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体验“史料实证”过程

2020-11-06 03:28吴晓琴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设计“认识教科书的宋代经济是如何形成”和“重现教科书里的宋代经济史”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史料实证”过程,建立史学研究的证据意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证据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64-03

“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本文中,笔者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为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教科书的宋代经济史是如何形成的,即历史学家是依据什么重现过去发生的事情,让学生体验“史料实证”过程,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一、课标分析与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对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提出如下要求:“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史料实证”不仅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如果一堂历史课仅仅是让学生去识记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和结论,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认为学习历史无非是考试之前背背书,还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教科书上写的就是真实的历史。这既不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无法培养出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由此看来,让学生知道教科书中的历史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体验“史料实证”过程,是历史教学回归学科本质的需要,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课标对《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相关信息;“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七年级学生则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帮助理解。

设计本课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引导学生认识教科书中的宋代经济史是如何得来的,让学生体验史料实证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首先对还原历史的途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学家是依据什么来编写教科书中的宋代经济史的;其次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典型史料去体验如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还原历史。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在“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这两段历史中,宋朝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生:羸弱。

教师呈现材料1、材料2,指出“其实不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宋代在世界上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并非大家印象中的‘羸弱,本课将从经济的角度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宋朝”。

材料1:“不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宋朝都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朱瑞熙(学者)

材料2:“宋代拥有大约一亿人口,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

——(美)墨菲《亚洲史》

【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认识教科书里的宋代经济史

(一)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课前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表;课堂上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

[类别 表现 发展集中的区域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都市贸易 海外贸易 货币 ]

设计意图: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是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该目标难度不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来完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设计了一个表格,分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类,在这三大类基础上,又分出若干小类,便于学生梳理宋代经济发展的各项表现。

完成该表的整理后,教师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向学生指出“两宋的统治者每每与北方的少数民族交战后都选择用‘岁币换和平”,这一史实恰好从侧面证明了宋代经济的发达。同时,告诉学生发达的经济为市民的精神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宋代经济发达又一个重要证明。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到表格最后一列,观察宋代经济发展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还是北方,从而引出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教师向学生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南方得到了开发,发展速度加快;唐末,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接着,让学生结合以下材料,思考并回答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3: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4:

——杨远《西漢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5:北宋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在1011年,江淮、两浙大旱,水稻歉收。宋真宗派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给这些地区种植,并把种植方法写成榜文公之于众,以指导农民耕种。

——唐兆梅《宋代东南地区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与统治者的变革措施》

材料6: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据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42页“相关史事”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即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

设计意图:“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能较大程度促进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通过提问“宋朝距离今天已有近千年了,历史学家是怎么知道当时经济发展的情况的?他们是依据什么编写出教科书上的那些历史”,引出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重现教科书里的宋代经济史”。

第二环节:重现教科书里的宋代经济史

(一)途径一:查阅文献资料

1.教师举例说明查阅哪些类型的文献资料了解宋代经济史。

(1)史书,如《宋史·食货志》《宋会要辑稿·食货》;(2)方志,如《萍洲可谈》《诸蕃志》《岭外代答》;(3)文学作品,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

2.学生体验:研读文献,重现“宋代都市商贸史”。

材料7: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对开封府所下的诏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材料8: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阅读材料7、材料8,说说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材料9: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结合材料9,说说宋代政府对商业活动时间的规定与唐代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二)途径二:借助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

1.教师举例说明通过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了解宋代的经济史。

(1)遗址:瓷窑遗址;(2)遗迹:宋代的瓷器、宋代的棉毯、宋代的纸币拓片、宋代的绘画等。

2.学生体验:研究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见图1),还原“宋代都市商业史”。

观察上图,回答问题:北宋的都城开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能区分出画中哪一块是汴京城的居民住宅区?哪一块是商业区?它们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与唐代的城市格局有何不同?

在学生完成两个体验活动之后,教师指出,阅读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两宋时期都市商业发展的情况;在研究历史时把各种类型的史料结合起来,或相互印证,或互为补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还原历史。

3.学生体验:研究出土文物——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出土的古沉船(见图2、图3),重现“宋代造船与海外贸易史”。

1974年,在泉州市后渚港中成功发掘出一艘宋代古沉船。船残长24.20米、宽9.15米,复原后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共有13个水密隔舱。

從船舱出土物来看,数量最多的是香料木和胡椒,还有陶瓷器和铜钱(多为北宋钱与南宋钱)。

观察以上两幅图,并结合古沉船的考古发现,回答问题:这艘古沉船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史料浩如烟海,让七年级的学生像历史学家那样挖掘历史、还原历史具有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是怎么知道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的,他们是依据什么编写出教科书中的那些历史”,教师先对“重现宋代经济史的两个途径”做一个简单介绍,然后举例说明,让学生对“如何借助史料还原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中获取宋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选择了反映商业发展的两段文字史料、一幅图片史料(《清明上河图》局部)、一则实物史料(泉州市后渚港的古沉船)供学生研读,体验还原历史的过程。通过三次体验活动,让学生知道获取历史信息有不同的渠道,研究历史时把不同类型的史料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

学生体验活动结束,教师对“如何重现历史”做一个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史书上的文字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遗迹、文物是我们还原历史的重要依据。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的痕迹,都可以称为‘史料。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讲究证据和逻辑推理的学科,通常是有一分史料,我们就说一分话”。

【课后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后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从宋代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农业生产技术、丝织业、棉纺织业、海外贸易以及货币这些内容中选择一个主题,寻找文字史料或实物史料还原当时的发展情况。

设计意图: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无法将教科书中的宋代经济史一一加以还原。课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进行史料实证研究,可将课堂上的学习延伸至课外,也能促进学生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三、教学后记

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不是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能够形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教科书中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史学家是依据什么还原历史的,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才能逐渐形成。部编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七年级下册的《第3课 盛唐气象》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几课都适合设计成让学生体验“史料实证”过程的课。另外,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提供史料供学生研习,也可以开展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即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问题收集史料,对史料进行解读、辨析,最后依托史料重现历史。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广西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2018JD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晓琴(1981— ),女,广西桂林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教学设计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
史料实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