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020-11-13 09:43许朝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理解能力英语教学

许朝玲

摘要: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而“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朗读在这一环节中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朗读方面注意一些基础性训练、技巧训练、传情达意的训练和记忆训练,英语学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朗读训练;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9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英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中学英语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其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智力、能力,还应包括英语课教学所特有的能力,即语言的交流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学科,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习惯形成过程,在个过程中,朗读起着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朗读不但可以培养语感,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益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了发挥英语工具性学科这一特点,促进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其中诸多不足,请广大同仁指正。

一、基础性训练

基础性训练主要包括音标、单词、重音、音节和发声等,这其中除了发音被反复操练外,其他往往被忽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让学生背词念句,忽略了英语的特点。

比如,学“书”这个单词,教师告诉学生“book”,并不告诉学生要记住“a book”的说法,结果在翻译时往往出现“This is book”的错误。所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读单词的方法,还要告诉学生汉语名词中没有“数”的概念,在英语中却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法现象。有的词只有单数,有的词只有复数,有的词单复数意义不同,这些训练应贯穿于基础训练中,克服学生朗读时“有口无心”的毛病。在训练学生读得“正确”时,也要为学生进一步知晓中西方文化差异打下基础,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期能更好地应用英语知识去进行交流活动。

二、技巧性训练

技巧性训练主要包括连读、略读、强读或弱读,快慢、升、降调,词组与句群,语气等方面,在现在通行的教科书中也增加了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可见对朗读也越来越重视。不少教师在概念上对这一技巧是熟知的,但在朗读教学中的应用却不尽人意,教师极少进行单独的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点,在仅有的训练形式中,教师也只是草草地一带而过,往往不得要领,只要学生大声读,听声音,看口形,不讲“地道”二字。比如:“Im glad to meet you.”一句,在d与t之间,t与y之间,学生不懂得同化和连读。又比如:“Dont take it there.”学生不知省略和连读,读起来既别扭又费力。还有一般介词、冠词、代词等不重读,但在句尾时除外。例如:“Who is he talking with?”类似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告诉学生。

朗读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决不能让学生用一种固定的腔调,平铺直叙、一个劲地只管单词句子,读得慢了,有如蹦豆子;快了有如炒豆子,没有自然的语流。有人也许会问,学生刚接触英语就进行朗读训练,会不会导致学生听不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个因素当然不可能排除。初学英语者尤其是初一学生对英语没有多么深的认识,但他们有强烈的說英语的欲望和好奇心,而且模仿力很强,每节课笔者都花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听录音朗读,然后让他们与磁带对照,模仿所听到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看谁模仿的像,因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都比较浓,敢于把他们所听到的说出来,达到了交流的目的,所以从开始就进行朗读训练是有必要的。

三、传情达意的训练

朗读的主要功能是传情达意。学生读课文不是念说明书,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书面的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声音把自己所体验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由此可看出,朗读不只是简单的念字过程,清晰、响亮地把单词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比如:“My mother is ill. She stays in bed all days. I must look after her.”said SunYang with tears in his eyes.”强调重读单词的不同,所表达的涵义也不相同。如果学生对所读的文字无动于衷,发出的声音冷淡生硬,声音没有表现力,有声无情,听起来就会味同嚼蜡,给人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文字之有音调,犹如人之有声容,许多诗歌散文抑扬顿挫之妙,都须朗诵才可体会出来。不会读好的人,总不会完全领略此中的妙处。所以口讲的练习,于将来文学之玩味,也很有裨益。”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体验文章的旨意,重读不同的单词来表示不同的语义,尽量代表作者“说话”,这一点是朗读的高级阶段,相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的阶段。

四、记忆性训练

通过朗读背诵比通过默读背读效果要好得多。但现在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朗读作为机械记忆的一种手段,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关注的是记忆而不是朗读,仿佛和尚念经般。因此,要对朗读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在背的同时融入丰富的思想感情。

朗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单个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和集体读等,他们各有各的好处。这其中笔者认为效果最好的应该是分角色朗读。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生活积累去体会这个角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有感而读到读而有感,有助于丰富所感知的内容。

着重要注意的是,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在选材上要精心考虑,要注意每个阶段的侧重点,讲究训练方法,克服随意性,课堂上要本着“要求、指导、操练、评价、鼓励”这一原则进行训练。笔者每天在课前都会进行一个两分钟的“Daily English”演讲活动。事先拟定好一个主题,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摘抄,哪怕一两句话也可以,唯一的要求是“字正腔圆”,学生能听得见,听得懂。由于门槛低,学生的参与程度比较高,每次演讲完之后除了笔者评讲之外,有时还会让学生点评,甚至自评。当然主要是说优点和改进建议,学生有了兴趣,英语水平慢慢也有了提高,在连续几年的中考中,英语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总之,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英语,而朗读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意识到它的好处和重要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澛港中学241000)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理解能力英语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