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2020-10-14 12:16姜帅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课外活动初中体育

姜帅飞

摘要: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体育课程往往作为副科存在,未能受到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具有必要性,不仅能够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而且对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并不乐观,因而有关人员应提出合理的开展策略。本文主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并阐述其开展现状和提出有效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策略

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中的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与补充,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很好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精神。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将课外活动有机地加入进去,让学生明确课外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及身体素质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改进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最后给出开展体育教学中课外活动的措施。[1]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大都充当管理者,主要任务在于管理学生活动秩序、安全等。研究表明,这一局面必须改观,教師应当合理组织学生、认真启发学生、积极鼓励学生,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与学生在活动中融为一体。学生应当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活动、集思广益,自主、自觉地开发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内容、新形式。学生参与研究的全过程不仅是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关键,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素质教育的手段。

另外,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由于不是作为正式课程出现,没有指令性的教学大纲和指导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被视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甚至是“课余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在“重智轻体”、“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名存实亡。为了抓升学率,一些学校擅自占用或停止课外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体育活动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要使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具有实效性,教师首先必须端正师生对活动的态度。只有重视才会研讨,有了研讨才会改革提高。

二、保证内容丰富

根据活动类课程是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一特点,在活动形式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安排要有较强的弹性和灵活性,既可以个别活动,也可以分组、分班活动。一次课外活动既可以安排一个项目的练习,也可以安排两个或更多项目的练习。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生理机能变化的特点,安排一些具有竞争性、游戏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应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运动基本技能、战术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完善组织管理

合理的组织管理是保证体育课外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时,需要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保证课外活动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外活动的效率。仍以篮球课外活动为例,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规范篮球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及教师职责,包括各班级活动时间表、活动次数、内容、场地等,保证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如由体育教师负责篮球技术指导,由班主任进行全面管理,体育委员及小组长负责分组练习;每周一课时的体育活动进行篮球技能训练等;其次,构建合理的课外活动评价体系,将课外篮球活动情况纳入到学生体育课考核中,以此来督促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实践中,可发放活动登记卡,对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情况进行如实记录,根据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情况,进行成绩评定。在评价时,应注意评价主体及方式的多元化,如可以学生身体素质及篮球技能是否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新等作为考核指标,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2]

四、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可自由选择的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可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培养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增加体育课外活动投入

体育事业是需要重视和投入的,特别是在很多偏远地区,大多数中学本身的资金、人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对于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明显不足,然而体育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设备的更新、活动的开展、内容的丰富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得到重视,特别不应该将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与文化知识的学习相对立起来,而应该将两者紧密的结合,并使之平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学校、老师以及学生都要重视体育在整个身体、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地方相关部门更要重视体教育事业,加大对初中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支持力度,并尽力为其开展提供一定的机会和平台。

结语

体育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成长都起到重要作用,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力度,做到综合全面、齐抓共管,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海.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J].体育时空,2017(14):188.

[2]孙海军.初中体育应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J].新课程导学,2017(15):74.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课外活动初中体育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淘气包马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