩子逐渐领悟到美育的魅力所在,最终让孩子对美术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并为之受益终身。

三、构建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的策略

1.情境之趣

小学年龄段孩子的心智尚处于启蒙的起步阶段,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往往容易注意力分散,难以长时间保持学习状态,如果采用传统填鸭式的美术教授方式,只会让孩子误认为美术学科是乏味枯燥的,反而打消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不利于培育学习美术的兴趣。在诸多教学模式中,情景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元素的美术教学内容。因此,将情景教学方法融入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中,可以让孩子在体验情景故事的过程中,吸引他们对学习美术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探索之趣

探索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多注重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孩子多发挥想象力,多动脑、多动手、多看、多听,从触觉、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上体验与探索,并借助多种教学工具主动进行知识探索与发现,在综合探索中收获知识,而不是传统的仅仅听老师讲。例如通过剪纸美术课,可以在探索年俗文化的变迁中,学习美术创造知识。

在美术课堂上,将探索之趣融入趣味性教学模式中,引导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美术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体验和感受,对美术理念、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也会更加深刻透彻。同时,在给予孩子自主探索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孩子学会运用美术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让孩子收获到探索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以及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3.参观活动之趣

参观,是指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展等教室外的场所进行实地观察、研究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从现实的三维世界中获取关于美术的知识,并为接下来在课堂上学习二维的美术知识打下基础。把美术课堂搬到现实生活中,符合孩子大脑发展的规律,相对于二维符号来说,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更熟悉立体的物理世界。所以将参观活动融入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中,是将三维艺术符号作为孩子在学习二维的美术艺术符号的一个过渡,更符合孩子大脑科学认知的规律。

4.合作之趣

合作思维是当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协作就成为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开放的大环境下,单干、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社会生产发展需要分工协作,因此合作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美术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在创意策划、制作过程等环节中,越来越需要多个创作者一起来完成,而且,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以传统文化为情景创设,引导分工协作,既促进了美术创作的协作,又让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中融入合作方式,既锻炼了孩子的合作思维,又能让他们在协作过程中碰撞出更多创作灵感。

总之,在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中让孩子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创作时,老师要多给予启发和指导,帮助孩子进入传统文化场景中。虽然孩子组成小团队协同创作,但是孩子之间的合作尚未达到默契程度,并缺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如果缺乏老师的指引,有可能停滞于懵懂状态,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以老师的引导为前提,孩子才能完全发散思维,相互碰撞出艺术创作的火花,更好地实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文玲《小学美术社团教育初探—以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儿童画社团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

[2] 张丽《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第24期。

(吳婧文,1990年生,女,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新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民间优秀传统美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策略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