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为例谈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2020-09-10 09:48龚祚奎
高考·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龚祚奎

摘 要: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使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生死存亡的险境。优秀的华夏儿女前赴后继,各阶层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角度探索强国御辱的方案。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前途、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谱写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壮丽篇章。

关键词:民族危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高中历史学科统编版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新高一师生拿到的《中外历史纲要》(下称“纲要”)上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教材打破专题模块的编排体例,依照时序铺展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融合交流、曲折发展、救亡图存和伟大复兴的灿烂历史。通史范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历史时空观念,培养高中生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和家国情怀。

工业革命后的几十年,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了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国门,由东南沿海的蚕食进而演变成瓜分中国的狂潮。腐朽没落的清政府无力抵御外来侵略,反而一步步沦落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提出了救亡图存的方案,先后组织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逐渐摆脱被瓜分、被奴役、被掠夺的命运。

统编版《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内容,从甲午战后签订《马关条约》激起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开始,中华民族“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先后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未能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国家和民族完全陷入被瓜分鲸吞的深渊。

一、单元整体设计,梳理民族危机主线。

高中历史统编版新教材内容详实、史料丰富、图文并茂,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课程资源的同时,也使教学时间捉襟见肘,一线教师普遍反映课时紧张。为了按时完成教学进度和任务,历史课堂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匆匆而过、走马观花。在一些重点问题上也无法组织有效的小组探究活动,更遑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怎样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落地、促进素养和情感的生成,笔者认为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进行整体设计不失为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第五单元讲述的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贯穿始终的发展主线有三条。一是伴随着列强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历经苦难、受尽屈辱,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二是面对外敌入侵,优秀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斗争到底,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三是针对内忧外患的困局,中国各阶级先后探索强国御辱之路,提出各自的救国方案。

三条主线概括起来就是屈辱、反抗和探索,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三元里抗英到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再到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从《天朝田亩制度》到中体西用再到变法图强。本单元的全部内容被串联成一幅爱国救亡运动的壮丽画卷,广州城外的炮声、丧权辱国的条约、洋务企业轰鸣的机器和公车上书中群情激奋的青年,将个人前途、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借助网络平台,渗透家国情怀目标。

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所有人对新年的规划和愿景,也改变了许多领域的发展轨迹。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各地的同学,都无法像往年一样带着憧憬走进校园,只能通过线上授课继续完成学业。特殊背景造成全新的教学形态,对同学和老师都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和困惑,传统的现场授课模式发生改变,原有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做法不再凑效。如何快速适应网络教学环境、摸索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方式,是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网络平台教学具有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度高等优势,这恰恰适应了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需要。新教材的编排突出两大特点,一是提供了形式多樣的丰富史料,二是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资料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评价历史、生成民族心理认同和情感。但在此过程中,学生仍然是被动的观众和接受者,凭借几张视觉冲击的图片和几句慷慨激昂的口号,很难有效激发当代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即时交互功能和多维渲染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网络学习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师生的角色定位,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网络交流的对话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情感升华的参与者。

在合作探究“八国联军侵华过程”时,教师先通过网络推送“八国联军侵华纪录片”,学生在线观看的同时通过即时弹幕自由发表看法,既没有标准答案、也不规定固定格式,只要求学生谈真实感受。所以在此环节,各种观点五花八门,有些同学的发言在未经深入思考情况下,还略显粗陋,引来其他的驳斥或商榷。围绕给定的视频资料,同学之间展开交流和研讨,本身就是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师生都获得了宝贵的体验和感悟。为了将研讨活动进行规范和升级,教师及时在网络平台上推送探究问题:“关于东南互保,是地方实力派的卖国行径,还是张之洞等人保境安民的理性选择?”将话题牵引到人民安全、地方发展、国家命运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关系上来,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度的思考,使其自主生成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三、聚焦历史人物,感受为国献身精神。

历史由具体的事件构成,而历史事件又必然有特定的人物参与,聚焦历史人物的本身,就是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审视。本课提到的重要历史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袁世凯、李鸿章、罗荣光等,他们来自不同阶级,代表着各自诉求和主张。他们当中有的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奔走呼号,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也有的人在强权面前卑躬屈膝,为一己之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最终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资产阶级维新派谭嗣同,变法失败后,黑暗腐朽的清朝反动当局在北京菜市口将他残忍杀害,年仅33岁。谭嗣同本有机会逃离,远走他乡、安度余生,可他偏偏选择用自己的头颅与鲜血,唤醒国人的麻木和无知。对人物简要介绍后,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各方对谭嗣同事迹的评价并做在线分享。各种观点很快被挖掘出来,梁启超称他为“为国流血第一士”,康有为认为他“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新浪网更是将他和曾国藩进行比较分析,同样是湖南人、同样是读书人、同样抱有救亡图存的理想,一个成就了为国献身的悲壮,另一个却委身清廷、甘做人臣。

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改革的各项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也都被废除,但变法过程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以谭嗣同等为代表仁人志士,视死如归、引颈就戮,用生命反抗清廷的腐朽统治、用鲜血探索强国御辱的可行途径。为青年学子树立了一座家国情怀的丰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而抛洒青春。怎样的追求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样的理想才是有意义的情怀?本节课讲到此处,将学生从历史拉回现实,从历史人物联系到自身实际,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共鸣。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筑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的基石;少年强则中国强,个人的成长只有和国家的强大结合起来,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和情怀。

五、结语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建议一线教师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课程相关内容的整合,创设新情境、培养真感情,引导高中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纲要(上)》第五单元“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课,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为背景,以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为主线,涉及内容多、教学难度大。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依据大单元教学观整合课程资源、借助网络平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人物事迹熏陶情感態度价值观,有效地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傅元根.历史教育的碧海浪花「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教育部.中外历史纲要(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

[5]邵清.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认识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2018(1).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QJH201910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