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2020-09-10 07:22刘金菊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非智力因素初中生物

摘 要:基于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首先分析出通过结合生活,激发兴趣;借助多媒体,磨练意志;明确目标,培养习惯三种实验教学策略,来不断的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潜能.最后分析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生物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生物实验;实验教学;非智力因素;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0-0099-02

作者简介:刘金菊(1974.10-),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由于初中生物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其中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而学生的学习成功,主要取决于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因素.而学生的智力发展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生物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发展.

一、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由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面对全体学生,更加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入手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让学生能够产生浓烈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造能力.因为很多生物知识都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教师就可以合理的运用生活元素,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去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促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学习乐趣,增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从而,当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就会进行有创造性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

例如在苏科版“饮食与营养”教学中.生物教师要让学生阐明人为什么要饮食的原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使学生关注家人与自己的饮食营养,认同人类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因此,生物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完成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从学生熟悉的日常饮食作为实验材料,比如:馒头碎屑、鸡蛋清、花生等,引导学生去进行实验,去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物质.首先,学生将馒头碎屑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因为淀粉遇到碘酒就会换成蓝色.其次,在鸡蛋清中放入开水,观察蛋白质加热就会凝固;或者在纸上按压熟花生,油脂能形成油斑.从而,学生带有教师的提示和思考去实验,不仅顺利的完成了实验,来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借助多媒体,磨练意志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活动的难度较大,且需要较长时间,这就需要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细心观察,去得出结论,导致学生的缺乏一定的耐心.因此,生物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出实验成果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成功的解决问题获得结论,有效的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学会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目的.从而,当学生具有一个高效持久的动力,具备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就会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苏科版“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中.生物教師要让学生知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产物和场所,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但该实验结果验证的时间较长,而生物实验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生物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的过程视频播放,使学生学习实验的注意事项,初步看到实验的结果.同时,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去设计并动手实验,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在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观察实验,总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学生经过实验后,会进一步了解到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光,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这样学生不仅养成了耐心,还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三、明确目标,培养习惯

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前,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生物教师要计划的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确立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了解到实验的注意事项,端正好学习态度,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觉性和良好的操作习惯,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对实验仪器和材料的乱玩,还会让学生认真的实验,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其次,生物教师要为学生设置趣味的问题,能够激发起学生主动实验探究真相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具备探索科学的品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潜能,促进学生生物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苏科版“土壤里的小动物”教学中.本次实验中就需要活的蚯蚓,来探究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加强学生对动物的情感和保护.因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蚯蚓的身体呈什么形状,所有体节的大小、颜色和光滑程度有区别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去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观察蚯蚓的实验,按照具体的实验步骤,用放大镜去观察;用玻璃棒去挑动蚯蚓身体;用手电筒去照射等,让学生总结出蚯蚓适于土壤生活的特点,并且在观察完毕后,要将蚯蚓送回土壤中.从而,学生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都会严格遵守规则,从一开始接触生物,就自觉规范每一个步骤,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启发,实现学生智力因素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生物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生物教师精心的设计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规则和操作步骤,去完成实验,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成功的解决问题获得结论,促使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养成良好且自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爱华,赵阳.课堂教学应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0(04):73.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非智力因素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