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峰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传统角色内涵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并针对教师如何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角色发展需求的问题,提出丰富教育理论、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等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角色 影响 适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11-04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原指戏剧舞台上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相一致、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作为社会体系中的一分子,教师必然处在社会体系中某一特定的位置,并相应地承担着自己的角色,而这一角色显然不同于其他社会角色。曲阜师范大学刘兴民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一文中指出,在教育社会学视野中,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特定角色,以及与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系统”。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2012年首次出现“互联网+”的概念;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信息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教育,也发展和丰富了教师角色,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角色发展的需求,丰富教师角色内涵。
一、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师角色
21世纪之前,教师所能拥有的教学资源一般是纸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辅助资源常为学科教具、挂图及少量多媒体。受制于教学条件,教师所能采用的教学手段极其有限,很多教学创意难以实现,经常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同屏技术、白板技术、微课、人机交互技术、教育教学软件、VR(虚拟现实技术)、AR(现实增强技术)等新兴事物陆续进入教育领域,给课堂教学插上了“创意”“高效”的翅膀。学生在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持下,可以充分体验、感受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课堂更有趣、有效,同时拓展了教师的新角色——现代技术使用者。它要求教师会使用各种技术辅助教学,这是信息化时代与传统时代教师角色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外,如图一所示。
二、信息技术为教师的传统角色赋能
信息技术并不仅是给教师增加“现代技术的使用者”角色这么简单,它还是教师传统角色发展变化的“助推剂”。
(一)为“知识的传授者”角色赋能,让课堂“少、精、妙”更有可能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但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还得“当讲则讲”。信息化时代的“知识传授者”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存在很大的不同。
作为传统知识传授者,教师的讲解基本上只能依靠简单的教具及一些纸质的教学资源辅助,学生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凭空想象还原知识产生的情境、背景。为此,教师需通过反复讲、强调讲引起学生注意和促进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是被动、低效的。另外,在传统课堂,教师欠缺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只能凭经验或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个别学生练习情况判断学生在学习上总体存在哪些困难,从而决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亲自讲解,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
但在信息化时代,技术可以为“知识传授者”角色赋能。教师利用录像、动漫、VR等挣脱文字的束缚,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有效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学生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多时段地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容易进入沉浸式的主动学习。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讲得少、精、透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参与感、体验感更强,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学习平台、问卷网等收集学情,用数据说话,结合学生练习、操作过程等即时生成资源对知识进行讲解,其靶向性更强。
(二)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者”角色赋能,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是终结性的评价,以考试为评价手段,根据成绩给出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从时间维度来看,是师生经过长期繁杂的教学之后,通过“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得出结论。这种“管结果不管过程,管现在不管过往”的评价不够科学和准确。而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评测系统,把学生每次的作业、测验、学习态度等指标进行数据的保存管理,可随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班学生过去与现在的多方面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准确、高效地统计、分析相关评价指标,从而得到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关联的数据是多维度的,是更细、更全面、更个性化的,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让“以学定教”成为可能。在信息化时代,从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評价成为可能。
(三)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赋能,让教学反馈更及时、有效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的其中一个特点是积极地旁观,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教学受方法、手段的影响,教师通过巡视、观察,一般只能了解到某些小组或某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细心的教师会在巡视的时候用笔进行记录,但也只能记录文字,无法让场景再现,如学生操作实验过程、现场讨论场景等,学情掌握是不全面的。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补充传统手段的不足。首先,通过技术重现场景。教师布置任务给学生思考、讨论、操作的时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把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如通过手机把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讨论的过程拍、录下来,再通过同屏技术投影到大屏幕上或每名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让场景再现。在真实的情境下,问题呈现更客观、具体,学习交流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和学习。其次,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跨空间点对点及点对面的交流。如果教师无法通过个人巡视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拍、录个人或小组的学习过程、作品并发送到学习平台中,让教师和其他学生观赏、评价和提出建议,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最后,利用即时评测软件,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即时了解全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在评测平台上将试题推送给每一名学生,学生在自己的教学设备上完成试题作答之后,软件平台就自动批阅并同时生成各种分析数据,让教师可以清晰地知道哪道题有哪些学生做错,选错的答案是什么,从而准确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高效地完成评测及分析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为“学生学习信息的供询者”角色赋能,依靠网络资源提供学习支持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信息的供询者”,是指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信息的来源,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在传统教学中,这个角色的完成度往往是由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视野决定的,如果学生的问题超出教师本身所拥有的知识范围,那么教师就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而在信息化时代,只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就能够利用发达的网络、便捷的搜索引擎查到学生所需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跨时空的学习资源。信息获取不再受制于教师水平,可以通过网络补充突破传统课堂信息资源不足的问题。
……
信息技术为传统教师角色赋能,可以用如下关系图(图二)表述:
三、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发展的策略
(一)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深入理解教师角色
1.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理解学情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教育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如图三所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基础、学习方法等学情,并依据学情处理教材内容,确立学习的重、难点,选择教学素材、教具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
2.学习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理解教师怎样让学习真正“发生”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学习的发生是基于活动的,做中学,是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为学生提供成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学生的成长并给予真正的引导。
那么教师应该做到:(1)通过处理教材、开发资源、技术辅助为学生提供更多来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个体探究创造条件;(2)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3.学习多元智力理论,正确认识每一名学生,改变评价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九种智力(如图四所示)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构成,每一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
那么教师要作出如下改变:(1)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发生改变,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标准要分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重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要赏识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3)要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学更适合学生的成长。
4.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了解教师角色的转变方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教师通过主动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从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规律,正确认识教师角色并厘清角色发展变化方向,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为角色转变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主动学习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师角色
1.改变观念,主动学习、应用信息技术
教师要勇敢地应对挑战,改变观念,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是不可逆的时代潮流。在日常教学中要接受、应用信息技术,持之以恒地把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减轻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为课堂添色增效。
2.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不被信息技术所“奴役”
教育教学有着本质的规律,任何技术的介入都是以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作为前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着“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它能对教学起到促进、提效、创新的作用,但不能“喧宾夺主”,“用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所用”,不能为技术所左右。
3.结合实际,提升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种类是五花八门的。很多教师面对众多的软件感到无所适从,有些人会像“猴子下山”一样东一下西一下,最后一无所成。教师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遵循一个原则: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够用即可,无需急着学习更多、应用更复杂的软件,以彰显自己是“技术能手”。“见招拆招”的心态非常重要,遇到问题就主动地学习、应用,这样才会印象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教师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长处,克服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能。时间长了,就会在不断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信息技术使用者”,教师的其他角色内涵自然会得到丰富。
(三)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汲取他人经验
参加教学竞赛是适应新时代教师角色发展的好途径。广大教师通过各种竞赛平台进行交流,如各级青赛课、学科融合课大赛等,以达到以赛促教、促改、促创的目的,不断磨练自身的专业能力。
1.参加青年教师赛教课,提升综合素养
青年教师赛教课凝聚着众多教师的智慧和心血。因为学科、风格、理念、方法的不同,选手之间相遇就会产生美妙的智慧火花。教师通过比赛,增长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经验,学习他人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长处,开阔视野、完善自身,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2.参加中央电教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课大赛,开拓技术视野
从最初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结合大赛发展到如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大赛,其历程体现了大赛宗旨、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亦是对“现代技术的使用者”角色的深度诠释。这个竞赛平台代表着国内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每届比赛均会涌现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技术应用案例,优秀选手层出不穷,所呈现出的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浑然天成的融合经验,能给其他参赛选手带来启迪。教师通过比赛审视自己,取长补短,深刻体会到“现代技术的使用者”角色的魅力所在,更容易明白它是如何赋予其他传统角色更丰富的内涵。
教师角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每个时代均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征。21世纪,教育信息化是主题,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与变革,亦使传统教师角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这样才能抓住时代脉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