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
摘 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开展其他方向探索的起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教师在不断探索中,认识到利用学生的生活技艺、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实践,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探索语文,让学生不再为语文烦恼,而是能够积极利用语文知识进行创新。由此,本文扎根学生兴趣的激发,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了培养。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接受程度,首先从刺激学生学习出发,然后在带领学生学习语文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生在兴趣的影响下,能够从内心接受语文课堂,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为语文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促使学生站在生活的基础上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懂得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促使学生站在生活的基础上学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贡献值,使学生学会站在生活的角度分析语文,知道语文是怎样与生活相互影响的,又是怎样在生活的帮助下,绽放更多的精彩的。学生在回忆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以往学习中忽略的语文知识,知道了语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只有走进了生活中,才能看到语文的全貌。
在学习“咏柳”时,笔者鼓励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对柳树的印象,结合课文来分析,诗人将春风比作剪刀是否形象。学生回想自己对柳树的认识,分享了自己对柳叶、柳枝的印象,说出了柳树多长在河边、道路两旁的知识,认为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柳枝会随着春风摇摆,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认可了诗人将春风比作剪刀的说法,感受到了语言的生动、活泼,有了进一步挖掘的兴趣。
二、在课堂上穿插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懂得在课堂上穿插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穿插教学情境,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课堂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再畏惧语文学习,而是与教师一起在情境的带领下,探索语文世界,打开语文的宝盒。学生在学习教学情境的过程中,看到了语文的深刻内涵,能够用自己的兴趣来带领自己进一步探索语文,找到語文中的精彩,并将其作为自己学习的调味品,改善自己的学习现状。
在学习“传统节日”时,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庆祝画面,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感受传统节日的特点和氛围。学生观看视频后,都被视频中的内容吸引了,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知道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庆祝方式和庆祝意义,认识到了传统节日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事实,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理解了课文学习的意义。
三、用实践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提高学生对语文探索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懂得用实践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提高学生对语文探索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用实践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有助于学生直面语文,让学生了解了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信心,挖掘学生的潜力,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探索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语文的时候,发现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有了主动走到台前的勇气,能够将自己课堂积累的知识应用出来,为语文知识带来新的活力,获得更加强烈的学习感受,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学习“曹冲称象”时,笔者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展开实践,让学生将曹冲称象的经过演绎出来,使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体会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学生在实际表演中,熟悉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曹冲的性格,与组内成员讨论了曹冲称象的细节,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学生借助动作和语言,还原了曹冲称象的经过,让课堂变得更加趣味生动。
总之,本文通过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在课堂上穿插教学情境、用实践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促使学生站在生活的基础上学习了语文,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语文探索的兴趣。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语文的特点,知道了怎样站在语文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积累知识,对语文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适应了语文课堂,能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出击,探索语文更多的奥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多角度的了解,知道了学生的学习特点,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灵活调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提升。同时,教师也没有放弃自身的学习,而是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总结新的教学经验,力争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汪小美.激励自主学习 打造有效课堂——构建小学语文自主高效课堂的再思考[J].语文知识,2017(24):38-39.
[2]韩士新.生态课堂:变聚焦“教”为聚焦“学”[J].语文知识,2017(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