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语文学科中,学生不仅要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还应该着眼于语文知识的文化内涵,逐步优化自己的文化视野,也能由此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为此,高职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文化教育优势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文化自信心,让学生自觉投身于复兴中华文明、壮大民族文化体系的伟大事业之中。文章将从依托教材知识,突出文化内涵;结合乡土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借助教育合力,打造体验平台三个角度来分析高职教师应该如何全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关键词:高职学校;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由于国家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外来文化都已经进入我国的文化市场之中,本身应该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拓展群众文化视野的好现象,但是却逐渐衍生出了一种吹捧外来文化、轻视本土文化的不良社会风气,甚至有许多人认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很“土”。然而,如果遗忘了我国传统文化,那么必然会影响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而且我国近些年来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各国也逐渐流行起了“中国风”。对此,高职教师也要全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便切实优化高职生的文化意识,使其能够始终以自信、乐观、骄傲的态度去面对我国传统文化。
一、 依托教材知识,突出文化内涵
在组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时,丰富的学科教材知识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并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而是要综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材编写者也整理了丰富的文化资料。对此,高职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切实突出隐性的文化资源,以便切实优化高职生的文化意识。
就如在“音乐艺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与本班学生闲聊,让学生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音乐风格、音乐作品,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流行音乐,对我国古典音乐并不感兴趣。对此,笔者就整理了一些经典的音乐故事,告诉学生我国古典音乐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能够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并积极引导本班学生鉴赏了我国古典音乐,让学生自主进行了音乐表达,使其认真阐述自己在聆听古典歌曲时所产生的情感变化。如此,则可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 结合乡土资源,丰富文化资源
客观来讲,我国地域广袤,民族数量众多,各個地区都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对此,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便要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引导高职生全面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过程中,使其通过文化体验活动产生热爱家乡、热爱文化的美好情感。如此,则可进一步优化高职生的道德素养,将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就如在“民间艺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由分组,积极探索本地的民间艺术。根据民间艺术的种类,本班学生可初步划分为民歌组、民画组、民间美食组等,每个学生都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查小组,全面整理本地的文化资料。如此,则可切实优化高职生的文化意识,使其学到“接地气”的文化知识。待学生普遍完成调查任务之后,笔者就组织了一次民间艺术展览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分享实践感悟,由此丰富文化交流,及时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将教材知识与乡土资源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切实完善高职生的文化体验,使其产生深刻、多元的文化体会,更易于激发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使其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
三、 借助教育合力,打造体验平台
相对来说,高等学校的学科教育活动更加灵活、丰富,高职生所面临的课程选择也更多。而且,高职学校的教育资金相对比较丰富、教学设备也比较先进,社会影响力也更大,所以要想全面优化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那么高职教师则可尝试主动构建教育合力,与社会相关部门共同构建一个文化体验平台,以便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文化认识。
就如在“雕塑艺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与本地的雕塑工作室联系,选择了几个文化体验点,让本班学生分组调查我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发展史、艺术特点,也希望学生能够由此形成良好的文化体验经历。为此,高职生便要自主搜集这些雕塑工作室的现实资料,及时参加相应的文化体验活动,通过雕塑实践感受我国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涵、人文思想,且要积累动手操作经验。如此,则可切实优化传统文化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开放、发散的文化视野,也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高职教师要切实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任务,全面整合文化素材,丰富文化体验活动,逐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使其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魏敏,贺红涛.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8(4):66-67.
[2]鲁婷婷,吴昊.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59-62.
作者简介:
俞均,江苏省淮安市,江苏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